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情感式师生互动教学
2018-05-30冯淑梅
冯淑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天真,情感纯粹,对教师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增添情感式互动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而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笼统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还是直接的教育计划、课程和内容,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行为上的互动,尽管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水平上处于较低的阶段,但他们拥有与教师互动的能力,并已成为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发展和建立自己的行为。基于此,笔者对小学课堂情感式活动教学提出三点看法。
要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要让学生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情感式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新课程也明确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两者在个性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师生的互动永远不会自然发生,这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础。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殷切的期望、对自己的爱,学生才会越来越亲近教师,由于对某一位教师产生了喜欢的这种情感,也成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的一点。
要创设情感式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以一定的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创设最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才能真正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找到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符的内容,才会对所学知识更加信服、印象更加深刻、情感体验也更加真实。
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式互动教学的展开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的,教师在根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尽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生动、有趣、有吸引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增加情感体验,得到情感升华,促进情感教育价值观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由于形势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情感氛围。
要关注全体学生
在今天的小学课堂上,有一群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被遗忘在角落里,他们的座位通常在教室的后面。在课堂上,他们终于鼓起勇气举手,却被教师忽略了,教师应多关注这些学生,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师生互动机会,甚至更多的鼓励。一旦他们想和教师交流,教师就应该及时回应,给他们一个鼓舞人心的微笑等积极的表情。普通学生甚至是学困生更需要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感情,更希望教师能在意他们,而不是觉得他们没有希望而被排除在整个集体之外,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运用教学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使成绩好的学生和学困生都能成功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样这些学生就能体会到与教师交流的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课堂情景式互动教学展开的三个方面,包括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情感式教学情境以及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小学课堂教学应充满激情,需要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概念下,也要求运用情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学习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所有学科的教师都能正确使用它,会使课堂教学更活泼、更实用、更有效。因此,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能够为小学课堂情景式互动教学实施提供幫助。由于笔者经验优先以上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人定会虚心接受并予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