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
2018-05-30吴婷
吴婷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小学生相应的知识、思维和整体素养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是利用一些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参考答案来进行授课,教师只要按部就班便完成了教学目标。其实这样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陷入定性思维,也呈现为普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试图从翻转课堂的角度入手,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这样能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翻转,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当下阅读教学还是停留在填鸭式教育误区中,大部分教师对阅读教授時,都是奔着“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的思路看待的,没用的就不用再考虑,讲字句、讲语法和讲主题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了,学习中内容体会作品的节奏和意蕴美都被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浪费了不少时间,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会很好,其情感体验并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
翻转课堂调整了课堂这一阅读环境,立足于学生,紧扣知识的重难点,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到自我探究的乐趣,体会到一种无拘束的阅读,有利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同时,在翻转课堂中,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干预,学生能够自主地调动自己的联想,将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这篇文章时,通过在课前微视频及课堂上推送关于夕阳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通过图片、资料等来自主创造进入文章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这样一来学生会非常开心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翻转,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随着最近几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小学语文的阅读材料内容新颖、知识面广,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师需要站在小学生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多想想学生到底有什么阅读期待?学生在接受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是什么?自己的这种方法能否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上课只有40分钟,但教师们为了这40分钟在课下所花的功夫远远不止这些。阅读教学为了赶任务只能走入“高要求,低效率”的怪圈。而翻转课堂对于这种情况能有改观。
翻转课堂提倡“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方式和“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模式,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主导者,有助于缔造高效课堂。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基于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提问,随后师生进行问题整理,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课文重难点梳理的过程。紧接着,学生可以针对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在翻转中可以自主地调整节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更提升了阅读教学效率。
翻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理解,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多年来教师怎么去把握好阅读教学中“收”与“放”的尺度一直有难度,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学生与教师这三维的互动中往往缺少学生与书本的互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态度显然也一直存在不足。
翻转课堂给予了学生在课下自我品读和感悟的时间,通过问题驱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逻辑和自主探究能力获得不断提高,对文章的表达有了初步体验,也真正地走入了文学作品中。例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一课时,课前通过微视频让学生保质保量地自主建构批注式的阅读方法,随后在课堂上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与文本互动,解决“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脚掌、驼峰、睫毛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从小骆驼委屈到自豪中,你有什么收获?”这几个递进式的问题串,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训练学生阅读思维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虽然有很多的阅读题目能够带动学生去探究,但是很难算得上是对思维的训练,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思维训练是一种自由、发散、创生的教学,对作品的解读本身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活动,思维训练需要经历“否定——肯定——再否定”等思维过程,去发现美的结构、美的语言、美的意境。阅读最需要的是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翻转课堂其实延长了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下的阅读中理解了阅读对象,思维中已经预设了教学目标和问题,再通过课堂的点拨便是一种思维的延伸和否定之否定的收获快乐。例如,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在微视频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猴子什么也没有种成?孩子们经过思考都有一定的答案,不过都只是简单认为“都是那些鸟惹的祸。他们总是说三道四的!”“都怪树,都是樱桃树太难种了。”因而,在翻转课堂上,我紧扣这一难点与学生再思考,通过点拨“到底是谁的原因?”最后在探究中孩子终于得出:“是猴子自己没思考!没用脑!没主见。”可见,翻转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