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2018-05-30周洪波周平黄贤立

高教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

周洪波 周平 黄贤立

摘 要:从OBE理念的四个实现步骤入手,贯彻“反向設计”,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将OBE理念的核心要素有机融合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中,让本科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实现更好的学习成果,从而落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OBE;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0-0076-03

Abstract: From the four realization steps of the OBE concept, the paper will implement the "reverse direction" to set up a logic relation among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 the graduate requirement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n integrate the key elements of OBE concept into the planning of cultivation schemes and the teaching syllabus for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this way, it will strive to help undergraduates realize better effect in knowledge, capability and qua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Keywords: OBE; applied talents;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scheme; construction

一、OBE理念

(一)OBE理念的内涵

OBE理念是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从上世纪80年代推广以来,OBE理念在西方成为教育界的流行术语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该成员国(或地区)大多数采取OBE理念的认证标准,将此理念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全过程,有效促进专业达到可持续改进。欧美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组织也先后改革认证标准,作为重要的质量准则。OBE理念的学习产出已经延伸到国家学位标准、高校教育目标、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等方面。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词,OBE理念强调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一切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实现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

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OBE理念不是将焦点放在教学内容、学习的时间、学分和成绩上,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取得学习成果和如何评估学习成果。教学过程也不再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主体,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以学生不断反馈为驱动,使教学和学习过程达到可持续改进。教学计划的核心不是要上哪些课程,课上得怎么样,而是将围绕学生毕业能够达到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看对设定的目标与要求达成度如何,教学计划能够明确反映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二)OBE理念的核心要素

OBE理念最核心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学生中心。即教学资源配置应该以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为准则;教学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发展来确定,以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标准为准则;评价与质量保障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准则。指向不是个别的优秀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2. 产出导向。即专业培养体系设计流程是基于目标导向而形成,毕业要求基于培养目标而确定,再由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由课程体系提出教学要求,由教学要求决定教学内容,由此形成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反过来再指向毕业要求,从而形成闭合的校内循环体系;同时,教学评价结合国家及社会教育发展需求、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等,形成校外的循环体系。

3. 可持续改进。OBE理念要求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评价;要建立综合评价的机制和运行周期;参与评价的应该包含每一个教学参与者;评价的结果也必须用于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环节的改进;通过综合评价,形成促进专业可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三)OBE理念的实现步骤

OBE理念是以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培养模式,它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得以实现:

1. 定义学习产出。定义学习成果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教育参与者的要求与期望,包括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教师、家长等。学习产出要有显性的表征,可以转化成绩效指标,能够直接或间接进行测评。学习产出既是OBE理念循环的终点,也是教学过程大循环的逻辑起点。

2. 实现学习产出。学习产出是一种能力结构,能力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所有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都要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并都指向学生实现预期学习产出,不再是灌输式教育。OBE理念重点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学过程中强调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准确地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要求,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3. 评估学习产出。从本质讲,OBE教育模式就是围绕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这条主线展开的。实现教育模式闭环的关键环节是评估学习产出。OBE对教学评价不是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间,而是侧重于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评估一般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估,不以学生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强调达成学习产出的内涵和个人的学习效果。

4. 使用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就是根据评估学习产出得出的结果,通过分析,围绕学习产出目标,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必要时可对学习产出给予修正或重新定义。

二、构建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既要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系统、高效、受众面广等精华,更要和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全面引入OBE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面向需求、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合作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贯彻“反向设计”

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反向设计”,所有教学指向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从学生期望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来反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实现最终学习成果;教学是基于学生要达成最终学习成果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反向设计”聚焦于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学习成果,剔除一些不太必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用更重要相关课程或实践项目来代替,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成果的实现。

(二)明确对应关系

1.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能够达到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是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制定毕业要求、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要能够清晰地描述学生毕业后应该承担的社会与专业责任。毕业要求是对学生通过学习,毕业时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描述,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清晰、具体的表述,要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毕业要求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培养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毕业要求描述学生“能有什么”;“能做什么”源于“能有什么”;培养目标是制定毕业要求的依据所在,而毕业要求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支撑条件。

2. 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毕业要求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要明确每门课程教学在达成毕业要求中的作用,基于OBE理念的课程,除了考虑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制定对应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矩阵关系图,将每一门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某个点直接联系起来,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贡献情况,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指导任课教师,围绕课程毕业要求开展对教学内容实施考核与评价,并重组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学”、老师也能清楚“为什么教”。

(三)抓住“五个关键步骤”

1. 广泛性,全面开展需求调查。宏观层面上,考量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需求等;中观层面上,从国内外同专业发展现状、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等考虑;微观上,行业产业、职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学生发展及家长校友期望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详细的调研论证报告,保留过程痕迹。

2. 前瞻性,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制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描述(技术、非技术能力);毕业生职业成就的预期(竞争力和职业发展)。主要包括:具备什么知识;具备什么能力;具备什么潜能,未来在社会上能从事什么行业;成为什么人才。确定培养目标,需要认真思考:社会对本专业究竟有哪些需求?本专业能够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五年后,应具有什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预期会有哪些成就?一般描述的是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后预期达成的目标。

3. 具体性,清晰学生毕业要求。参考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标准,2016版)毕业要求。根据《华盛顿协议》“实质等效”的要求,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在认证标准的“通用标准”部分提出了对毕业生的12点要求,即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研究、使用工具、工程社会、环境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毕业要求”应反映的能力特征:“学生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畢业要求”应覆盖通用标准的规定的毕业要求;聚焦专业“复杂问题”的解决;支撑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反映专业的特点,与本专业学科的培养目标一致;反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态度)各方面要求。

4. 覆盖性,理清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是对毕业要求的细化,是结合相关利益者的相关要求和相关行业职业标准,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它反映毕业要求的主题内容、特征表述、实施准则及掌握的水平程度,人才培养标准分解可以分为一、二、三等多级,以便于标准能够很好地体现毕业要求,并找到相关课程支撑。对指标的分解主要考虑以下环节:对毕业要求的特征进行具体、详细、可操作、可测量的表述;通过某种教学分类法,将学习结果量化成学生要达到的水平及应具备的程度;形成实施准则,在课程计划设计、教学环节实践及评估系统中应用。毕业要求在分解成若干个指标点时,考虑到目标要求,不同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这就需要采用合适的分类方法,对指标点合理表述,便于评价。现在通常采用布鲁姆分类法,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认知(如定义、标记、列举、选择等)、理解(如解释、归类、概况、总结等)、应用(如应用、指导、解决、展示、计算、使用等)、分析(如分析、分解、辨别、面向、构思、细分等)、综合(如设计、发展、创造、整理、组织等)、评判(如评价、演绎、批判、辩护、支持等)6个不同程度等级,认为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角度,不应该局限在初级认知的问题上,而应该从高级认知问题层面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

5. 适切性,理顺课程结构支撑。毕业要求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而课程体系是达成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毕业要求要能够分解成若干个指标点,每个指标点必须逐条落实到每一门具体课程。课程体系要能够支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标准的达成;课程教学实现知识的学习及部分能力、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设计要求:课程(包括所有培养环节)设置以有效实现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发展,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均匀安排学生学习负担;课程体系设计支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保证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效果得到明确的落实(即学习目标的可追溯性);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应学生成长路径为主线,保证培养效果的切实实现(即培养方案的适应性);以明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保证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一体化发展(即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模块学分要符合有关专业认证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意不同层次课程间及同一层面的课程之间,建立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各类课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并形成支撑的关联矩阵。建立课程体系和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可以判断某门课程是否应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价等。

三、OBE理念下教学大纲的编制

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制定考核标准、检查和评定学生成绩、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标准。毕业要求的达成,依靠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大纲来具体,因此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实施OBE理念的又一关键步骤,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契约性文件,也是实现预期学习产出重要环节。

编写教学大纲应贯彻落实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导意见精神,基于培养目标,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充分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反映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思路。遵循OBE教育理念,科学制定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目标、毕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教学目标达成度;强调知识点、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课程学习目标要与毕业要求的指标点之间建立关联,课程通过多元方式考核,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支撑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并能够证明和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大纲的制定要基于培养目标,并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充分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增强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强调知识点、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课程教学大纲除了基本的课程信息外,还需要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课程学习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关系等。通过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是否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是否有对应关系,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而建立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关系。通过针对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学习任务,检验学习成果而建立课程学习目标与课程考核方式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提升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落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使本科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制定和OBE理念的实现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通过贯彻“反向设计”,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将OBE理念最核心要素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和可持续改进,融入其中,实现本科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实现更好的学习成果,从而推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29-34+70.

[4]沈洁,周本卫.国际工程教育学历互认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9):197-200+225.

[5]纪峻岭,齐晓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专业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3):120-121.

[6]周洪波,周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7(19):19-20+23.

[7]黄帅,商明蕊.“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及其构建[J].高教学刊,2016(06):6-7.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