APP下载

成长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研究

2018-05-31曲言杰

商情 2018年18期
关键词:成长型人力管控

曲言杰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长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成长型企业集团在人力资源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合理管控模式的衡量因素,以促进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成长型企业集团 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渴望通过重组以及整合的方式将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企业集团呈现逐渐增多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这些企业集团都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因而将这部分大型企业称之为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成立从单体公司的运作模式转化为集团化运作模式,进行企业集团的有效管控是集团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通过调动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价值的重要途径。为保证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其管控模式进行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成长型企业集团在人力资源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较为单一

通常情况下而言,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为六大模块,其中包括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知识共享、绩效管理、组织技能以及人才发展等。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能,使其不仅局限于这六大传统模块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管理协同作用,促进企业集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集团,都没有结合自身经营体制的转化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转化,使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仅局限于人才招聘以及薪酬绩效等工作中,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大幅削弱,与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脱离实际

企业集团存在集团以及所属公司的层级关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也需要保持沟通和协作关系,才能够保证整个企业集团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对于集团的宏观管控。很多成长型企业集团还在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对于人事工作进行单方面管控,没有重视上下级企业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其他部门形成彼此独立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够满足企业集团业务范畴的整体人员管理需求,薪酬绩效考核指标与实际工作不匹配,因而导致集团内部的人力资源管控秩序较为混乱。

(三)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较为滞后

成长型企业集团由于其生产经营业务范畴的扩大,可能会促进集团的规模呈现几何状的成长状态,快速的成长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渴望,企业集团需要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人才成长体系,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规划,完善管控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应用效率等,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实际的成长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工作管控模式却没有迎合集团的高速发展而革新,滞后的管控模式导致其人才培养规划等工作内容、工作形式都无法满足集团的发展需求。

二、成长型企业集团有效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

(一)战略型管控模式

针对人力资源的战略型管控模式,是将企业集团的总部与下属公司之间形成联动体系,重视相互之间的有效协作,并能够实现分头并进、共同管理格局的管理模式。在战略性管控模式中需要集团公司,能够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整体规划,制订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标,对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监督、指导和管控,并能够对绩效考核、重大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活动进行管理,对各下属公司的职工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等工作进行总体性设计,使下属公司能够实现与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资源的共享机制。

战略型管控模式的应用优势为:通过其管控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于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统一,以集团为单位对人事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能够在总部以及下属企业共同执行,上下协同努力,充分满足总部以及各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求,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美好愿景。其应用劣势为:集团总部需要对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过大的工作量难免会导致其工作中出现缺位的现象,管理权力过于集中也会导致管理越位问题的发生,无法确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总部与下属公司的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如果集团对下属公司事事监控,则很可能导致下属公司的发展受到桎梏,而如果分權过度则可能出现下属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的情况。

(二)直管型管控模式

直管型管控模式也能够体现集团公司全面集权形式,下属公司需要对总部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贯彻和执行。应用直管型管控模式,需要企业集团总部公司针对集团整体人力资源战略制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重要决策也需要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定,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需要负责执行制度,总部需要对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工作实现全面领导和管理,并监督各分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展情况,所属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不具备自主决定权。

直管型管控模式的应用优势为: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政策和标准都能够实现统一,通过上下一致提升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在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中能够通过整体效益节约成本。其应用劣势为:统一集中管理模式可能不能满足下属公司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其不能够发挥其对于公司管理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监管型管控模式

监管型管控模式则能够最大程度体现企业集团的放权特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给予下属公司更多的信任,下属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在总部的监管下自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用监管型管控模式,集团总部公司会结合集团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并对适用于各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集团总部不参与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订,仅对所属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重点技术团队以及核心骨干人员等进行关注,协同负责其招聘、管理以及职业规划等工作。所属公司可以基于自身的自主权,对于人力资源各管理模块的工作内容进行自主选择,结合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以及业务拓展模式选择适宜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体系。

监管型管控模式的应用优势为:通过企业集团总部公司赋予下属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性,促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大幅提升,总部公司和下属公司之间各取所需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利于因为总部公司和下属公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管理资源浪费,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应用劣势为:企业集团总部公司对于下属公司的管控和约束能力下降,如果下属公司缺乏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则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缓慢,其工作职能难以有效实现,影响整体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成长型企业集团选择合理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考量因素

成长型企业集团进行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选择,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并对各种管控模式应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充分分析,进而进行合理的选择,为保证企业集团选择管控模式的有效性,可以将其需要考量的因素分为以下内容:其一,企业集团总体的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也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控模式应当符合集团总体的管控模式,实现各部门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其二,成长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方式,成长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方式较为多样,如果集团通过重组方式组成,其业务类型便会体现多元性,应用统一的管控模式无法满足不同业务类型公司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集团总部对于新兼并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也缺乏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不能够确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其企业的适用性,而如果企业集团属于自我成长类型,各下属公司的业务类型也会向其主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应用集中管控的方式具有先天优势;其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涉及众多工作内容,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相对较差,无法独立自主开展相关工作,便需要对总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依赖性,而如果总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难以胜任岗位,也只能够给予下属公司自主开展工作的空间。

四、结束语

成长型企业集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工作基础,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量,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并对多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提升其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以促进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趙娜.国有企业集团构建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有效路径研究[J].市场观察,2016,(z1).

[2]林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7).

[3]王佳喜.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经济,2017.(10).

猜你喜欢

成长型人力管控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用“成长型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
有趣的动物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人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