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2018-05-30张娜
张娜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后路手術内固定治疗方式对于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要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固定 脊柱骨折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1
引言
孙祥耀认为,后路融合术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纵向生长不平衡产生的脊柱侧向弯曲,发病部位通常分为颈胸段、胸段、胸腰段和腰骶段。一般认为,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非遗传性的、胚胎的环境因素引起的,但这些因素在病史上往往很难确定。形成侧弯的病理改变可以由于:①分节不良,单侧分节不良或单侧未分节骨桥比较常见,所产生的侧弯易于加重;②形成不良,椎体侧方形成不良较前方和后方形成不良常见,可以是楔形椎体或半椎体畸形;③混合畸形引起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额状面上分节不良和形成不良所致,畸形可以是单侧未分节骨桥合并有半椎体,也可以是半椎体合并有分节不良(图12.29.2.1-0-1)。由于先天性脊柱侧弯常常僵硬,可能难以矫正,在侧弯较小时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而不要等侧弯很严重时做补救性的手术。在所有畸形中最易加重的是既有凸侧半椎体,又有凹侧一侧未分节骨桥形成,胸腰段畸形进展最为严重。少数先天性脊柱侧弯可以用矫形支具治疗,如较长且可弯曲的侧弯、可以牵引或侧向弯曲后可矫正的侧弯以及异常与正常椎体混杂的侧弯。支具治疗对较锐而僵硬的短段侧弯无效。75%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是进展型的,手术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无或有器械矫形固定的后路融合术、前后路联合融合术、前后路联合凸侧半骨骺阻滞术以及半椎体切除术。
一、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分析
1.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实际应用
张希诺认为,后路融合术适应症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先天性脊柱侧弯,均有行后路融合术的指征,特别是僵硬型,支具矫正无效,侧弯加重者。椎管内和脊髓发育畸形,不宜单纯后路融合,而应与神经外科医师共同讨论治疗方案。全身情况不良、有重要脏器疾病。手术区域附近皮肤有感染病灶。术前准备1.摄脊柱全长X线正侧位,荣国了解脊柱先天性畸形类型和程度。CT和MRI检查了解有无椎管内畸形和脊髓发育畸形。电生理学检查可做肌电图或脊髓诱发电位检查,以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害表现。年龄较小的病儿,自体髂骨供骨量有限,应准备骨库植骨材料。
术前定位术前1d做临床棘突定位,以求术中入路准确无误。抗生素的作用术前24h开始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保证术中有效抗生素浓度,是防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病儿俯卧位。自切口下端向上端显露棘突,切开棘上韧带,向两侧剥离。用骨膜剥离器紧贴棘突及椎板,自骨膜下将胸段椎旁肌推到横突尖,在腰椎则显露到关节突外方即可。在肌肉与椎板间填入纱布起到暂时压迫止血作用。用自动牵钩分别将脊椎凹凸侧椎旁肌牵开以扩大显露范围。余植骨材料修成火柴杆样,皮质骨和松质骨混合植入两侧椎板上和小关节间隙,填满、塞实。器械内固定Harrington或其他脊柱后路内固定器械只能用于提高融合率和稳定支撑,具体操作方法详见有关部分。关闭切口充分止血,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切口。
2.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术中注意要点及养护
张允帅认为,在显露椎板时,注意椎板的发育异常,以免误入椎管,造成脊髓、神经的意外损伤。为了获得最好的融合环境,应尽量减少软组织损伤,从植骨区中去掉无血运的组织,去掉骨表面和小关节表面的骨皮质。术后处理后路融合术术后做如下处理:术后卧石膏床或穿戴坚固支具。使用支具直到坚固融合。并发症植骨未融合,假关节形成。融合部位弯曲,可能出现“曲轴”现象。
二、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研究
1.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病例研究成果
冯立君认为、本研究中,前路手术植骨融合率达94.4%,后路手术植骨融合率为66.7%,其中1例前路植骨内固定发生脑脊液漏,未影响植骨融合。由于前路手术行伤椎上下椎间盘切除及伤椎次全切除,植骨材料用大块髂骨和(或)肋骨,植骨前予以适当撑开,植骨后予以加压,植入的骨量多,骨质与骨床接触面大,加上可靠的内固定,因此融合率高。后路植骨融合率低有多种原因,虽然钉棒系统为脊柱手术创造了条件,但就本组病例,我院均行椎板切除,行后外侧包括横突间植骨,由于后外侧及横突皮质未进行打磨,仅用骨刀将骨皮质打成鱼鳞状,松质骨条与植骨床贴合不紧密,行椎板减压后骨床破坏多,植骨量少等,这是造成植骨不融合的主要原因。
另外部分早期病人有骨融合现象,但晚期复查出现骨假性融合,这与后路手术未解决前中柱损伤有关,如压缩骨折,通过撑开复位恢复椎体的高度,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并未同时恢复,形成椎体内空隙,加上伤椎上下椎间盘的破坏,使前柱中柱丧失了结构上的完整性以及前中柱骨量不足,影响骨折的愈合[1]。部分病人负重后,出现断钉、后凸畸形及后路植骨假融合现象。所以在后路植骨时应强调将后外侧及横突骨皮质磨掉,增大植骨床,取髂骨的量应充分,将其剪切成条状,增加植骨与骨床的接触面,以利于融合。必要时应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结语
本文就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分析以及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分析以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就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手术的要点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做出了研究。并针对其他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到以上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1]孙祥耀,张希诺,海涌.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影像学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08):596-604.
[2]张允帅,冯立君,林有志,赵金廷.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2):297-298.
[3]李勇光. 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28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