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说”的有效策略
2018-05-30王英
王英
在知能转换处“仿说”
实践证明,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进行有层次的训练。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模仿力强、好动、可塑性大等特点,教师有意地安排仿写训练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思维,而且积累了语言。如教部编版《荷叶圆圆》一课时,课始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当课件出现池塘中荷叶的画面时,学生纷纷发出“啊、啊”的赞叹声,此时再出示文中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请学生朗读。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结合句式进行仿写练习:苹果( ),( );白云( ),( );香蕉( ),( );小草( ),( )。抛出这个仿写训练后,大部分学生都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精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得语言、发展语言,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
在课文插图中“述说”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为孩子们所喜爱,教师应引领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课文插图相结合,体会和感悟文本的语言魅力与情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积累语言。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0升国旗》一文时,在学生识字读词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练习说话。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图上有许多小朋友,你是哪一位?说说你是怎样升国旗的?升国旗时心情怎样?”学生分组展开激烈的讨论,接着国歌响起,学生们个个兴奋无比,仿佛进入了画中世界,入境生情。有的学生说:“我是第一排的小男孩,国歌响起,我立正,眼睛望着国旗,向国旗敬礼。国旗,国旗,我爱您。”有的学生说:“我是第二排绑马尾巴的小女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呀!祖国,祖国,我爱您。”还有的学生说:“我是最后面的小男孩,今天我多么幸福、多么高兴啊!我站在国旗下,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学生边看边说,心情无比激动,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和插图融为了一体,热爱祖国的情感自然从他们心中生起,如此进行说的训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他们的思维动起来了,想象飞起来了,语言活起来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了。
在情节空白处“补说”
有的课文留下语言“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和思考的余地,教学中可利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补说,如《孔子游春》一文中有多处的空白点值得去填补和推敲。
案例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
教师: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啊!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眼眸,和煦的春风是她甜蜜的絮语,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意犹未尽,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着书上的句式往下说吧!学生:红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学生:淅淅沥沥的春雨是她辛勤的汗水。学生:七色的彩虹是她闪亮的发带。学生:碧绿的草地是她飘逸的裙子。
案例二
教学课文第八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来理解,体会孔子是一位充满智慧、和善可亲以及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教师,再让学生扩展省略号中还包含着哪些对真君子的理解。
教师:你认为水还有哪些特点?学生:水在帮万物获得清净之后仍唱着歌儿流向远方,可见他多么乐于助人。学生:滴水穿石,可见水有坚强的毅力。学生:把水装入不同形状的东西里,他都不计较,可见他多么谦虚、和善。教师:在这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孔子借水教喻自己的学生做真君子,那你想做什么样的真君子呢?学生: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学生: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学生:忧国忧民。教师:還记得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吗?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还能从哪些诗句看出诗人是真君子?学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案倒三
文章最后只是写颜回扶着琴弦在唱一首自己写的志向歌,而没有写出歌词内容,这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请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颜回,你会唱些什么呢?学生编的志向歌五彩缤纷:
学生:我化成泗水河,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我愿将自己的东西分给朋友,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学生:泗水河,泗水河,河水清澈。我不求活得多么精彩,只求平淡,快乐源于付出。学生:春天多么美丽,大自然呈现着它应有的本色,我要像大自然一样奉献我的一切。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文章多处留白让学生想象、填补,让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样既品味了语言,还升华了感悟,更凸显了“语用”。如案例一: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激发想象力,引导仿写,习得文本篇章结构;案例二:在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行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设计:“你认为水还有哪些特点?那你想做什么样的真君子呢?”学生的认识就更进了一层,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案例三:“想一想,如果你是颜回,你会唱些什么呢?”学生编的志向歌五彩缤纷、富有个性,对于文本这一表达形式,学生熟记于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