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为艺术,为爱情》为例浅析歌唱基本要素

2018-05-29黄娟张译尹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托斯卡三连音咏叹调

黄娟 张译尹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以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为例,从“查、读、声、析、演”五个重要方面,浅谈如何更好地演唱声乐作品。

一、“查”阅演唱作品相关资料

学习任何声乐作品之前一定都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声乐作品的創作背景。例:《为艺术,为爱情》是19世纪欧洲国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意大利统一后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国家。这个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显著,社会矛盾越演越烈。音乐领域也出现了新的音乐风格——“真实主义”歌剧。主要以社会激烈小事为题材,表现社会底层人物受到伤害的真实感情。《为艺术,为爱情》是普契尼1900年创作的歌剧——《托斯卡》第二幕中的经典唱段。1《托斯卡》取材于法国剧作家维克多·萨尔杜(Victor Sardou,1831—1908)的话剧。描述的是16世纪法兰西宗教战争中的真实故事。

二、多“读”歌词

在演唱声乐作品之前,一定要带上感情多多大声的朗读歌词,培养良好语感,同时注意咬字、发音,做到字正腔圆。特别是在演唱宣叙调时,我们更应注意语句之间的连贯性。

三、“声”音统一性

学习声乐作品之前要多搜集歌唱家演唱音频进行模仿学习,将歌曲的旋律学熟。统一、连贯的声音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气息支撑。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说过:“唱歌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的呼吸,而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2发声时整个歌唱状态要兴奋,牙关打开,口腔内保持积极的状态,头腔共鸣打开,声音经头腔往前送,丹田及腰部用力。

四、《为艺术,为爱情》演唱分“析”

歌剧《托斯卡》第二幕后半段中,知道逃犯安杰洛蒂自杀后,警官斯卡皮亚想借机处死卡瓦纳多西并妄图占有托斯卡。3托斯卡无助时演唱出著名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Vis si dart e,vis si da more)。想要将此作品很好演绎出来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除了掌握娴熟的唱歌技巧外,还应具备分析、理解作品及表演的能力。

(一)作品分析及演唱技巧:

在良好气息基础上应掌握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及演唱技巧。

这首咏叹调是复二部曲式。曲式结构如下图:

A B

引子 (1—2小节) + a ( 3—9小节) + a1( 10—15小节) b(16-23小节) + c(24-27小节) + b1(28-32小节) + c1(33-37小节) + 尾声(37-38小节)

调 性:降e小调 降E大调

第一部分宣叙调,1-15小节,降e小调, 2\4拍,两个乐句组成。乐曲一开始力度为ppp,演唱时音色须柔和。前奏一开始,演唱者就应该进入所表演角色的情绪。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旋律线和伴奏织体都是从高音开始渐渐下行,表现出托斯卡热爱艺术与爱情,同时又感觉悲伤难过的心情。3每两小节之间都有连音线,演唱时必须连贯。第一乐句(3-9小节)营造出悲凉的氛围即可,情绪波动和声音不要太大。乐句一开始“Vis-si”中“s”是双音,演唱时要唱强一点。第二乐句(10-15小节)开始“con man fur-ti-va”这一句是高潮的过渡句,情绪应激动才能推动乐句自然过渡到高潮。紧接者“quan-te mi-se-rie con-obbi,a-iu-ta-i”这一句,“quan”字是第一乐段的高潮音,且加上了重音记号,在演唱时要用f的力度将声音舒展开且将时值保持够。13-14小节的三连音,节奏应该平均。

第二部分复乐段咏叹调,16-39小节,由两个相似乐句及尾声组成,降E大调, 4\4拍。这一乐段运用了很多同音反复和三连音,描绘出托斯卡内心独白:她对上帝是那样的真诚与虔诚,上帝对她却非常不公平。演唱从宣叙调变成咏叹调,旋律线条的走向还是很柔和。第一乐段中第一乐句16-23小节演唱时要保持连贯。此乐句节奏比较难把握,出现了三连音、时值前长后短的三连音、三连音上的倚音、十六分音符上的倚音、三连音中间有八分休止符,如果一不注意,这些节奏就会乱,所以,这一段要多练习,根据语言的节奏感进行演唱。第二乐句24-27小节,旋律起伏不大,情绪要比前一个乐句激动并且要带有质问的语气,表达出托斯卡认为上帝不怜悯她的悲伤心情。第二乐段中第一乐句28-32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部分,也是抒情性很强的乐句,句中也出现了装饰音的三连音、装饰音的十六分音符和同音反复、以及跨小节的连音线,演唱时同样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第二个乐句33-37小节,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si-gnor”是整首曲子的最高音,演唱时要有很强的爆发力且连贯。“gnor”字尽量延长拍子两倍的时值,再次表达出托斯卡内心对上帝的质问。36小节起,情绪开始慢慢平静, “per-che me ne ri”是六连音,作曲家在每一个音上加了保持音记号,表达出托斯卡内心无可奈何的情绪。“mu—ne-ri”节奏慢慢拉宽,“ri”字要唱的很柔和并且打开腔体,表达出托斯卡的痛苦、挣扎,但却无可奈何。最后在十六分休止符的气口偷气之后,用弱声演唱出最后的两个字“co--si”,表现出托斯卡已经彻底绝望的心情。

尾声,38—39小节是伴奏,虽然演唱的部分结束了,托斯卡内心对现实充满绝望、难以平静,两小节的钢琴伴奏使托斯卡悲痛的感情得到一定的延伸。演唱者此时还应融入在角色里,形和神都不能散,直至音乐结束,演唱者才能结束自己的表演。3

五、带入情感表“演”及人物形象塑造

通过内心视象、想象及联想塑造出鲜明且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带入情感表演唱将自己转化成歌剧中的主角,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任何声乐演唱都应从 “查、读、声、析、演”五方面进行深析,才能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及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

黄娟(1974.12-),女,汉族,四川广安人,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副教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方向:声乐教育与演唱。

张译尹(1988.12-),女,汉族,四川西昌人,四川音乐学院硕士,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音乐系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

参考文献:

[1]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普契尼》.杨宏芹 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7月

[2]《世界名歌剧盛宴》.邵義强.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沈湘声乐艺术教学》.沈湘.上海出版社,1998.

[4]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方法探析 何珊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猜你喜欢

托斯卡三连音咏叹调
歌剧《托斯卡》中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悲剧人物托斯卡戏剧形象分析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
人生咏叹调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