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女单选手陈雨菲、马琳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2018-05-31妍,洪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陈雨菲马琳杀球

黄 妍,洪 炜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市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福建 厦门 361100)

近几年来,中国羽毛球女子单打整体成绩呈现了下滑趋势,而外国选手不断取得了优异成绩[1]。基于当前形势为背景,选取2位中外优秀选手的代表,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陈雨菲与西班牙羽毛球运动员马琳进行对比。里约奥运会后,随着李雪芮的受伤,王仪涵、王适娴的退役,中国女单一批年轻小将被推上台前,在经过2017年的洗礼后,陈雨菲凭借较为稳定的成绩和发挥成为了国羽女一号,在2018年的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中首胜马琳获得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世界排名第1的马琳以2∶1战胜印度选手辛杜,首次夺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金牌,成为史上第2位赢得奥运单打冠军的非亚洲球员。2018年,马琳更是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多个大赛的冠军,成为炙手可热的超一流选手。对2位运动员比赛的情况进行分析,从技术、战术2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其竞技能力进行探讨,希望找出中国女单成绩出现下滑趋势的原因,为她们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同时为教练员的临场比赛指导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的国际竞争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羽毛球女单选手陈雨菲与马琳的技战术运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中国知网检索近10年以来以“羽毛球”“接发球”“全场技战术”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777篇。经手动剔除相关性较弱的文献后,最终对68篇相关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与总结,得出了本研究的写作思路与素材,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选取2018年具有代表性的羽毛球重要的赛事(表1),对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陈雨菲与马琳在比赛中的比赛视频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在爱羽客网站上对这几场比赛进行观看。

表1 比赛录像信息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 2017软件对收集到的羽毛球比赛视频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综合、归纳、类比等逻辑学原理方法,对搜集、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探讨分析出具有代表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而提出系统、全面、合理的结论与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球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3场比赛中,陈雨菲与马琳2位选手发网前小球的比率分别为11.7%和84.8%,发后场球的比率分别为88.3%和15.2%。从数据上看有明显差别。马琳基本采用反手发小球技术,结合少量发平高球技术,这与当今男子单打的发球一致,主要是通过发网前小球迫使对方挑高球来给自己创造更多主动进攻的机会[2]。陈雨菲多采用后场发高远球的发球技术,而碰到马琳这种进攻意识较强的选手,会使自己从第一拍就处在被动状态。从84.8%和88.3%这2个数据来看,2位选手的发球技战术运用都太单一,容易让对手掌握自己的发球规律。

表2 发球技术统计

2.2 接发球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陈雨菲在前场接发球环节中运用最多的是推球42.2%,其次是搓放球37.9%,勾球14.7%,挑球5.2%。从战术上来讲,马琳属于进攻型选手,所以陈雨菲在接发球时尽量不挑高球给给马琳进攻的机会,而是使用推球积极调动对手,通过平球和落点控制对手。同时利用搓放球和勾球控制网前,当自己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搓放球或勾球迫使对手挑高球时便给自己创造了进攻的机会[3]。

由于陈雨菲较少发网前小球,所以马琳在前场接发球的技术使用较少,使用的是搓放球、推球和扑球。在后场接发球中,陈雨菲运用最多的是杀球42.8%,其次是高球和吊球都为28,6%。说明陈雨菲在这几场比赛的后场接发球中有意识的加强了自己的进攻意识。马琳属于步伐灵活、体能较好的选手,在后场接发球使用的技术比率依次是61.1%、25.6%和13.3%,从数据来看,马琳在后场接发球中杀球的进攻意识要强很多,高达一半以上,主要是通过杀球抢网战术,具有较高的威胁性。从2位选手的整体数据来看,陈雨菲与马琳属于不同技术类型的选手,陈雨菲属于控球型选手,而马琳属于进攻型选手,符合目前女子单打“男性化”的趋势。

表3 接发球技术统计

2.3 全场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2.3.1 2018年日本公开赛半决赛陈雨菲与马琳全场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这场比赛是2位运动员第1次交手,面对马琳这位实力强劲的选手,陈雨菲最终0∶2不敌马琳无缘决赛。由表4可以看出,2位运动员在这场比赛中采用的都是自己的常用打法,陈雨菲以控球拉吊为主,马琳则以全场进攻为主。在前场技术中,陈雨菲使用的比率为挑球55.1%,搓放23.2%,推球10.1%,勾球8.7%,扑球2.9%。从数据来看,陈雨菲使用挑球的比率高达一半以上,而其他技术使用的较少,可以看出陈雨菲在网前基本处于被动状态。马琳使用的比率为挑球26%,搓放26%,勾球21%,推球21%,扑球7%。

从战术上看,马琳能够灵活运用网前技术,利用娴熟的搓、推、勾球达到控制网前迫使对方挑球的目的。尤其是勾球直接得分时有发生。在中场技术中,陈雨菲使用的比率为挡放63.6%,挡抽27.3%,马琳使用比率为挡放53.6%,挡抽35.7%。陈雨菲在挡放的比率上明显高于马琳,说明马琳杀球的比率运用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后场技术中,陈雨菲使用比率最高的为吊球40.5%,有时候多为被动反手吊球,其次是高球与杀球,结合网前的搓放球和挑球,可以看出陈雨菲的战术是全场拉吊,能够大角度的调动对手,消耗对手的体能,寻找进攻的机会。马琳使用比率最高的为高球47.4%,多为平高球回击,其次是杀球29.5%,吊球21.8%,从数据上来看,马琳主要利用平高球使对手的移动节奏和步伐遭到破坏,然后进行杀球抢网,高质量的搓放和勾球迫使对手被动挑高球给自己创造二次进攻的机会[4]。通过这场比赛可以明显看出,陈雨菲基本处于被动防守,主动进攻时也多采用吊球技术,无法给对方造成威胁。为此,应加强进攻意识,增加杀球的使用比率。

表4 2018年日本公开赛技术对比

2.3.2 201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决赛陈雨菲与马琳全场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相比第1场比赛,这场比赛在前场技术上,2位运动员都提高了搓放球的使用比率,陈雨菲搓放球35.8%,使用比率较23.2%有明显提高,说明在战术上陈雨菲开始有意识的控制网前。同时降低了挑球的使用比率,面对具有较强进攻能力的马琳,陈雨菲开始尽量减少让马琳主动进攻的机会。马琳搓放球使用比率为34.9%,根据第1场赢得比赛的经验,马琳在战术上仍旧使用高质量搓放来迫使陈雨菲挑高球,并且增加使用频率,为自己创造更多进攻机会。

通过观察还发现,当对手回网前质量不高时,马琳能抓住机会扑杀得分。在中场技术中,陈雨菲的挡放技术使用比率提高至75.5%,说明马琳的杀球频率增多,从后场技术的数据来看,马琳的杀球使用比率大幅度增加至61.7%,是陈雨菲的2倍,高球的比率降低至17%,马琳在战术上进攻意图明显,杀完球快速抢网,利用点杀与重杀相结合以及网前优势控制整场比赛的节奏。而陈雨菲在后场技术中的使用比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仍采用拉吊战术,显然,对于马琳这种步伐灵活、体能较好的运动员[5],这个战术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表5 201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技术对比

2.3.3 2018年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半决赛陈雨菲与马琳全场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这场比赛是陈雨菲对马琳的首胜,对她来说具有很大意义。通过对这场比赛的数据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前场技术中陈雨菲大幅度提高了推球的使用比率,为43.9%,并且挑球的使用降低至16.1%。在战术上,陈雨菲利用推球球速快、弧度低来积极调动对手[6],寻找空档,组织进攻。同时减少网前挑球的使用频率,不给马琳杀球抢网的机会。从马琳的前场技术数据来看,与前2场并无显著差异。在中场技术上,2位运动员的使用比率与前2场比赛相差不大,陈雨菲挡放技术的使用还是较多,说明马琳杀球的威胁性对陈雨菲来说并没有减弱。

从后场技术的数据可以看出,陈雨菲在后场技术中的运用上相比之前单一使用拉吊更加灵活了,采用高、吊、杀相结合的战术,高球34%,杀球28.4%,吊球35.7%。而马琳在这场比赛中高球的使用比率较上场比赛明显增加,并且多以高远球回击,这也说明陈雨菲的高球落点到位,质量有所提高,给马琳的后场进攻造成一定难度。总结前两场比赛的失利,陈雨菲调整了比赛战术,面对马琳高质量的搓放,陈雨菲敢于回击搓放球,并且质量较好,迫使马琳挑球,给自己创造进攻机会,同时减少挑球,大大降低接杀失分的机率。后场虽然还是以吊球为主,但是相比之前的比赛在球路运用上更加灵活多变,能够积极调动对手,并且逐步加强进攻意识,打出自己的节奏。

表6 2018年福州羽毛球公开赛技术对比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陈雨菲发球技术较单一。基本采用发后场高远球,未能将发后场与网前结合使用,容易让对手掌握发球规律。这也是目前国羽女单的通病,在面对马琳和戴资颖这种进攻意识强的选手,容易造成被动防守的局面。马琳主要以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当对手站位靠近前发球线时,偶尔会突击发后场平高球,马琳的发球技术相对陈雨菲来说较灵活。

2)陈雨菲在网前主要以搓放和挑球技术为主,对于网前的控制意识还比较薄弱。应有意识的增加推球的比率减少挑球的比率,积极调动动手,提高进攻意识主动控制比赛节奏。陈雨菲的年龄还小,打法尚未定型,未来提升的空间很大。目前国羽女单多采用传统的拉吊打法,进攻意识都较为薄弱,然而国外运动员在步伐和体能上都占有优势,所以传统拉吊打法并没有取得较为明显的实际作用。

3)马琳在网前主要以搓放为主,并且搓放质量很高,勾球速度快并且落点好,网前控制意识很强。同时结合推球,尤其是利用推大对角给对手造成被动后发挥自己的进攻优势。马琳属于进攻型选手,平高球与后场点杀、重杀技术结合使用的非常娴熟,步伐灵活,杀球抢网速度快,有较强的控制比赛的能力。拥有良好的体能,所以在比赛进行到第3局时依旧能打出具有威胁的全场进攻。但从第3场比赛来看,马琳在一些后场球上的处理还比较粗糙,在决胜局落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界外或者下网这样的主动失误,这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3.2 建议 1)在发球技术上,2位运动员都应该将后场球与网前小球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不让对手轻易掌握自己的发球特点,尤其是在比赛的相持阶段,多变的发球技术能够打乱对手节奏,给自己创造更多主动进攻的机会。

2)通过对陈雨菲全场技战术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羽女单技战术的整体趋势,对此提出一些关于全场技战术运用的建议。在前场技术的运用中,增加勾球和推球的使用频率,加强控网意识,尽量减少挑球的频率,不让自己陷入被动防守的局面。在中场技术中,减少挡放增加挡抽频率,从而起到反控制对手的目的。后场应将高远球与平高球结合、点杀与重杀结合,并且高、吊、杀技术要交替使用,不能太过单一。

3)在防守方面,我国女单选手普遍呈现出防守抽挡较弱的现象,面对进攻强速度快的对手,反击无力会导致下一拍又处于被动的劣势。所以,应提高抽挡反击的能力,达到反控制对手的目的。

4)目前国外优秀运动员,例如马琳、辛杜,她们一般采用平高球而不是高远球回击,并且回击平高球时速度快落点好,对我国女单选手造成了一定威胁,在头顶位置使用反手过渡的频率很高,但是过渡偏慢,一旦对方运动员掌握了回球规律,便会加速抢网下压,创造得分机会。所以,应加快反手过渡的速度,并且转身要快,为下一拍做准备,争取从被动转为主动优势。

5)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下来,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要求十分高。在双方进入多拍或者关键局的相持阶段时,对方多变且快速的球路对运动员体力的要求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在平常的训练中要重视体能的训练。

6)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也很重要,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劲的对手,要有信心,特别是在关键球打法要更加坚决。比赛过程中,比分领先时不骄傲不放松,比分落后时不急不躁,认真对待每一个球,打出自己的水平。

猜你喜欢

陈雨菲马琳杀球
陈雨菲:跨过难关 寻光前行
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陈雨菲 中国一单成长记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陈金赛后“记者”“指导”无缝切换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
马琳:在再婚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
幸福再出发,马琳走出婚姻低谷喜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