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印象

2018-05-31丸子编辑月儿

科学生活 2018年5期
关键词:泡汤井盖自带

文/丸子 编辑/月儿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钱的,谁都知道。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不然。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日本的干净

日本的街道都是窄窄的,同曼谷很相似,不同的是一目了然的干净。干净到大街上找不到垃圾桶,出门自带垃圾袋,经常是要把垃圾带回酒店再扔掉。景点偶尔可以发现一只垃圾桶,赶忙扔掉包里的垃圾。每个小吃摊都只回收自家食品产生的垃圾,所以好吃的小摊总是围满了人,不能边走边吃,除非自行收拾垃圾。

日本吸烟的人数是不少,但街道上看不到一个烟头。在日本,吸烟都必须在固定的地点,这就像吃东西一样,一群人围着个垃圾桶吸烟,场面挺壮观的。

日本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很小,在东京银座车水马龙下,依旧感觉不到尾气污染。日本的出租车空载率也是很高,一是贵,二是地下轨道交通太给力。路面上感觉并不是很拥堵,秩序井然。

日本的交通

日本列车的准点率值得称赞,几乎丝毫不差。日本的地上地下轨道线四通发达,现在有智能的谷歌软件帮忙,基本可以在复杂的交织网中兜兜转转。即使这样,依旧有几次走错,进错线,用错卡。老实说没一定智商和勇气,自己真不敢瞎逛。在没有GMAP 的时代,下图的精算机应该会起很大作用,通过它人们知道如何走才是最优的路线。科技时代,它已经被闲置了。

下图是日本的主要交通工具,这次日本行,全部体验一遍。特别说下公交车,后门上车,前面下车,下车刷卡。第一次坐好懵,不知道怎么买票,全程靠模仿,人类的学习能力果真杠杠滴。

日本的列车员是非常尽责的,都是确保每一个人都安全地上车了,且直到列车完全离开车站,他才会缩头进入驾驶室,之前都会一直探出头观察站台上的情况。

日本的老龄化

中国大妈每天跳广场舞的欢乐时光,日本大妈则开始一天的工作。很多服务岗位都是年纪很大的老者,头发花白了,背有些驼了,收钱的手有些抖了,他们依旧在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京都买东西,那个奶奶手一直抖,计算价格用的是计算器,一个一个慢慢加上去,背已经微驼了,但全程保持站立、微笑、半鞠躬式服务,这样一天下来,不知道体力上是否吃得消。

日本的安全

地铁站、马路上经常会碰到很小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背着大书包、水壶、儿童手机回家,并没有大人保驾护航。孩子们手拉手一起走,路上碰到绿灯闪烁,自然就会停下脚步等待。回想我家妞,到10岁了,似乎她独自上街,我依旧会不放心。在国内,我想基本上没几个父母会放心孩子独自回家。日本靠什么解决了家长的安全顾虑呢?

日本的微笑服务

微笑式服务,从酒店到饭店、购物点、景点,能遇到的人都在微笑,妞说笑的比泰国的人还多。和泰国人的微笑相比,日本人的微笑似乎更加职业化,即使你觉得有点笑过了,他们依旧微笑着。

日本的井盖文化

这个井盖图案还是妞先发现的,刚到京都,妞突然发现每个井盖图案都会有些不同;之后的行程中,注意到不同地区的井盖自带地区文化色彩。

日本的酒店泡汤服务

日本的大部分酒店都自带泡汤服务,外面游走了一天,晚上泡个汤是再享受不过的事情了。泡汤服务是从中午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晚回酒店都能泡个汤。第一次和妞去泡汤,我们俩一直不确认是否可以穿浴袍进去,后来发现并不用穿,妞体验过后,给出的评价就是中国澡堂的升级版。

小妞一路游走日本,回家后画出了她印象中的日本,设计了下面的小书签。

猜你喜欢

泡汤井盖自带
新车“泡汤”记
井盖上面智慧多
最及时的营救
周迅:天才,自带拨乱反正的能量
小井盖学问大
如果我们徜徉在“吃”的海洋里
诗二首
“好卖的产品 自带营销力。”
井盖上的艺术
好的爱情自带成长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