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2018-05-30翟腾蛟
翟腾蛟
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的学历教育,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环节。但随着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研究生教育存在重科研轻思想的培养方式,导致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把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心,也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宏观层面
高校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不明确
在高校,党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党建工作,而学校全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具体负责,这两个职能部门都肩负对研究生党建工作进行指导的职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权责不清,主体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工作进度缓慢。在二级学院,学院党务工作人员或者研究生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在进行研究生党建工作时必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高校对研究生党建工作规律性的把握不够
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群体生源丰富,有应届生、往届生、甚至已经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导致他们求学目的多元化的现状。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往往在模仿本科生党建的工作模式,没有充分地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来开展,党建工作也未充分与研究生规模扩大的现实情况相适应。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
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设置不够统一,支部书记的配置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党支部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科学统一的支部建制。不同高校中有以同一年级不同专业/课题组学生为主体建立党支部的;有以不同年级同一专业/课题组学生为主体建立党支部的;还有教工、学生一体的党支部,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三种形式并存的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情况。党支部书记的设置也有待加强,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由专家教授来担任,但精力有限,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同时,高校中部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是由研究生来担任的,但研究生可能由于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党建工作不熟悉,再加上繁重的科研任务,建设合格研究生党支部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研究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
目前,研究生党员占普通研究生的比例很高,很多高校甚至达到了50%,研究生党员比例大、数量多,研究生党员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关乎高校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支撑。为了探究研究生党支部及研究生党员的作用发挥情况,笔者对所在学校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及研究生党员的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调查。32%的受访研究生认为学校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缺失,党员模范性不够。
研究生党组织生活会的质量不高
在我国高校,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研究生的培养都是采用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也是以导师的科研课题或实践要求为中心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党支部的研究生,由于导师不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安排差异较大,由于科研的需要,研究生党员存在长期不在校的情况。因此,时间制约、人员齐整与否以及是否贴近研究生的切身需求等是摆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前的诸多难题。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甚至出现了某些支部每学期的组织生活只讨论党员发展情况、转正问题以及上级党委强制性要求学习的内容,缺乏主观学习能动性。鲜有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实践志愿活动等形式多样化的组织生活会。
研究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功利化,党员的素质平庸化
入党动机正确与否,是衡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研究生党员作为研究生群体的先进分子,理应成为研究生群体中的骨干,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得到认可,更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导向和榜样作用。笔者经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在政治上积极向上,追求进步,但仍有高达30%的受访研究生表示因对从政、工作及升迁有好处而选择入党,入党动机功利化的现象显著。近40%的受访研究生不确定身边同学们是否为党员,25%认为所接触的党员与普通学生无异,党员在各方面均未发挥出骨干作用。
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策略
第一,要充分明确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目前来看,推动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及二级学院负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是高校的常规做法,符合实际情况。
第二,要優化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学科点研究生数量科学合理地建设党支部。研究生规模大的可采取 “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党支部,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的班集体即党支部建设、团支部建设和研究生班级建设和谐共建;研究规模小的可采取纵向建立党支部,即以同一专业/课题组不同年级建设党支部。由于教工和学生各方面的巨大差异,笔者不建议建设教工、研究生一体的党支部。
第三,要配齐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地推动党员导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高校党委要定期开展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及交流。据了解,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中共产党员占很大的比例,有着较长的党龄与较强的党性修养,让政治素养高的导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定期召开研究生党员的民主生活会,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员教育更好地开展,从而充分地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的作用。研究生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担任党支部书记有利于辅导员掌握研究生党员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在工作的开展中充分发挥自身工作岗位的优势。
第四,积极探索研究生学术活动与党建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在党组织生活中可以结合支部成员的科研进展进行讨论学习;在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时,可以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与自身的科研项目及成果结合起来;以党支部的名义邀请专家学者来举办学术报告讲座。以党支部的名义或在组织生活会时开展学术活动,不但能有效促进研究生党员党性修养和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不同课题组研究生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研究生党支部的党组织生活内容,从而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第五,初步构建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激励评价机制。高校要精准地把握研究生的群体特点,结合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切实做好校院两级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党员的评优评先机制。对涌现出的模范研究生党支部、模范研究生党员,尤其是要挖掘高年级硕士生、博士生党组织,要对学术水平和政治素养同样优秀的研究生进行表彰并大力宣传,树立模范典型,同时对于模范党支部活动的经费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在广大研究生中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其探索和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当前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高校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的高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党员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髙校研究化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