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技巧之分译与合译

2018-05-29刘增娟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段落翻译新题型的分析,指出段落翻译的主要考点,并针对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重点提出了针对长句、复杂句的分译和针对短句的合译两种技巧,旨在为大学英语四考试段落翻译的训练及备考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分译;合译

【作者简介】刘增娟,云南工商学院。

一、前言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份《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根据该《说明》,英语四级翻译从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其分值比例由原来的5%调整为15%;考试时长也由原来的5分钟调整为30分钟。相对于五个汉译英单句的旧题型,翻译新题型的难度增大不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从基础知识考察转变为综合输出能力的考察。

二、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题型分析和主要考点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六级官网的四级样题和2013年12月以来的历年真题,笔者发现,虽然历年四级段落翻译的主题不一,但都没有超出《说明》中界定的范围(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而且,段落翻译的主要考点之一还是单句翻译中的基本语法结构、固定搭配和相关词汇。例如,四级样卷中的“中国剪纸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经常被用作馈赠外国友人的礼物。(Chinese paper cutting is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and it is often given as a present to foreign friends.)”本句重点考察的是语法结构“被动语态”。而“特别是在春节和婚庆期间,剪纸被用来装饰门窗和房间,以增加喜庆的气氛。(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wedding celebrations,in particular,paper cuttings are used to decorate doors,windows and room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joyous atmosphere.)”除了考查“被动语态”之外,还考查了动词不定式“be used to do sth”、目的状语从句“in order to”的用法,以及“the Spring Festival”、“ wedding celebrations”等相关词汇。

但是,段落翻译毕竟不完全等同于单句翻译。段落是由意思相关联、逻辑紧密的句子构成的。一个段落可长可短,但是必须围绕主题清楚明白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新题型的考查重点不仅包括基本语法结构、固定搭配和相关词汇,还包括句子结构,以及语篇衔接和连贯。这一点在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评分标准里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满分15分):

三、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技巧中的分译与合译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语言之间的差异必然制约着翻译的过程和结果。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语和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形合”和“意合”。英语重形合,重结构,多长句、从句;而汉语重意合,重语义,多短句、分句。而与单句翻译相比,段落翻译更注重考查考生的语篇理解和组织能力,它要求考生翻译出来的译文符合英语逻辑,内容连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考生应该在翻译前通读全段,对整个语篇做到宏观把握;在翻译时掌握添加连接词,用替代成分避免重复,以及适当的省略等方法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将原语言准确地翻译为目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就需要掌握长句的拆分和短句的合并。

1.分译。所谓分译,就是将原文里的一个单句翻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虽然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汉译英中,除了注重选择连词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句子的拆分。而需要分译的句子多数是长句或者是复杂句。这些句子主要分为以下集中情况:

第一,一个长句里蕴含了不同方面的意思。这种句子在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具有不同的主语或谓语。第二,一个长句里既出现了概述性的分句,又出现了分述性或解释性的分句。这种句子在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分号或冒号。

上述两种句子如果直译成一个长句,译文就会显得冗长、累赘,而且有时还会出现意思表达不清楚、不符合英文习惯的情况。这样的译文会给阅卷老师一种中式英文的感觉,从而影响到考生的翻译成绩。但是,如果采用分译法,则会使译文简洁、易懂、且层次分明。

例如,在样卷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这个中文句子涵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谓语也不相同,即“有”和“流行”。因此在翻译为英文时,我们需要根据根据内容把它分成两个短句: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014年12月四级真题“旅游”篇中“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一句既可以将“反而”处理为while, 继而将这個句子直接译为“With more travels, youngsters are spending less time on visiting big cities, while they are more attracted by remote places.”也可以将句子拆开译为“With more travels, youngsters are spending less time on visiting big cities and famous scenic spots. Instead, they are more attracted by remote places.”2017年6月四级真题“长江”篇中的“长江流经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是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灌溉了中国五分之一的土地。”一句也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意思,强行翻译为一句话会显得生硬且牵强。因此,使用分译法后,句子变成了:It flows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ecosystems and is the habitat to several endangered species. The Yangtze River drains one-fifth of the land are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2.合译。所谓分译,就是将原文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翻译成一个单句或复合句。相较于汉语而言,英语长句多,因此在翻译中,需要根据汉语句子表达的内容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把两个或多个句子合译为英语的一句,使译文显得紧凑、简练。

例如:2014年6月四级真题“教育”篇中有两句话都是讨论资金的用途。原文是“这些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购买书籍,使16万多所中小学受益。资金还用于购置音乐和绘画器材。”在译为英问时,可以用and或not only…but also连成一句:These funds are not only used to improv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purchase books, which benefit more than 160,000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t also used to purchase musical instrument and painting tools.2017年12月四级真题“黄山”篇中有两个对应的短句:“要欣赏大山的宏伟壮丽,通常得向上看。但要欣赏黄山美景,得向下看。”部分考生将这两个句子直譯为if引导的两个条件句。这不算错,但是,为了行文流畅、互相呼应,将它处理成由分号或逗号隔开的一个长句会更合适: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e magnificence of Mount Huang, one has to look up; but to enjoy its beautiful scenery, one has to look down.

四、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见,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时除了运用英语基本知识外,也要注意翻译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注意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分译使译文简洁,层次分明;运用合译增加句子之间的紧凑性与严密性。因此,虽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调整以后,翻译的内容更多,难度增大,但只要考生增加词汇量,掌握翻译技巧,并配以适量的练习,想要在四六级考试的翻译中取得高分也并非难事。

参考文献:

[1]孙振亮.CET(Band Four)新题型段落翻译备考对策——以2013年12月真题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3).

[2]吴永宏.CET4段落翻译策略及解题步骤[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3).

[3]陈剑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段落翻译题型分析及学习策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4).

[4]彭敏.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中段落翻译教学策略研究[J].话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