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共建 凝聚教育合力
2018-05-29王大军
王大军
摘 要:培养教育好学生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校和家长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就如何实现家校共育的最优化,凝聚教育合力加以阐述。
关键词:家校共建;教育培养;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057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长们迫切希望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因此把教育好孩子的希望完全寄托到了学校和教师的身上,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父母,自己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把日常对孩子的监管推给年老的父母进行隔代监管,造成亲情缺失等诸多问题。实际上,培养教育好学生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才算是真正的教育。
一、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教育好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但是,好多家长错误地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认为家长只要满足孩子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求即可,所以好多父母只顾拼命挣钱,结果是挣下了银子耽误了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方面的需求诚然重要,但家庭亲情方面的需求更是无可替代。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机会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阶段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引起家长足够的关注,要求孩子不抽烟,父母就要戒烟;要求孩子不赌博父母就要不参赌;要求孩子讲卫生,父母就要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日常用品不乱摆乱放;要求孩子讲文明,家长首先要讲文明,而且要尽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生活学习。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些道理,才能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保证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学校和家长要坚持方向的一致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1+1>2、5+2=7,而不是1+1<2或5+2=0。因为一个孩子健康、健全的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不容易。因此,教师应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父母面前的一些情况,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告诉家长。特别是要告诉家长要加强孩子在节假日的监管,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好多问题学生,沾染上这样那样的坏习气,都是由于家长忽视了在家的监管,放任自流所造成的。从而实现家校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推进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解决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在家校教育下健康成长。
三、家校共建中要注意沟通的多样性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一般有:家访、电访和QQ群访、微信群访、家长校访、家长会,等等。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好的载体和平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家教知识,还可以评选一些优秀家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笔者长期在农村工作,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给家校共建带来了诸多麻烦和不便,所以农村教师要花费不少电话费和家长沟通交流,或者利用业余时间通过QQ群和微信群,告诉家长孩子的表现。但无论采用哪种交流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同时教师了解学生在家中和父母面前的表现,然后一起研究和改进对学生的教育。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学生、家长与老师产生共鸣,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思想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家校共建中要注意教师家长地位的平等性
教师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的“后进生”和“不听话”的学生家长的人格。因此,教师与家长交谈时要做到文明礼貌,树立良好形象。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果。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教师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家长交朋友,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不足,不要过分地夸大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只有抱着尊重和真诚的态度,将心比心地和家长交流沟通,共同探讨交流教育方法,才能起到家校共建的目的。
五、家校共建中要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性
作为学校、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要广泛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学生教育之中。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有些事情很可能学校、教师没有接触到,有些家长已经接触到了,有些家长在某些方面的特长甚至超过了老师,所以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调动家长在家教育好孩子的积极性,更应该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班级的重大决策都要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监督、传播。二是在举行学校开放日、家长会时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班级的活动鼓励家长参与,比如校服的颜色和款式的选择、文艺节目的演出、外出旅游等。
总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的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相互信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教师要通过多种载体和平台向家长传播一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增强育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应把握好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更好地发挥家校合力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怡.加强家校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6).
[2] 魏跖.让家校合作真正发挥教育合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