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改善民生的基本逻辑、实践方略及其思想方法启示

2018-05-30赵文

邓小平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想方法

赵文

[摘要]邓小平改善民生的逻辑包括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从理论逻辑上看,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基本要求;从现实逻辑上看,改善民生是立足我国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为改善民生,邓小平认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物质、制度和政策支撑。邓小平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中蕴含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坚持重点突出与统筹兼顾辩证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这些思想方法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民生事业、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善民生;基本逻辑;实践方略;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0-0077-10

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民生事业、改善民生状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工作。邓小平作为一名务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其思考社会主义本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规律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工作,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事业的发展。当前,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但民生改善工作依然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并在更高层面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深入研究邓小平改善民生的基本逻辑与实践方略,学习邓小平改善民生的思想方法,对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切实有效地增强人民获得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改善民生的逻辑

(一)理论逻辑: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不断深入思索和探究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直到1992年,邓小平才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富裕”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精髓,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義制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首先,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是富裕的社会。富裕社会的基本表现不仅仅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更在于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产品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生活品质上的改善。改革开放前,尤其是“文革”十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人民生活极其困苦。这一时期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邓小平认为,这时期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合格的。他强调:“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次,社会主义的富裕是人民共同富裕。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富裕不是某个阶层、某个或某些集团的富裕,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劳动者都应该享受到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能是唯少数人享有好的生活条件,否则就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了。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因此,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要求发展生产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改善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打下基础。这恰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民生不断改善的过程,正是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过程。因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容,而改善民生是共同富裕的必然结果,因此,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二)现实逻辑:改善民生是立足中国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邓小平认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一切方针、政策、路线的根本依据。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果,但也留下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1957年后党逐渐偏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文革”十年中,一方面,我国经济秩序被破坏,“生产发展速度下降,几次出现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负增长”,如“工农业总产值在这十年间平均每年仅增长7. 1%,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十年间“国家财政赤字共达19亿元”。到1968年,国家经济状况仍旧处于恶化趋势,“当年工农业总产值6728亿元,比上年下降4.2%。主要工农业产品均出现减产,其中粮食减产4%,棉花减产2%,钢减产2%”。社会产品的急剧缩减,必然导致人民生活的困苦程度加剧。另一方面,人民收入水平停滞不前,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文革”十年中,“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平均工资下降了6%”,“人均国民收入长期徘徊在200-270元之间……平均每年增长率仅为1. 04%。若再除去统计数字中的某些‘水分,实际上十年中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得微乎其微”。1968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只有737.3亿元,下降4. 3%,人均消费只有132元,下降3.7%,粮食、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社会消费品零售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的状况,邓小平要求帮助人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他特别指出:“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的党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府,因此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人民最为急切的温饱问题,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因此,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尤其是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条件下,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成为邓小平开展党和国家工作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邓小平改善民生的实践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改善民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与其生产力水平直接相关。恩格斯指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进行大规模生产,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改善民生,使人民享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实现劳动者自身的解放和进一步发展,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条件,才能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邓小平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经验时指出:“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所以“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完善生产关系,同时要发展生产力,并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生产关系逐步理顺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改善民生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改善民生不仅是一个发展生产力从而为民生改善奠定物质基础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生产关系的问题”,因为“财富的生产和财富的分配是两个范畴”。社会主义社会的民生改善工程不仅要重视发展生产力,重视财富生产问题,而且也极其关注通过改善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解放生产力,推动财富生产,同时也注重通过完善生产关系来理顺“财富的分配”问题,努力做到既促进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又能保障社会分配的公平,达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效果。为提升效率和保障公平,邓小平着重从经济体制改革层面完善生产关系。

第一,改善民生,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所以会出现曲折和挫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影响,把纯粹的公有制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本身,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所有制形式多样性的需求,极大程度地抑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从1978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来看,国有经济占77. 6%,集体经济占22. 2%,个体经济只占0. 2%”,这种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不仅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而且使人民生活十分不便。对此,邓小平认为要调整所有制结构。一方面,要牢牢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改善社会主义社会民生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根本弊端——周期性经济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不公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对内部人民进行压榨和对世界人民进行剥削的总根源。生产资料公有制因其“公有”性质能保证社会生产的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从根本上杜绝社会财富一创造出来就被个别人或少数阶层所占有的情况。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世界劳动者谋求自身福利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社会主义中国,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另一方面,邓小平认为,在保障公有制经济主体性地位的情况下,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经济。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离真正的共产主义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出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和激发社会经济活力的目的,现阶段我们应当允许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邓小平强调:“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同时,他认为正确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另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我们……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因此,要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第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还需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方式。首先,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决定着我们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要求劳动者按照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提供服务,社会根据其劳动质量和数量分配劳动产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劳动产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这种分配制度下,“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因此,对于保障劳动者改善生活的权利而言,按劳分配制度无疑有着天然的优势,能使辛勤劳作者有更好的收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愈是勤奋地劳作、自身就愈加贫困的状况截然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中确立的按劳分配制度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当然,按劳分配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因为按劳分配以劳动为分配尺度,决定了其对劳动者天然特权——劳动能力大小不同而引起的分配不均衡的客观承认,即使“按劳分配所引起的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但是,邓小平认为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继续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原则,因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平均主义表面上看似平等,但不可能调动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只能导致积极性被压制,生产力得不到解放,人民生活就不能得到改善,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其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必然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必然会采取与自身经济性质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具体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经营收入、资产收益、资本收益等,这些收入分配方式客观上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劳动者通过提高收入,增强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能力,同时又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社会再生产,为进一步改善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打下基础。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是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撑

改善民生,实质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属性的集中体现。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平等权利;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体和历史进步的主导者,有权平等地享有由其创造的社会财富。但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理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通过确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发展;即使通过确立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劳动者按照劳动和生产要素获得其应得的收益,社会中还是会存在民生改善不及时、不到位的困境。这是因为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只是初次分配,要保障社会公平,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就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治领域中的“再次分配”机制的重要作用。在这里,国家“再次分配机制主要是通过政府提供有效的民生服务,即公共服务来实现。

首先,从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上看,邓小平建立的公共服务体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基础性公共服务,如推动铁路建设、石油工业建设和钢铁工业建设等;社会性公共服务,如加强对教育、科技、就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经济性公共服务,如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安全性公共服务,如完善警察队伍建设和国防事业建设,等等。

其次,从公共服务供给的层次上看,改善民生是一个包含基础性民生服务供给、发展性民生服务供给和福利性民生服务供给的立体化进程。从应然层面看,上述公共服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言都非常重要,对促进社会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从实然层面看,由于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因此,公共服务的供给在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邓小平看来,在改革开放初期,首要是帮助人民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劳动条件、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卫生条件,这些内容是改善民生的首要工作,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在这些基础性条件得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邓小平要求全力推动发展性民生服务的供给工作,如实施有效的就业政策,开展民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人民充分就业;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民文化水平;创造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平台与机会,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等等,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促进自我发展、改进自身生活状况的能力。然后,在前两者得到较好满足的基础上,在国家经济状况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政府应该提供福利性的民生服务,如免费的教育、医疗等。当然这一服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是一种憧憬与向往,是民生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这在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尚不能实现。邓小平也很清楚这一点,不能指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工人的福利不可能在短期间有很大的增长,而只能在生产增长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增长”,因此,我们只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从现实来看,公共服务供给层次的立体化结构中的基础性民生服务的有效供给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当前的重点在推进发展性民生服务的有效供给,福利性民生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我国民生事業的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从公共服务供给的领域来看,涵盖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一般而言,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性基础出发,改善公共服务,首先亦是从增进物质富裕为基础的。因此,邓小平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这都是为了解决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问题。但是物质文明并非人民需求的全部内容,人作为地球上的高级动物,其社会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面,因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反之,忽视精神层面的公共服务,不抓精神文明建设,会养成只追求物质享受、漠视精神需求的人,这种人“以后的发展就没有希望”。另外,加强精神层面服务供给也是抵制改革开放后西方腐朽思想入侵的需求。邓小平指出:“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因此,要在物质层面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注意满足人民对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改善人民的道德观念和思想状况,使人民成为身心健康、思想纯正、道德文明的社会主义公民,进而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再生产作出贡献。因此,邓小平主张通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在更高层次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

三、邓小平改善民生的思想方法启示

(一)改善民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一切政策、方针、路线的基本遵循。邓小平认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在改善民生过程中,邓小平坚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工作,他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上,充分把握中国社会的民生现状,努力解决社会最关切的民生问题。当然,邓小平还提出,仅有实事求是还不够,还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找出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科学道路。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头等大事,只有解放思想,党和国家才能破除旧有的不合理的体制和僵化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同样需要以解放思想来开道,把民生领域中不科学的旧体制、陈旧的认识与错误的观念清除出去,为改善民生工作扫清障碍。但是解放思想不是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而是要使主客观相统一,要从客观事物中发现其固有的本质与规律,并按照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办事,实质上就是要实事求是。因此,解放思想要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相统一,“解放思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对今天党和国家的民生工作而言,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民生事业也已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即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民生改善的重任依然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焦点。从当下的客观现实来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低下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变,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不仅人民对更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目标尚未实现,甚至还有少数偏远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起码的保障都是一个问题。因此,客观现实告诉我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长期性话题和重任。今天,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面对着更为艰巨的改革任务和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面临着更为强大的内部压力和外部挑战。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民生事业,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更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我们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也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与魄力,才能把中国的民生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重点突出与统筹兼顾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改善民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范围十分广泛。但是邓小平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有效地改善了中国的民生状况。邓小平认为中国民生状况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物质匮乏,他提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要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的科学论断。当然,民生改善工程只是国家工作的一个子系统,其改善成功与否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密切关联,因此,邓小平不仅强调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在国家治理的其他领域推动民生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改革,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文化制度支撑,为人民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养分供给;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挥人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让人民为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

当前,我们党把社会主义建设从邓小平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格局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反映出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升华,也为我们深入推进民生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远大的发展前景。民生工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之外,我们要重点推进民生领域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在改善民生状况时,我们要多考量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这些民生服务是不是人民所急需的,这些民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了人民的满意标准,哪些民生服务是可以更好地改进的,等等。当然,我们也要继续深入推进“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这是中国的“大民生”问题,其发展自然会促进人们基本生活不断改善。因此,改善民生必须坚持重点突出与统筹兼顾辩证统一,既紧扣民生热点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显性的民生难题,又积极开展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全面推进,统筹兼顾,不可偏废.为民生改善提供整体性支持。

(三)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执政党,是国家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十分清楚这一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进而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自然离不开党的领导。他强调:“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许多事情很难办,首先吃饭问题就解决不了。”同时,邓小平也认为,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同理,人民群众在民生事业发展中也必将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在谈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就曾指出:“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邓小平在改善民生过程中不仅强调要尊重群众的利益需求,而且注意引导、教育和组织群众主动参与民生建设工程,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解放自己、服务自己,做自己和社会真正的主人。“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两者是内在一致的,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群众路线,“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

总之,在发展民生的伟大事业中,党要在民生事业发挥领导者的重要作用,领导国家、社会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民生公共服務体制,帮群众解决实际的困难,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的福利水平。同时,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也少不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人民群众是民生服务的真正享有者,最能了解什么样的服务才是社会真正的需要,什么样供给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服务。因此,不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更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积极引导和发动人民群众成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者、参与者和支持者,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转变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转变为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物质力量,实现中国民生事业的跨域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高中数学函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的本质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