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两片罐内喷涂质量控制经验研究与探讨

2018-05-31陈陆阳徐海斌中粮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罐底灌装罐体

□ 陈陆阳 徐海斌 中粮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文中系统介绍了铝两片罐内涂完整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内喷涂质量及喷涂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对各个影响因素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在罐体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最大化利用资源的意见。

前言

铝易开盖两片罐是目前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盛装啤酒和饮料的产品,内喷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灌装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是客户及消费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金属罐灌装产品均需进行内喷涂,使金属与灌装产品隔绝开,对于两片罐均采用水性涂料进行喷涂,以避免金属和内容物直接接触,避免罐体腐蚀的同时也避免了铝离子析出,是一个安全的喷涂工序。

两片罐行业内涂工序有单喷枪和双喷枪的区别,随着目前对质量及耗量控制的越来越精确,目前新公司新设备大多采用双枪,这种双枪喷涂相对于单枪控制灵活,可以更好完成关键部位的补涂。

内喷涂直接影响铝两片罐的涂覆质量,是铝两片罐需要控制的关键点,本文主要从影响内喷涂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入手,包括喷涂时间、溢喷量、喷嘴型号、涂料温度、喷涂压力、喷嘴流量等因素。

相关因素控制过程

(1)不同内容物:喷涂质量要求不同。由于内容物、灌装温度和存储期限不同,需要不同厚度的内涂干膜重。一般情况下,在新产品灌装前需要进行包装试验,以便确认试验条件下的生产工艺是否满足灌装要求。

(2)喷嘴型号及参数:不同公司涉及的罐型、容量不同,为每种罐型选择的喷嘴不同。目前,用的比较多的生产普通330 mL的喷嘴型号为小枪选用122004/122003,大枪选用122000喷嘴,仅以此喷嘴进行举例。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大枪喷嘴的流量明显高于小枪,是因为大枪的作用是对罐体进行整体喷涂,因此流量比较大,需要覆盖罐体上壁、中壁、下壁以及底部。小抢的流量比较小,主要是对罐下壁和底部进行补涂。

表1 喷嘴明细

对于330 mL罐型,因为罐子比较短小,可以选择122000和122003或120004任何一个喷嘴与之配套,通过调整都可以满足罐体喷涂要求,保证涂膜质量和电导率。

但是对于500 mL罐型,因为罐身比较长,小枪如果选用122004喷嘴,即使将喷枪调至最接近罐口的位置,其喷涂覆盖面积也无法小于罐身的70%,如图1中浅蓝部分,这就导致小枪的喷涂量分散到罐身的各个部分,没有起到小枪补喷罐底的实质作用。加上小枪的单位喷涂量仅为大枪一半,因此,对罐身下壁的覆盖能力比大枪要弱,不能够起到补涂的作用。容易导致罐体上下壁涂料分布不均匀,更多的涂料会集中在罐口。如果要使下壁达到满足要求的涂膜厚度,喷涂的量会非常大,一方面导致涂料的不必要浪费,另一方面极易造成罐底涂料堆积直至起泡现象与高导电率现象出现。

图1 122004/122003喷涂效果图

因此,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小枪发挥补涂作用,需要缩小小枪的喷涂范围,所以要选择扇面相对小的喷嘴,例如,将小枪喷嘴型号改为122003,此喷嘴与122004的区别仅在于扇面变小,使小枪发挥补喷罐身下部及罐底的作用,喷涂效果如图1中深蓝部分,使小枪集中喷涂罐身下部及罐底。一方面减少了涂料不必要的耗用,另一方面避免罐底起泡与高导电影响涂膜质量的情况发生。

(3)喷涂时间:喷涂时间与吸罐盘的转速有关,不同的公司单圈喷涂时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内涂转盘的转速为2 240~2 248,也就意味着喷涂罐身一圈的时间为26.69~26.79 ms。喷涂时间就可以按此来设置,一般就是整圈数增加2~3 ms。

(4)喷涂压力,喷涂压力通过影响喷嘴的流量来影响喷涂质量,根据喷嘴厂家的资料显示,喷涂流量与喷涂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在保证喷涂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有利于减小喷涂的流量。喷嘴的额定流量是在500PSI情况下测量的,压力越大单位时间的喷涂量就会越多。

(5)溢喷量:为了达到喷满整个罐身质量要求,保证罐口的足够覆盖,以确保缩颈翻边时不划伤模具,喷涂必须有一定的溢喷量,溢喷量一方面是不需要有的,另一方面溢喷又是一种浪费,所以要权衡溢喷量的大小。

结论

内涂工序在两片罐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内喷涂的质量直接影响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本论文对内涂喷嘴型号、压力控制、喷涂时间控制及溢喷量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内涂质量和控制进行了分析。

猜你喜欢

罐底灌装罐体
带有反馈补偿方式的灌装系统
一种医用塑料桶注塑成型装置
基于PLC的饮料灌装流水线设计
基于Dynaform有限元模拟的3104铝质罐体再拉伸工艺优化
基于S7-200PLC的液体灌装及搬运系统的实现
KHS新型瓶装水专用灌装系统
扬州石化储罐罐底腐蚀及防治
大型立式储油罐双层钢制罐底结构设计探讨
2000m3储罐罐底变形处理措施与实践
大型立式储油罐双层钢制罐底结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