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多维评价学生创新素养初探

2018-05-30李旭恺

天津教育·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方案情境

李旭恺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不仅仅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还会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科学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等各方面进行融合,给予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最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创新素养。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多维评价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的能力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及创新,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化学探究情境及探究空间,在刺激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化学现象做进一步的实验与分析,继而评价学生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生活情境创设为例:

【情境】教师展示一瓶百事可乐,打开瓶盖,发出“呲”的声响,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提问:这可能是什么气体?

教师追问:我们如何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利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这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样的性质?属于什么性质?

教师追问:你猜测可能还有哪些性质?属于什么性质?

【教师板书】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后修改)

通过创设探究性情境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意见,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自身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此环节,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方式,衡量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一,问题是否与情境相关联;第二,问题是否适合探究;第三,问题表述是否清楚;第四,提出问题的个数。

猜想和假设能力:第一,假设是否对问题有针对性;第二,假设是否有合理性;第三,假设能否用现有知识和条件进行探究;第四,假设表述是否清楚

构建教学交流场,多维评价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過提问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展开自己的遐想与创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探究思路及实验设计能力,评价学生探究、自主学习、创新等能力,促进多维化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教师: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吗?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方案】

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方案一:用气球收集二氧化碳,拋向空中,观察气球在空气中的浮沉;方案二:使用简易杠杆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方案一: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水,观察瓶子体积的变化;方案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水,观察玻璃片是否下落;方案三: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插进水中,观察试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

在此环节,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方式,衡量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设计能力:第一,实验方案是否可以检验假设;第二,针对一种假设能设计实验方案的个数;第三,实验方案是否经济可靠、条件容易达到;第四,实验方案能否用桌面材料进行探究;第五,表述是否清楚。

利用分组探究实验,多维评价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课堂中有关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实验】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

问题1:能否说明二氧化碳本身是酸性的?为什么?

问题2:能使用桌面提供的药品证明你的猜想吗?

仪器和药品:水、二氧化碳(2瓶)、干燥紫色石蕊试纸(2张) 、集气瓶、镊子。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分组实验。

问题3:你能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紫色石蕊试液为何变红吗?

通过分组探究实验,教师便可通过评价量表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探究及创新能力作进一步的评价,继而提高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能力。在此环节,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方式,衡量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设计能力:第一,实验方案是否可以检验假设;第二,实验方案是否经济可靠、条件容易达到;第三,实验方案能否用桌面材料进行探究;第四,表述是否清楚;第五,实验失败后能如实汇报、寻找原因。

分析与结论能力:第一,能运用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第二,结论的合理性;第三,结论与问题的相关性;第四,结论与证据的相关性;第五,结论的表示是否规范清楚。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及实验技能作为评价标准,还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维转变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实验态度等方面作进一步评价,并不断完善与优化多维化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方案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不同情境中的水
烂脸了急救方案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