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培育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5-30陈莹嘉

高教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陈莹嘉

摘 要:文章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意识的实质性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加快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型劳动力;创新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0-0021-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vocational colleges as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substantiv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ve labor forc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一、概述

创新型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主要应由高职院校培育,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引导性、全局性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上纷纷强调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未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事业的决心[1],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此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提供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的意义

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的意义与价值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响应创新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袭来,世界主要国家不断强化创新部署,力争在战略必争地赢得一席之地。值此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迫切需要抓住这样一个跨越赶超的巨大机遇,引领世界科技创新潮流。现阶段在桥、水、陆、港、医、教等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中,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中科技创新都起到了作用,重大专项推动着移动通信、大飞机、新药研制、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像高铁、新材料、特高压、风光水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并直接渗透与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的生产工作中,极大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人民健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科学力量的壮大,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脱颖而出并成功孵化,成为了造福于万民的良方。与此同时,科技体制的改革也正在向系统纵深发展,创新政策环境在历史发展转折阶段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与完善,传统企业的升级换代以及新兴企业的崛起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驱动了对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型人才是创新性社会建设与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以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依托,可以有力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为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做出巨大贡献。

(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意识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层面或心理层面的暗示或提升,其所涉及的方面众多,包括身体、心理、思想、道德、人格、价值观、智力发育等等,通过全方位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培育与锻炼,可以巩固与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3]。其次,21世纪是知识型经济,高职院校学生所需要接收的知识量出现了大幅度上涨,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然无法适应知识型经济模式下的人才需求,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将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武装自身综合素质的装备,并且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挖掘所学知识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提出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实现知识体系的重塑造与再创造,才能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窥探未来世界的发展并为之做出努力,这一切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巧妙运用其创新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凝聚,以创新意识为基础引导,在以后的社会工作环境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識体系与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的职业可成长性,在满足自身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最大化工作质量,从而达到完善自我与适应社会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水平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高职教育应当与社会发展相接轨,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及与时俱进的人才为宗旨,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人才机制的完善,更是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学术与教书育人是高职院校的两大重要使命,科学研究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人在不断的知识积累过程中创新思维迸发、灵感涌现而产生的,意味着科学研究发展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背景,更需要研究者拥有非常敏锐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抓住创新思维与灵感的足迹,实现科学研究的量变到质变[5]。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为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提供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科研型与学术型人才,进而以深厚的人才积淀为支撑提高高职院校创新科研成果的产出率与转化率,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符合高职院校向高水平一流院校发展的办学方针。

三、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是知识型时代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核心素养,对创新意识的内涵进行分析,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应当包括创造好奇心、创造自信心、创造意志力与创造动机四个方面,下文分别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创新创造活动孕育与形成的重要动力因素,更是激发人类发动与维持进行创新创造活动的原生作用力。创造动机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深厚的知识积淀下,是在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科研探索下,更是在对专业领域专业方向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有着全面的掌握与理解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挖掘出现有研究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不足孕育出探索求真的动机,进而引导人们在漫漫创造道路上上下求索。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科研实验的过程中,通常会沿着某个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式研究,通过对研究方向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涉猎搭建自身的知识框架,找到现有知识框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这就是创造动机,针对这一科学问题调动自身的创新创造潜能设计出相应的研究内容与解决方案[6]。

(二)创造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对陌生的、不了解的事物或对象产生强烈探究情绪的心理,好奇心的产生源自于人类对理解存在空白的未知领域的求知欲与兴趣,在兴趣与求知欲的激发下,人类本能地会对某些在自身看来存在神秘之处的事物或模式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而促进探求新事物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这种心理倾向的形成,为创造性活动的成功奠定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基于心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催促力量会使得人类在探究新事物的途中能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高职学生的创造好奇心是高职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与学术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对自身所感兴趣的方向存在好奇心,才会有一探究竟的动力与欲望。

(三)创造自信心

创造自信心是创新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创造活动的心理因素。创造自信心的存在使得求知创新者在面临困难与窘境时都能够坚持自己的探索方向而不发生动摇,自信心是创新创造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自信心的支撑下,无论是科研探索者还是行业工作人员都会对其所热爱的专业领域与方向保持着充沛的情感,克服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创造自信心来源于对专业的热爱、对研究对象的求知欲以及对研究方案的认可度,通过自信心的坚持才会加快高职学生创新摸索到达胜利彼岸的速度。

(四)创造意志力

创造意志力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重要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在本质上具有三大特性,其一为目的性,创造意志力一定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固定不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上形成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意识活动,这种目的性会强化创新者的信心,促使其坚定地向前迈步;其二为顽强性,所谓顽强即是在不顺畅的研究过程或不适宜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咬牙坚持,不轻言放弃;其三为自制性,自制性是创造意志力的重要特征,自制性的存在可以对创造者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让创造者能够摒弃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理论知识,或者看着教师开展教学实验,由于在课堂中缺乏高度的参与与融入,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并未能够得到充分激发。高职院校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以树立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共同体,从理论层次上讲是指共同思想在课堂与学习中的全面运用,即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在思想上形成一致化模式,能够在课堂内部形成密切关联的团体结构,在团体结构内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思想,而是一种合作式的双主体关系。从实践层次上讲是指学生的课堂地位应当得到提升,学生的异质性与差异化应当得到重视,学生应当与教师同为课堂进度的主导者,充分调动与发挥自身的好奇心、兴趣点以及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发表个人观点与看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课堂讨论小组与互帮互助小组,在学生讨论与表达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与观点,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机制,在课堂上迸发出双向的思维火花,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与创新思想交流,提升创新思维与语言逻辑表达的活跃度,培养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变革学生的思维模式,化被动创新为主动创新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除了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外,还会担任高职院校中某些课程教学工作,如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课程,辅导员应当抓住这一相对严肃的教学场合,变革学生的思维模式,借助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相对熟稔的关系拉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创新活动中,将被动式课堂提问与被动式创新转化为主动式问答与主动式创新。例如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应当革新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拉近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中所设计的课堂主题向学生们发布分组与资料收集的任务,学生可以自由分组也可以按照既定分组形成多个团队,以团队的力量针对课堂所要探讨与研究的主题开展相应的社会案例调查、主题活动组织等,让学生从生活与学习中寻找思想基礎与剖析逻辑灵感,将学习与生活的所获所感穿插在案例分析与小组探讨中,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拔高对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的认识,还能够从深度与广度上强化学生对法制与道德的理解。在高职学生的前期准备过程中,辅导员应当利用其生活辅导的身份贴近学生的前期调研过程,对于学生在调研与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适当的帮助,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着对学生自信心的激励与对好奇心的挖掘,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鼓励以及自身的意志力下坚持完成创新创造工作。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奠定终生教育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事业发展的技术工程师以及高素质劳动力,不着眼于理论课程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而是将发展目标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并着力开设一系列应用型课程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动手实践能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这一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建设,以满足职业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其学科优势和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整合现有职业教育院校的资源,集中把基地建设在省会、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做到减数量、提质量、上规模,建设中重视复合型、通识型、开放性和普适性,能服务于多个专业、多重领域,形成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在职业院校公共服务实践平台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在实践课程时间以及课余实践能够积极投身到实践平臺中,让高职学生更早地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找到自我、提升自我、创造自我,奠定终身教育的基础。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应用创新实践性人才孕育与培养的摇篮,现阶段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型与应用创新型人才需求存在庞大缺口,高职院校应当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变革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培育与树立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清波,黄俊,姜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探索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8):192-193.

[2]叶志强.基于创客空间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3]李焱.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01):32-34.

[4]邓晓影.以“敢为人先”精神开拓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新途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4):55-58.

[5]付宁,张东霞.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3):237-238.

[6]林露.高职学院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7]陆志.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8(05):30-3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