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竟成“吐槽大会”?看看它都讲了什么
2018-05-30
【适用话题】口碑 创新 期待与失望
时事引读 >>
2018年2月19日,时隔4年,“中国最火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因为前两季的良好口碑而备受人们期待,首播当日即进入全国收视排名前十位。然而,随后其内容开始遭到网友吐槽,口碑也呈持续下跌态势。针对观众的吐槽,2月23日主创方专门发文解释,但不少观众并不买账,播放结束时豆瓣评分跌至4.4分,与前两季的9.3分和8.4分相去甚远。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三季更多的是想要传递文化和情怀,美食反而成了“背景”,正如网友调侃的:想对着“舌尖3”流口水,它却偏偏想让你流泪。众口难调,熟悉的配方,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换口味”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成“舌尖上的吐槽大会”,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素材聚焦1 《舌尖3》回应质疑:即使冒险也要创新
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舌尖3》官方也给出了回应,公众号“CCTV舌尖上的中国”发文《为什么要创新?创作背后有哪些“味道”要变?》表示,《舌尖3》大可模仿第一季来制作,这无疑是最简单省力的办法,风险也是最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创新是冒险的,导演组还是决定冒险一搏。而且相比于前两季,观众的期待和反馈都已不同,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观众也不会满足。
素材聚焦2 原导演:这么短的周期我也做不到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口碑良好,总导演陈晓卿总揽全局,功不可没。第二季采用分集导演拍摄模式后,虽然有总导演陈晓卿把关,但还是没法保证各分集不失水准,口碑已经有所下降。第三季开播后,有细心的网友指出《舌尖3》导演换人,并认为这是《舌尖3》口碑下降的一大原因。2月26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的导演陈晓卿在朋友圈发文表达了自己对《舌尖3》的看法:“从专业制作的角度讲,(《舌尖3》)这么短的周期,执行力和完成度都是令人满意的,换我,我做不到……接受得起赞誉,就应该能接受误解。因为观众是熔炉,任何一个作品,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作品,都要到这个熔炉里面历练。这很残酷,但是也无奈。”
素材聚焦3 章丘铁锅热卖断货
第一集中用大篇幅介绍了纯手工打造的“天价”不粘铁锅——章丘铁锅。看完本集,观众对锅里烹饪的菜肴没产生兴趣,却转去抢购铁锅。有数据显示,开播后四天,某电商平台章丘铁锅订货量同比增长近6000倍。一时间,洛阳纸贵,章丘无锅。纪录片中所涉及的章丘铁锅“臻三环”“同盛永”传承人之一刘紫木面对突增的订单,只好发声明称由于他们的手工铁锅产量每年只有几千口,无法满足瞬时出现的数十万口铁锅订单,为了维护品牌的纯真性,目前已暂时下架了电商平台的铁锅商品并关闭网店。但在这股热潮背后,也有理性网友评论:“你的家里真的有必要买一口章丘铁锅吗?请三思而后行。”理性消费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然而“抢铁锅”背后展现的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同样很真实。
素材聚焦4 网友指出多处常识性错误
第二集中将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便遭四川网友质疑。第三集中提及,园林家石放苦寻不得“太湖之冠”花鲈,只好以家养鲈鱼替代,却被业内人士指出,出镜的并非花鲈,而是“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而第四集出镜的“石仙桃清蒸鲈鱼”也被网友和专家指出并非鲈鱼,而是“草鱼或者中华倒刺鲃之类”。本集中花大篇幅用以佐证“养生”的广东煲汤也引发质疑。有广东媒体刊文称,广东人肾脏病高发其实与煲汤有关。第四集中还出现了自制中药口红,制作者连双手套都没戴,透着小作坊里“三无”产品的既视感,也让观众忍无可忍,纷纷发帖吐槽。
此外,网友还指出,神泉港本属揭阳市却被划到汕头市;云南石锅并非起源于云南;豫西并无拜大厨一说;以“水盆羊肉”出名的城市其实是渭南而非西安等。这些散见于各集中的常识性问题,加之使用典故和数据出现的错误,令观众对本季制作的严谨和主创的用心程度打了问号。
典故讲解 “莼鲈之思”中的花鲈
《舌尖3》第三集中介绍的太湖花鲈成名在一千七百年前,《世说新语·识鉴》中记载,西晋文学家张翰不满权贵争斗,推说思念家乡的花鲈,为此弃官。“莼鲈之思”的故事成了历代文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寄托。纪录片中制作的千古名菜“金齑玉脍”最早记录在北魏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脍”的含义便是鱼切成薄片蘸料。据说这道菜从隋唐开始盛行,直到近现代才消失。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面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口碑下滑的事实,网友和制作团队双方都需要理性看待。《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有前兩季的辉煌成绩做比照,加上近几年各地类似美食纪录片大量涌现,观众对美食类节目审美要求早已水涨船高。《舌尖3》要想实现突破性创新,其实很难;但网友的吐槽中,也难免有一些情绪化的表达。面对观众的“吐槽”,制作团队需要反思,才能创作出更符合观众审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