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8-05-29狄丽鹤
狄丽鹤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参与到生活化学习中,不但获取了丰富而具有活力的知识,而且将生活和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 课程;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018
生物课堂教学提倡“以传授知识为载体,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的理念。
一、 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用
生物学作为主要研究自然生命的一门学科,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其间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化课程资源。关于教学内容,主张广博而反对偏窄。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改进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积累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
(一)趣味性
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用要有趣味性。通过网络等媒体,精心搜集丰富有趣的课程教学素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与欲望。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让人叹为观止的画面,让人惊讶疑惑的奇闻,让人为之一震的现象等,都可以应用到生物课堂。例如: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乌鸦摔核桃、黑猩猩的表演等。研究认为,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可以对注意力和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讲授“鱼”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幽默的动画视频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导入,播放《海底总动员》动画中的“寻找尼莫”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课程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创设一个气氛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当然,趣味性只是前提,生物课堂教学仅仅有趣味是远远不够的。
(二)科学性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类的一门课程,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内容与客观现实相符,反映事物的实质和内在规律。 例如:在讲“细菌”这一节课时,生活中怎样做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可以应用“细菌后会无期”宣传短片,搞笑的同时又具有科学道理,来提升学生对细菌的情感认识。在讲授“生物的进化”这节内容时,可以引用一些科学性的资源,如:“搞笑版进化”等BBC系列科教片,应用科学性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认知态度。
(三)探究性
生物学科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生活化生物课程内容除有趣、科学外,还应具有探究的价值。例如:在讲“种子的萌发”课程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做实验验证,注意所选材料便于探究操作。如自封袋,装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一定条件。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四)实效性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初中生物课程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生活化生物课程教学需要注重实效性:以求实的态度,指导有效实验;如观察动植物细胞、叶片表皮气孔、膝跳反射、肺呼吸运动、小肠绒毛、模拟保护色。以夯实的过程,组织有效合作;如神经反射、听觉形成、角色扮演。以切实的方法,进行有效检测;如学习任务单、课时导学案、思维导图、概念图。以朴实的精神,感受有效体验;如掰手腕运动、萝卜蹲游戏、咀嚼棉花糖等。实效性对提高生物学科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生命性
生物学科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同情之心感受其他生命,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如:关爱残疾人、尊老爱幼。以生物学知识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如:各种卫生保健知识、坐姿、眼保健操、合理营养、传染病及其预防、运动与健康。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教学体现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
(六)导向性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期间,注意教育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是教育要对学生的健康生活有所引领。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加强体育锻炼。对待一些社会问题,教师要通过适当资源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理性对待社会上存在的现象。通过多种课程资源,既要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忧患意识,还要给学生正确的导向,进行STS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是教师要摆正位置,明确自身教育角色,在学术上不做“独裁者”。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等,以中立的姿态,客观地呈现信息,正确地看待世界。如: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恐龙灭绝之谜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不断进步,一些现象还是未解之谜。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清醒、不片面不盲从地对待问题。
二、生活化课程资源来源
生活化生物课程教学资源,它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如教材、教具、教学模型、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等,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家长的支持等无形的资源。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要大胆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积极搜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作为生物课程教学的资源。生活化的生物课程资源来自教师长期不懈的尝试、摸索、学习、研究与实践,如:小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坊等,来自学生的个性发挥,如研究性学习、发展性学习,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如公园、博物馆、自然基地、动物园、植物研究所、实验室、医院等地方。在家庭中,食品的制作与保存、宠物的饲养、卫生习惯等都可以作为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在学校,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食堂餐饮、教学楼环境卫生等都可以作为生物课程教学资源;在社区中,社区市场中的蔬菜水果、水池中的鱼虾等生物都可以作为生物课堂的教学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网络媒体、报刊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热议话题来作为生物课程教学资源。利用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生物课程能够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处于教育实践中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科课程理论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需求。社会发展有多快,教育理论的发展就有多快。掌握一定的学科课程理论,了解和运用课程规律,提高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将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课程学习与实践,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能动发展,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和一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生命教育与课程融合,把这样的理念融入生物课堂,真正丰富学生生命的长宽高。
参考文献:
[1] 陈远辉.实現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
[2] 陈荣财.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内蒙古教育,2017 (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