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皇家海军:昨日荣光何时重现?

2018-05-30刘方琦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船舶经济贸易 2018年5期
关键词:英国海军护卫舰舰艇

刘方琦/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7年,英国海军航空母舰、潜艇、护卫舰和海上巡逻舰等几型重要舰艇或开工建造,或正式服役入列,英国海军在半个世纪以后终于在苏伊士运河以东建立了中东地区的第一个永久性海军基地。在去年初的一次讲话中,英国国防部长将2017年称为“海军年”,称这将是一个海上力量新时代的开始。这支曾经影响和改变历史的“帝国海军”,其舰队现状如何,又有着怎样的未来发展计划?

舰队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海军已经从一支全球海军“退化”为地区性的强海军力量,而随着最后一艘航母“卓越”号在去年被拆解,目前英国海军的在役水面战斗舰艇仅有1艘直升机登陆舰、2艘船坞登陆舰、6艘45型驱逐舰以及13艘23型护卫舰。

直升机登陆舰

“海洋”号直升机登陆舰为英国新航母服役前现役最大舰艇,是直升机母舰,也被称为“直升机两栖攻击舰”。该舰于1998年9月服役,舰长203米,宽34.4米,吃水6.6米,满载排水量21578吨,航速为16节(kn),续航能力8000海里(nm)/15节,搭载12架“海王”或“默林”中型支援直升机、6架“山猫”AH-7攻击直升机、4艘MK5型登陆艇、40辆轻型装甲运兵车、34辆其他后勤车辆和6门105毫米(mm)火炮。

该舰为了最大化降低成本,大量采用民用规范建造,除舰首、舰尾与下甲板部位采用两栖舰艇的设计外,其余舰体部位都依照劳氏船级社商船规范设计。虽然其整体防护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海洋”号仍维持海军的舰艇抗沉标准,可确保3舱同时进水而不沉没。该舰服役以来,先后参加过多次救灾、维和任务,在伊拉克战争中作为直升机母舰发起两栖突击进攻,证实了该舰的作战能力。

船坞登陆舰

“阿尔比恩”级船坞登陆舰不仅负责运送部队以及武器、军备和一定数量的补给品作远征,同时担任远征两栖舰队旗舰的角色,负责指挥整场两栖战。该舰还是英国海军第一艘采用双柴吊舱式全电力推进设计的舰艇,首舰于2003年服役,次舰于2004年服役。该型登陆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3000吨,舰长176米,最大航速为18节,续航力8000海里,车辆甲板可搭载6辆挑战者主战坦克,艉部坞舱可容纳4艘MK-10通用登陆艇(LCU),设有艉部跳板,舰尾飞行甲板可供2架HC-4中型直升机或CH-47运输直升机起降。

驱逐舰

英国全部现役驱逐舰为6艘45型,该型驱逐舰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单舰造价高达10亿英镑。该舰最大排水量为8000吨,舰长151米,宽21.2米,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首舰“勇敢号”于2009年服役。

45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计划建造的两艘新航母提供防空能力,因此其最重要的武装就是PAAMS防空导弹系统,其雷达系统为桑普森主动式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搭载垂直发射的紫菀防空导弹。据称,此型雷达的技术和性能甚至优于美国宙斯盾舰使用的SPY-1A雷达。

护卫舰

23型护卫舰,又称“公爵”级,是英国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反潜护卫舰建造项目。该级舰满载排水量4200吨,最大航速28节(海试可达34节),续航里程为7800海里。该舰在生存能力、损管能力设计方面吸取了实战教训,舰体采用全钢制造,舰内防火损管区划分为5个,并应用了隐身技术。该舰采用复合柴电与燃气轮机动力系统,高速航行时燃气轮机通过齿轮箱直接驱动,反潜作战时则通过电动马达来驱动,可达到最佳的静音效果,从而将对拖曳声呐的干扰降至最低。

武备方面,该舰搭载32管GWS.26-1海狼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两组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两具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器。舰尾设有直升机库,装备HM MK.1“梅林”重型反潜直升机。

由于后继26型舰建造计划推迟,英国海军从2005年起陆续对23型舰进行翻修与改进,以将其服役时间延长至2020年后。改装项目包括升级指挥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改进海狼导弹垂发系统以及新的小艇部署系统,加装或升级Thales 2087型主/被动低频拖曳阵列声呐,升级BAE Artisan 3D对空/海搜索雷达。

造舰计划

与20世纪末相比,如今英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减少近一半,仅可勉强满足本土水域安全,大西洋、马岛以及海湾等地区巡航,北约海军联合等任务需求。因此,不管从舰艇更新换代的需求考虑,还是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利益角度出发,英国目前迫切需要建造一批新舰艇来补充舰队数量。

根据英国国防审计报告,英国2016年国防开支为351亿英镑,排名世界第五,欧洲第二。2016年其国防开支约占GDP的2.1%,其中15.1%用于防务装备采购,18.4%用于装备的维护,2.5%用于研发投入。另外,英国在海外还有10余座军事基地,维护这些海外军事基地花费巨大。

《2015年战略防务与安全审查》提出,英国未来10年将投资超过1780亿英镑用于装备采购与支持,相关项目包括2艘“伊丽莎白”级航母、8艘反潜护卫舰(26型)、2艘海上巡逻舰、4艘后勤补给舰、4艘“继承者”级战略核潜艇以及启动轻型、灵活的通用护卫舰(31型)概念研究,同时承诺,到2025年使英国海军拥有的驱逐舰、护卫舰总数将达到19艘。

在借鉴了近年来航母、补给舰、巡逻舰等项目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英国目前的工业基础、国防和军贸的平衡等因素,英国下议院国防委员会出台了《舰队重整:海军采购及国家造舰战略》报告,给出了26型及31型护卫舰的最优能力描述和大致交付框架。其中提到,26型护卫舰首制舰最快将于2017年夏季开始建造,2023年具备战斗能力,以接替到达服役期限的23型舰。该项目虽一再推迟,但仍然面临资金短缺、与BAE系统公司在设计及合同方面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因此不排除进一步延期或减少13艘数量的可能。

在英国海军的新世纪舰队规划中,用来替代“卓越”和“皇家方舟”等轻型航母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以及用来接替42型驱逐舰的45型,都被放在了较为显要的位置,因此这些主力作战舰艇项目得以早早获得拨款,由英国船厂开工建造。其他辅助舰艇如补给舰等,则交由大吨位商船建造经验丰富且成本更低的韩国船厂来完成。

未来构想

《未来海军远景2025》任务

英国国防部出版的《英国海事学说》中明确提出,“海上力量”是指在海上及从海上投射力量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或事件进程的能力,并提出将舰队能力分为承诺力量、响应力量和适应性力量三个层次,通过巧妙地部署海军陆战队地面力量和调查船等辅助力量,可以有效的将海军能力进行有效分配。在此理论基础上,英国海军提出了《未来海军远景2025》。作为一个依赖国际贸易且人口遍布全球的国家,其海军应不仅能近海防御,还应具备海外部署能力,具有灵活、协同等特点,且可通过适当借助同盟的力量,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实现战略性存在。

正如《战略防务与安全审查》指出的,英国需要维持其核威慑能力,因此皇家海军的首要职责是保证“海上连续威慑(CASD)”。此外,皇家海军的三大核心任务为:作战、海上安全和国际义务,即当政治和经济手段失效时,提供威胁或武力震慑能力以保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领土和贸易免受犯罪、海盗、叛乱和非法限制航行自由;通过维持海上存在建立国家间信任、稳定的关系,维系同盟。

“无畏2050”未来战舰

在技术方面,英国海军也希望像过去那样引领创新。随着各种新概念海军装备不断涌现,英国皇家海军邀请英国的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设计一艘未来战舰“无畏2050”。与当今的舰艇相比,这艘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战舰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可再生能源驱动,航程几乎达到无限

●采用全自动设计,使舰员数量从普通战舰的200人左右大幅下降到100人甚至50人左右

●指挥舱采用全息技术,用电子屏幕替代海图作业,若配合使用谷歌眼镜一类的VR/AR装置,可实现周边海域态势数据的实时显示,大大提高舰艇指挥员的决策能力

●舰艇采用三体船设计,提高航行速度

●提高隐身性能,减小舰艇的可探测特征

●舰尾设置飞行甲板,可供直升机、无人机起降,同时还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无人机

●舰尾底部设有可充水船舱,可收放水下探测设备

●舰艇侧面安装有高超音速导弹发射器和超空泡鱼雷发射装置,形成对其所控制海域的打击力量

●船顶中央位置安装系留无人机,无人机上安装预警雷达,可以在升空后对周边水域进行监控,无人机还将安装激光武器,便于攻击敌方来袭的导弹、无人机和有人飞机等飞行目标;用于系留的绳索用碳纳米管制作,除了具备固定无人机的作用外,还可以实现舰艇与无人机间的能量传输,以维持无人机的长时间飞行,代替传统的桅杆

●船体壁板采用轻质高强度的石墨烯建造,进一步减小船体质量并增强抗打击能力

●前甲板主炮采用电磁轨道炮

英国军方在多个项目上采用了“精明采办”的方式,且符合北约联合军种出版物JSP430《舰船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将海军标准与入级规范相互融合,是英国海军在武器装备采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英国国防部标准局负责的“标准化战略执行计划”也是“国防部采办管理系统”的重要要素。

总体而言,英国海军舰艇规模的收缩有着多方面原因。政治方面,这与其旧殖民地体系的瓦解相关;经济方面,则因其开支过大而难以支撑;国防方面,其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及北约的存在,能使其以较小的舰队规模满足国防需求。即便如此,英国海军仍可被视为一支高技术的精锐蓝水海军。★

猜你喜欢

英国海军护卫舰舰艇
054型护卫舰
比亚迪护卫舰07
“英国海军之魂”纪念铭牌被盗
舰艇入列
海战中的蒙面杀手——隐形舰艇
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
菲律宾拉贾号护卫舰
小女人致敬大海军:《劝导》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舰艇远航中开展音乐健身操训练探讨
英国海军接收“钻石”号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