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的情绪管理

2018-05-31张毅编辑苏二

科学生活 2018年5期
关键词:调护易性情志

文/张毅 编辑/苏二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患者常因生理、经济上的诸多痛苦引起情志失调,进而加重病情,如此一来情志调护就对消渴的诊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正常情况下,情志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面性,同样人的情志变化亦有利有弊。在情志过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的耐受限度时,便会使人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怒伤肝,悲胜怒;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思伤脾,怒胜思;喜伤心,恐胜喜。”

消渴患者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不良以及工作、生活、经济条件等原因,常会产生焦虑、恐惧、愤怒、悲哀等不良情绪,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控制。《黄帝内经》中对情志调护提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

1.情志相胜法。即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或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用以治疗由情志失调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一种方法。

2.言语疏导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情感障碍等,采取语言交谈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志的一种心理疗法。

3.移精变气法。指通过陈述病情由来,去除心理病因,从而移易精神,改变病态心理,创造一个治愈其病的心理环境。从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来改变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情绪状况,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当于现代身心疾病的健康教育。

4.移情易性法。指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通过精神转移,改变患者内心关注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点从病转移到他处,从而派遣情思、改变心志,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下面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1.焦虑。当确诊消渴后,因为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预后的担忧,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严重者可使脏腑功能紊乱。运用“移精变气法”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阅读与疾病相关的书面资料;组织观看相关影像资料,主动关心患者,运用“言语疏导法”耐心、系统地向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请病情控制良好的病友参与现身说法,向患者暗示消渴亦有良好的转归使其以轻松、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2.愤怒。暴怒易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消渴患者本已有血瘀,加之部分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若再暴怒致气滞,会加重病症,易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此可用喜来缓解怒的情绪。例如,可以和患者讲笑话、介绍看幽默喜剧、参加联欢、聚会等,灵活运用“情志相胜法”使患者肝气条达,心情舒畅。

3.悲忧。悲观失望,心情忧虑。悲忧过度可使肺气抑郁,肺主皮毛,肺气不疏,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及皮肤科疾病。根据“忧伤肺,喜胜忧”,同样用“情志相胜法”若能使患者心情愉悦,那么悲忧情绪也会随之消失了。

4.思虑。思伤脾,怒胜思。脾主运化血液,思虑过度还会暗伤心血,出现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先用“情志相胜法”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情志刺激,引发其怒,然后用“移情易性法”,教患者一些简单易行的娱乐活动,如用看小说、聊天等方法,来转移其注意力,以达到情志调护的目的。

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个体具体分析,辨证施护,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调护易性情志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玛瑞原油生产和易性高黏高弹沥青的研究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和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