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主体因学而教

2018-05-30葛永浩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维亲人文本

葛永浩

教师要关注生本,循着学生的思维前行;要以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感悟,从而获得素养的提升。因学习阶段、学习背景不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择法而教。教师不囿于教参,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总结,在探寻知识中提升能力。教师要注重目标整合,联系社会实际,又要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它以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全篇抒发了王维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在经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参考了网上的一些教学设计,自己也认真地准备了一份教案后,我自信地走进了课堂。由中国传统佳节导入课题,再指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带领学生认读、理解书中的生词……我发现按这样的步骤上课,学生看似认真听讲,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并不饱满,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怎么办呢?如果下面的课文学习还是按预设的步骤走下去,那么,课堂教学无疑是枯燥乏味的。想到这里,我立即调整了思路,由原来的我提问题让学生回答,变成学生当众质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结果,学生的提问真的出乎意料。第一位质疑的女生问:“课文为什么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第二位学生问:“王维为什么思念家乡的亲人?”第三位学生问:“王维为什么要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我发现,把前三位同学的问题调换一下顺序,正好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课文。“王维为什么要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我从第三个问题着手,“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有所发现。”“因为王维思念家乡的亲人,所以,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学生读完课文后发言。我伸出了大拇指,同时面向全体同学,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王维为什么思念家乡的亲人?”学生纷纷举手,我提醒他们不着急回答:“认真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找答案,可以圈画出关键的词句,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了语言文字后,学生对王维身在异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感受有了深刻的体会,并借助朗读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我趁机提出了学生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四句诗,课文为什么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因为前面品读了课文的语言文字,所以,学生很快有了答案。我请第一次提问的女孩回答,她说:“因为课文围绕王维对亲人的思念来写的。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思念亲人的诗句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课文就用这个句子来作题目。”……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學生学得更投入,说得精彩,读得动情。这是我在当初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只是改了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为什么竟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主动施问,唤醒主体学生的学习从来不是被动的。对待问题,他们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日本的佐藤学教授认为,学生有“被动的能动性”。任何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经验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建构。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会显得毫无意义。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改变了,提问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的“受问者”变为主动的“施问者”,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认同,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主人翁的意识,探究的兴趣被激发了,探究问题的过程也会被当作一种享受,不仅乐于参与其中,还会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顺学而导,因学而教在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迅速调整原来预设的教学策略,“课文为什么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王维为什么思念家乡的亲人?”“王维为什么要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这些问题既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教师并没有按学生提问的顺序展开教学,而是把学生的问题在顺序上做了调整。这一调整既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文本的表达特点。正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能顺学而导,因学而教,所以,学生在品读、感悟语言文字时才会有精彩的评价,深刻的体会。及时调整,积极应对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教学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是因为,学生、教师和文本、教科书的对话始终处于变化之中。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如果一直守着原定的教案不放,势必让课堂显得僵化而无趣。此时,教师应认真观察课堂教学的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结合文本和学生的实际,积极地做出应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王维亲人文本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