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探析:基于灰色经济计量组合模型的实证分析
2018-05-31王磊
王 磊
(安徽新华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国家创新体系里,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宏观经济体系中的微观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创新动机、专业化创新技术以及快速灵活的成长机制等特点使其成为国家宏观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之一。虽然目前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比还比较小,但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专利等方面创造数量却比较大,远超过其企业数量的市场占比,同时还推动了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等。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并且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展开研究、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体系中找准定位和一条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成长之路以实现其稳定而有效的发展成为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一个探讨热点。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类型
国内外关于企业成长路径类型的研究比较多,比如Penrose根据企业成长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直接把企业成长路径划分为外部因素驱动型和内部因素驱动型[1];Drucker P.F将企业的创新类型划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大类[2];Cihka Adiezs根据企业的发展周期将企业的成长分为成长类型、成熟类型和衰老类型三种形式[3]。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国内外学者从影响企业成长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角度出发来区分企业的成长路径,比如K.Prahalad and G.Hamel从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出发将企业的成长路径分为技术型、资源型和管理型三大类型[4],国内学者孙学敏将企业成长分为自觉平衡成长型、自觉不平衡成长型、不自觉不平衡成长型三大类型[5],刘拓、朱发根、傅毓维从系统学原理角度将企业的成长路径分为自觉平衡型、自觉不平衡型、被动不平衡型等六种类型[6]。本文借鉴其他学者们的分类方式,同时考虑到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实际特点,将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划分为技术创新主导型、市场创新主导型以及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三种类型。
(一)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
1.概念
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是指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靠主营产品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的提升为基础,而在市场、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则只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辅助性作用,通过搭建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实现企业的成长。
2.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的关键点
(1)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要求其他创新活动以技术创新效果的提升为核心,而其他任何方面创新都是为了能够实现技术创新的展开提供服务和支撑。
(2)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辐射力,通过技术创新的实现而带动企业在产品、市场、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创新[7]。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对产品、市场、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条件,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对其他方面的创新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和辐射作用。
(3)对高素质技术人才以及研发资金的要求高。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主要强调的是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创新,所以深入的技术研发活动必不可少,并且要持续不断展开技术研发,因此需要长期具有与之匹配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和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
(二)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
1.概念
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是指在企业一系列创新活动中市场创新是主要创新行为,市场策略和行为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源泉,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处于次要地位,不断开辟新市场是企业实现成长的主要方式。
2.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关键点
(1)企业的市场创新意识和创新倾向非常强烈,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企业实现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支撑力。持续不断的保持市场活力和较高的市场地位是企业的宗旨,通过集中精力不断扩张原有市场和挖掘新市场建立自身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优势,以此实现期望绩效和价值增长。
(2)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导向,以对市场的研究和开发为基础,同时结合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活动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是其发展和成长的核心能力,同时也是其他各种创新活动的出发点,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成长的主要因素。
(3)市场创新居于统治地位。对于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来说,市场创新活动是包括创新活动,产品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其他一切创新活动的统领者,企业的其他所有创新活动都要依靠市场创新发挥效用。这就要求选择此种成长路径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开展其他创新活动时要紧紧围绕市场创新效果的提升为核心,以市场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开展企业的生产、运营等活动,其他方面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效果的提升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市场创新效果的提升,企业的主要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市场创新活动中。
(三)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
1.概念
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是指企业绩效以及其他发展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对内部组织管理的创新实现,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创新只是企业发展的次要影响因素,企业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适合企业当前具体情况的组织管理、以及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和挖掘未知资源的方式实现企业的不断成长。
2.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的关键点
(1)组织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倾向明显,将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创新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支撑,组织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长的关键所在。企业组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宗旨所在,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更多的关注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沟通以及快速、高效的传播,有着非常强烈的通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意愿,以此获得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预期绩效和整体价值增长。
(2)以组织管理创新为根本布局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长的领头因素,是引领技术、产品、市场等创新活动主要动力。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是其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核心能力,企业根据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成果而决定其他创新活动,所以组织管理创新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出发点,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不断成长的先导性因素。
(3)组织管理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在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活动是其他创新活动的核心和基础,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在内的一切创新活动始终在组织和管理创新的思想的引导下进行。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的核心要求其他一切创新活动要围绕组织管理效用最大化、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而开展,通过企业内部优质的组织和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生产、运营等活动的高效开展,其他一切创新活动的水平和效用的提升也以良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为基础。
二、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实证检验
(一)样本筛选与指标选择
1.样本筛选
为了分析结论的客观性以及减少数据收集整理的复杂性,本文选择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样本主要来自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我国创业板市场、中小板市场挂牌交易的典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剔除挂牌时间不足5年且在最近5年内存在停牌、财务数据公布存在间断、企业运营存在异常等情况的企业,最终选取了71家已经在国内外上市并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涵盖了互联网、软件、无线电通信、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而且这些样本企业在行业内均存在一定知名度,所以本文选取的样本代表性足以达到研究的需要。指标选择2012~2016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收集整理自Wind咨询网以及各家企业的官网,所有计算结果均由Eviews7.2实现。
2.指标选择
(1)选择能够体现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人员增长率四个指标,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产品整体销售情况以及企业的市场占有情况,反映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市场销售方面的成长,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情况,资产增长率是企业的总体规模方面体现企业的成长情况,而人员增长率则反映了企业员工以及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增长情况,此四项指标共同体现了企业的整体成长状况。
(2)技术创新主导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含量、生产工艺水平等方面,而企业能够体现此方面的指标也有很多,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企业的科研人员比重、产品平均更新换代周期、年均专利数量、行业最新生产设备占比等四个指标[8]。
(3)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情况如何主要决定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组织创新能力决定着整个企业管理创新情况。而一个管理者是否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自身学习和行业交流情况,所以选择企业核心管理成员外出考察或交流次数、核心管理层人员人均继续再教育时间、战略性政策年更换次数等三个指标作为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1 各指标权重
(4)市场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占领市场、挖掘客户的能力和创新举措,所以选择的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的主要影响指标为网点或分公司的开设个数、客户群体细分或者地域细分数量、市场调查报告的数量等3个,每一个指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市场创新的能力。
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的成长性还是各种企业的成长路径类型,都有好几个代表性比较高的指标,这些指标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成长性以及企业成长路径类型,但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为了尽量降低数据分析的复杂程度和分析结论的歧义,通过专家评价法对各指标相对于企业成长性和成长路径类型的重要程度给予打分,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权重。邀请10位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专家分别就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然后综合10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取平均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各指标的度量单位均不相同,而且有的是绝对数,有的是相对数,为了分析的便利,先利用标准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消除量纲对变量的影响,而后根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各变量值,最终得到的变量共有4个,分别代表着企业的成长性和各种成长路径,具体见表1。
(二)灰色经济计量组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灰色GM(1,1)模型的构建与预测
通过专家的评分得到了TCH、MKT、MGT和GRP四个指标2012~2016年的年度数据,利用此5期数据拟合各变量GM(1,1)模型[9],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变量GM(1,1)模拟结果
根据表2的模拟结果可以得到各变量的灰色GM(1,1)模型的白化方程,分别为:
GRP的GM(1,1)白化方程:
TCH的GM(1,1)白化方程:
MKT的GM(1,1)白化方程:
MGT的GM(1,1)白化方程:
根据GM(1,1)白化方程计算各变量原始数据的模拟值,具体见表3:
表3 各变量模拟值汇总表
结合原始数据和模拟数值分别计算各灰色GM(1,1)模型的方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具体的计算结果见表4,根据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要求可以发现,各变量建立的GM(1,1)模型的模拟精度都很不错,除了MKT的GM(1,1)模型的模拟精度稍差为2级外,其他几个变量的GM(1,1)模型的模拟精度均达到一级,而且从表2中各变量模拟的a也可以看出,各模型的a均小于0.3,因此建立的各变量的灰色GM(1,1)模型总体效果很好,可以用于中长期预测,所以各变量未来十期的预测值见表5。
表4 各变量GM(1,1)模型精度检验汇总表
表5 各指标未来10期预测值
2.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以上获得的各变量5期原始数据拟合值和10期预测值为基础探索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整体成长路径情况。首先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6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GRP与其他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而且均为正相关,其中最高的为MKT与GRP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3267,接近于1,其次是TCH与GRP之间相关系数,这说明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与企业的技术、市场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因素关系很密切。
表6 各变量间相关系数
表7 变量滞后阶数检验
时间序列平稳性是造成伪回归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数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是必不可少。而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涉及到时间序列的滞后阶数,这也是后续相关模型必不可少的一个参量,所以需要在Var模型的基础上检验变量整体的滞后阶数[10]。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5%检验水平下,五个检验指标中FPE、AIC、SC、HQ四个指标显示变量的整体滞后阶数为2阶,所以后续的所有模型都已2阶滞后期为基础。
表8为各变量ADF检验结果,在5%检验水平之下,各变量原序列ADF统计量值均大于5%临界值,各变量原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各变量一阶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均小于此时的临界值,所以经过一阶差分之后的各变量均为平稳序列。所以各变量均为非平稳变量,均存在一阶单位根。
表8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汇总表
表9中各变量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都小于5%临界值[11],这表明企业成长性变量和3个成长路径变量之间共有3对协整关系,结合上文的相关系数可以知道,这3对协整关系分别是GRP与TCH、MKT和MGT之间的协整关系。
3.Granger检验与回归分析
协整关系从长期展现了变量间的协同关系,要更进一步了解变量间有无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10中Granger检验结果所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仅存在从MKT到GRP、TCH到GRP、TCH到MKT三对因果关系,即在5%水平下,MKT和TCH均是GRP变动的原因,TCH是MKT变动的原因,其中假设检验的伴随概率显示MKT引起GRP的变动最显著,这与上文的协整检验结论一致。此外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性因素除了显著的影响着企业成长性之外,还影响着企业的市场因素,而市场因素又影响着企业成长性,这说明技术主导型变量除了能够直接作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之外,还会通过市场因素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型,这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导型和市场创新主导型是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要成长路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的复杂性,各种成长路径类型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推动着企业的成长,而是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形成一种协同力量作用于企业的成长。
此外“ΔMG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ΔGRP”假设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很接近10%的临界值,这表明MGT与GRP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但结合相关性检验可以判断二者相互影响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只是比较微弱或不稳定而已。
经过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TCH、MKT与GRP之间以及TCH于MKT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不但有着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和长期协同关系,而且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原因对结果的带动作用具体有多大呢?下面就以TCH、MKT、MGT为解释变量,GRP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三种成长路径在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具体表现。
表9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的R-squared值为0.994094,接近于1,这说明被解释变量99.4%的变动都是由模型内部的解释变量引起的,F-statistic的伴随概率为0,D.W统计量为1.603283,接近于2,所以此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整体拟合结果比较理想。三个解释变量t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均比较显著,其中MKT的t统计量的伴随概率最显著,为0.0000,这说明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受到市场创新因素的直接影响最为深刻,市场创新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会带动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近3.78个单位。TCH变量t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0.0179,也相当显著,TCH每增加1个单位就会带动GRP同方向增加将近0.5个单位。在5%的水平下MGT也通过了检验,但其拟合系数为-1.240148,表明管理创新因素能够反方向带动企业的成长,在管理方面的创新行为和成果不但没有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反而使得企业成长速度下降,这与前文相关性分析以及实际情况明显相悖,进一步反映出MGT对GRP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稳定。
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TCH对MKT的因果关系存在,TCH会通过MKT间接作用于GRP,下面就以TCH为解释变量、MKT为被解释变量探索TCH对MKT的具体影响程度(见表12)。
表10 各变量间Granger检验结果
表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结果
表12中的R-squared值为0.873318,F-statistic的伴随概率为0,D.W统计量为1.440399,在可接受范围内,此线性回归模型整体拟合结果较好。TCH参数拟合的t统计量伴随概率为0,很显著,表明TCH对MKT的因果影响很明显,TCH每变动1个单位,MKT会同方向跟随变动0.403251个单位。这与上文的Granger检验结果吻合,TCH不但是GRP的一个显著的直接原因,而且也会显著的通过MKT间接的影响着GRP的变动。
三、结论与启示
(一)基本结论
1.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以技术创新主导型和市场创新主导型两种为主。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在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表现的最突出,市场创新主导变量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变量的影响幅度最大,而技术创新主导型变量对企业成长性变量的影响最深刻,不但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还通过影响市场创新因素施加间接影响力.
2.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在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中表现不明显。各种量化分析显示,组织管理创新变量与成长性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确定,相互之间也存在矛盾之处,表明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走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路径的很少。
3.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各种成长路径之间具有一定协同效应。创新型中小企业走的是何种成长路径便会将此种成长路径主要因素作为企业发展与成长的推手,在此基础上,其他成长路径因素也会作为辅助动力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各种成长路径之间的协同效应是必然存在的。目前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之间的协同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和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之间。
(二)政策启示
1.树立路径选择的全过程观念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和形成是一个长期行为,贯穿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全过程,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选择成长路径时需要树立全过程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某一段时间。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哪种成长路径需要根据其成长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判断与选择,最终确定的成长路径要能够实现创新型中小企业长期、全面、全方位地成长。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的全过程观念还强调的是路径选择的长期性。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它是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需要有长期观念,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长期行为,贯穿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任何一种成长路径都不可能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带来永久效益,也不可能一直带动其不断成长,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不断寻找最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成长路径才能够保证创新型中小企业一直保持在正确、合理、有效的路径中成长。
表12 TCH对MKT回归拟合结果
2.构建有效的动态路径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
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且路径的选择是企业面向成长全过程的一种长期行为,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应该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一套针对成长路径情况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合理有效的评估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成长路径实施的整体情况和有效性,对于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优化,防止存在偏误的路径将创新型中小企业引向错误方向,给企业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企业成员也需要在整个监督、评估过程中加强自我约束,使监督效应发挥到最大限度。
3.注重成长路径的风险防范与规避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在选择以及动态转换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路径实施的成功与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高投入未必能够带来高收益,潜在风险很大,其二是由于路径转换引起的风险,路径转换会给企业带来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资源分配等变化,这不可避免的给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营带来摩擦和冲突,会影响到企业原有的经营秩序和稳定,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对各种风险做好预测和规避准备,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成长路径风险监管的部门,为成长路径的有效的实施和顺利转换提供保障。
4.努力构建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是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的主要成长路径,并且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还会影响到其他成长路径,对于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整体成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既要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有所提升,同时也需要在技术运用、资金等方面有所强化,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采取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可以和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长期合作,高校或科研机构负责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创新型中小企业负责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如此既可以节约技术创新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1] 于新宇.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2] Drucker P F.Management’s New Rol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9(6):49-55.
[3] 黄品奇.创新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
[4] Prahalad C K,Hamel G.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5-6).
[5] 孙学敏.中小企业成长的实质及成长路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66-69.
[6] 刘拓,朱发根,傅毓维.企业成长的系统共轭观---企业成长路径分析的新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09(4):87-91.
[7] 梁溢琳.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8] 吴运建,孙成访.创新型企业与技术创新型企业[J].生产力研究,2009(11):153-155.
[9] 刘思峰,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 詹姆斯·H·斯托克,马克·W·沃森.计量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 Johansen,S.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ng Vector[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88(12):23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