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8-05-30冯晓红

中文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辽宁省

冯晓红

摘 要:劳动就业始终是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就现阶段劳动部门就业服务系统来说,还面临着很多突出问题,区域之间就业系统发展不完善,信息不详实,信息流通速度较慢,导致了劳动就业服务效率低下。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只有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和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辽宁省 劳动就业服务 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49.27;F8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01

实现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对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具有很大作用。在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对地区人才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形成依托基础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充分考虑本地区就业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采用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开发技术,重点设计出一套规范系统先进实用,功能性齐全,操作方便的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实现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能够将今后的劳动就业部门的办公业务和信息业务统一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上,为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统一的用户认证登录服务,统一的权限划分和角色配置服务。从而为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开展各种政务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在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协同办公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开展业务开发和公共平台建设;其次,通用办公平台和内部门户平台。通用办公平台主要包含了政务管理,公文管理等功能。而利用内部门户平台能够实现劳动就业服务系统信息化集成应用;再次,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为劳动就业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完善的政务信息,和相关政务工作开展的统一的业务流程;第四,数据集成平台。内容该平台能够实现各个不同业务之间数据信息同步共享交换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各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信息孤立的现象;最后用户统一认证中心。利用该系统能够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管理体系,来解决用户访问该系统的权限问题和身份真实性和安全性问题。

二、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规划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最近几年,随着J2EE和中间件产品的日益成熟发展,劳动就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用于支撑信息化平台的相关技术和软件硬件更为成熟,在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基于多层框架结构和组件技术的符合J2EE技术规范的平台设计策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电子政务规范和数据设计标准,以实现劳动就业管理各个职能部门的各项业务信息化办公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全面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灵活便捷,方便维护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效率,解决开发商率低的问题,可以引入基础平台,作为业务系统开发的技术框架,该技术框架以通用技术架构为基础,通过业务组件来实现各个功能的表达,然后再依靠应用支撑层,将各个应用组件有效组合在一起,通过界面向用户展示。最后整个平台系统接口要确保有专门开发人员根据相应的接口规范,科学设置合理的接口属性,将各个业务和各个系统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效连接,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实现提供灵活性,高效性的实现途径。

2.支撑平台框架体系设计

为了确保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更好的延展性,安全性,系统性和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率,可以采用基于SOA的中间件技术搭建应用平台。结合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网络层,主要对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交互标准和通讯协议进行有效管理。第二层是支撑层,在该层面中,主要包含了主要包含了大量数据库和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第三层是信息资源层。该层主要涉及到信息共享和信息数据相互交换传输。第四层是应用层主要有劳动就业工作与管理平台构成。第五层为拓展层主要包含了内部网信息门户,领导办公门户,内容管理及即时消息通讯等。在整个支撑体系构建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了支撑结构,信息共享结构和数据交换结构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主要是劳动作业部门内部办公,政务门户和内部管理功能,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就业管理部门的政务应用。第二个部分主要是以接口封装的形式会第一个部分所需要的数据资源,提供统一的访问服务,从而有效解决各个业务流程和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第三个部分是以信息資源数据资源为基础,构建了可以覆盖整个劳动就业部门所有业务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利用该部分功能能够实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所有业务的同步合并等一系列操作。同时,利用MQ的或许中间件为整个应用平台底层数据传输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障,这样能够确保核心数据和核心业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全性和可靠性。

3.建设原则

首先,一体化。一体化原则也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宏观方面讲,省、市、县三级系统之间要从全国大局出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各级系统都要满足上级系统要求,又要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延伸功能,照顾好基层地区特殊需求。从微观方面讲一体化是指各个业务之间要实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要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各个数据要实现共享;其次,统一化标准。统一化标准是系统建设的另外一个原则。它主要是指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统一化,对技术标准和业务进行有效规范。从层次上,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要优先执行上级标准,下级标准可以在上级标准基础上进行有效扩充;最后,纵向建设横向对接。纵向建设是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形成完善的劳动保障系统内部网络,确保整个系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横向对接是指该系统实现和地税、财政、卫生、民政、银行,邮局等相关部门有效对接,实现相关信息实时共享和传输。

参考文献

[1]孔微巍,赵璐诗,张晓博.对东北三省政府创新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 2013(03)

[2]刘仁香.黑龙江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 2012(10)

[3]张晓博.东三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 2010(18)

猜你喜欢

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2017年PM2.5浓度预期下降9.1%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出台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2011年辽宁省汛期水情分析
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分析
A Teaching Plan for Book1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