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视域下景区标识英译问题解读及对策

2018-05-29付丽燕张新坡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指示牌英译新区

付丽燕 张新坡

【摘要】景区标识英译问题乱象丛生,严重影响景区乃至国家的旅游形象。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对青岛西海岸新区沿海景区英译问题进行分类解读,并参照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并实施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提出对策。

【关键词】景区标识英译;功能对等理论;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作者简介】付丽燕,张新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青岛西海岸新区(以下简称“新区”)以其美丽延绵的海岸风光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据官方数据统计,2016年,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2006万人次。为了更好地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景区标识多采用中英日韩四语对照的形式。这种多语形式有利于新区的旅游宣传,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但是,有不少景区标识的英译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译名不统一、语法紊乱、用词不准确、硬译以及拼写错误等,严重影响了新区乃至国家的旅游形象。

针对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17年联合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本文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并参照《规范》,对新区沿海景区标识英译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对策。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强调“读者反应”,从读者接受角度来思考翻译问题。成功的翻译要达到的效果应该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相一致。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该定义中的“信息”包括原语传达的各种信息: 语意的、文体的、文学形象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面等;“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根据奈达的理论,在翻译中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共有四个标准: 传达信息;传达原创的精神和风格;语言畅通,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映类似。

二、景区标识翻译的特征

景区标识是公示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语言功能和社会价值,是一种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特殊文体,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准确高质的景区标识翻译不仅能帮助国际游客顺利完成旅游,同时也能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因此,景区标识翻译必须准确、简潔、明了,利于不同阶层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以实现源语和译语的功能对等。

三、景区标识英译问题解读及对策

笔者实地考察了新区沿海景区,对标识英译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拍照记录和分类,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并参照《规范》提出相应的对策。

1.译名不统一。景区同一景点的翻译有着不同的版本,有些是由粗心疏忽所致,有些则纯粹敷衍了事、胡乱翻译。景区不同位置的方位指示牌上将“海上嘉年华”大型游乐休闲区分别译为“Carnival on the Sea”和“Rio Carnival”,而该休闲区的官方英文名称是“Rio Carnival”。译名不统一的问题还出现在对另一景点“名家美术馆”的英译上。不同位置的方位指示牌上出现了不同的翻译——“Famous Art Museum”和“MastersArt Gallery”,而该景点的门牌上对应的英文标识却为“Mingjia Art Museum”。“唐岛湾公园”的英译也五花八门——“Tangdaowan Park”、“Tangdao Bay Park”以及“Tang Island Bay Park”。“运河广场”在景区方位指示牌上被译为“ Yunhe Plaza”,而在旅游导览图上被译为“Canal Square”。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传达信息”是翻译的四大标准之一。而译名不统一严重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达,违背翻译的初衷。如此不规范的一名多译,外国游客自然无法辨别几个译名实为一处。因此,景区标识英译应考察景点的实际情况并实现译名的统一。

2.语法紊乱。景区标识英译应符合译语的语法规范。然而,笔者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标识英译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到处可见,有些译文甚至无法无章。例如,“不要在危岩、海边、供电设施等危险地方游玩”被译为“Dont in dangerous rock, sea, power supply facilities and other dangerous places to play”;“不要在园内烧烤”被译为“Dont in the park a barbecue”;“机动车不能入园”的英文翻译为“Motor vehicle cant into the garden”。这是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标识英译语法紊乱的例子,其共同错误在于动词的错位或缺失。“语言畅通,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是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标准的界定之一,而以上译文完全无视译语规范和惯例,生搬硬套,让不懂中文的国际游客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无法起到向国际游客传达警示或禁止信息的作用。

3.用词不准确。同一个中文意思往往对应很多英文词汇,但这些英语单词的具体含义及用法是有区别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英语词汇。观景池里指示牌上的标语“小心触电,禁止嬉水”被译为“Prohibit Leisure”,景区入口指示牌上的“入园须知”被译为“Notice in the park”。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标准,这样的英文翻译无法准确地“传达信息”,失去了景区标识本来要传递的警示、禁止或限制信息的功能,无法达成“读者反应类似”。按照《规范》,这两处的景区标识分别可以翻译为“Danger//High Voltage”或“No Wading”以及“Rules and Regulations”,简洁明了,便于理解。

4.硬译。硬译通常指从源文本到译文本逐字逐句地转换,而没有考虑或传达源文本的意义,造成译文晦涩难懂。“请您不要攀枝花木,随意践踏绿地”被译为“Please dont panzhihua wood, grassland at will”。這是笔者选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标识硬译的例子。标识英译断章取义,无视源语信息的传递以及译语的规范和惯例,置译语“读者反应”于不顾。笔者认为该限制性信息可译为“Please dont climb trees, pick flowers and step on the grassland”,以对游客起到礼貌性劝阻的作用。

5.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最常见的不规范的翻译情况之一,而这种错误只需认真检查就能避免。景区方位指示牌上将“游客中心”译为“Tourist Certer”(正确拼写为“Center”),“海上乐园”译为“Sea Wondesland”正确拼写为“Wonderland”),“马濠运河雕塑”译为“Bass-Relef of Mahao Canal”(正确拼写为“Bas-Relief”)。池塘边指示牌上的“水深危险,禁止下水”被译成“Warning//Failing Into Water”(正确拼写为“Falling”)。此外,此处英译也存在硬译的问题,笔者认为本着简洁明了传递警示信息的原则和目的,该处标识译为“Danger//Deep Water”或“Danger//No Swimming”更为贴切。

四、结语

景区标识“翻译质量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黄友义,2005),是旅游景区国际形象的体现,也从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希望景区标识翻译参与者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依据《规范》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认真的解读并尽快制定相应的对策,维护景区和国家的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李玉良,王巧峰.汉语标识语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08(1).

[2]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 (4).

[3]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严久生,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8.

[4]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

[5]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05(6).

[6]GB/T 30240.9-2017.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S].北京: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05-22.

[7]Nida,Eugene 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E.J.Brill,1969.

猜你喜欢

指示牌英译新区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日本景点指示牌太多?
想引起司机注意?让交通标志上的小人“动起来”
亚伯拉罕的指示牌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