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研究
2018-05-30周微
周微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创新不足的问题,以数控车削技术课程为例,设计高效课堂教学方案,选择高效课堂教学内容,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控车削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设计。通过课程的开展,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达到了高效课堂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高效课堂理念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高效教学理念中的课堂教学优化和创新,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形成了师生之间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互动、沟通、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主动的创新过程和动态的生成过程。本文以数控车削技术课程为抓手,具体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及方案的实施。
高效课堂方案设计
细化教学设计
数控车削技术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如下:从教学设计原则、设计准备、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反馈和评价设计等方面来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相统一,使数控车削技术的知识内容互相衔接、环环相扣,做到整合和整体优化,使各个单元之间相互匹配,达到最优组合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秉持理论性、操作性、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数控车削技术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编程能力,因此在高效课程设计中应兼顾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现有的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准备
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学生对数控车削编程的情感态度,在方案设计中基于这两点进行考虑;其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学生掌握的数控车削技术知识、技能和素养来设计教学目标,具体方法:设计一系列的典型零件图样作为项目载体,配载数控编程知识,通过在线仿真加工来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自行编制数控程序、调试零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数控车削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如公差与配合、加工工序、刀具选择等,因此,需要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快速回憶相关的知识并尽快地投入到编程学习中,高效快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反馈和评价设计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反馈(包括作业、测试、反馈表和学生表现),需要布置能够全面体现教学目标的高效的作业和测试。具体考核方式:项目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考查成绩占10%、课后作业占10%。
课时安排
数控1531班共花3周时间来完成《数控车削编程》课程,其中上午4节为理论及仿真课程,地点在仿真实训室;下午6节为实践操作,在东区实训车间。理论共64课时,实践共84课时。
精选教学内容
制定好标准
在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结合国家的产业特点和经济转型的需要,通过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题研讨来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及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分析专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与素质要求,以此来确定课程教学的知识、素质能力目标,使广大学习者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为系统地掌握数控加工中的工艺及编程知识,具备中高级数控机床编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突出技能
设置教学内容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生感知和动手实践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所以要精心选择、设计、制作、组合具体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创设工作情境来体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体现出弹性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
《数控车削技术》中,高效课堂的课程内容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任务为中心,不断探索课程教学与“国家数控中级工资格证”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内容选择方面,既突显了“项目”的优势,又充分满足了学生对各类典型零件加工技能的需求,体现出按需取舍、因材施教的特点。
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高效课堂的建设”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讲究以做求学、以学定教、以行获知,因此教师需要创设职业情境,辅助和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训练,以形成牢固的职业能力。
细化任务驱动经典教法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数控车削技术》课程,根据不同的数控编程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数控车床零件分析单元,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和机械制图,有一定的基础,故可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快速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子程序仿真编程单元中,可模拟车间的加工情境,让学生感觉置身于实际操作环境中,学生对编程的理解和认知将有更深刻的感悟,对编程的掌握效率会更高。
把TRIZ创新理论融入高效课堂
TRIZ创新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富有活力的、专门解决创新问题的理论方法。最初的TRIZ理论只被应用于产品制造业和质量工程领域,随着TRIZ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推广开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对TRIZ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直至今日,该理论走向了成熟期,处于传播和发展的加速期,而且突破了只限于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在许多行业中都发挥着作用。目前,对TRIZ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从传统领域向企业管理、政治、教育等非技术领域急速扩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TRIZ理论认为事物的发展充满了冲突,而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结合TRIZ理论来分析,发现课堂教学包含了多种因素,只有当这些因素发生综合作用时,才能达到“高效”。如,“人”的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物”的因素:有无PPT投影仪、教材和笔记本等;环境的因素:教室灯光是否明亮、教室外是否有嘈杂声等;方法的因素: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教学效果也不相同,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若改变其中一个,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或者整体效果。
高效课堂方案的实施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半的探索和实践,在以数控1531班作为试验对象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效课堂,通过两个学期的运行,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流程中,每个环节都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通过不断地循环以及解决冲突和问题,使高效课堂不断进步,趋向成熟。
高效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效课堂中,充分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室、仿真机房及数控机床,通过理论讲解、仿真练习、实践操作等几个步骤,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内容及相关技能。课前在手机上发布预习内容,课上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通过线下预习,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潜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智能素质也得到了发展,许多学生都养成了“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质疑、先理解后记忆、先复习后练习”等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网上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TRIZ理论的‘高效课堂创新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6/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