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
2018-05-29谢生国
谢生国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有着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更高,直接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大挑战。所以,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更好适应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通过实验教学法可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教师可以对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及其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61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的地位,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物理课堂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有效开展实验教学,能够将教育教学回归本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在实验教学法的视角下,教师可实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误区
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之前,未能对实验过程加以预设性演示,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实验失败,降低实验教学的课堂效果;其次,有的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过于重视向学生传递实验知识,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教育,难以提高初中生的理论认知水平;最后,大多数物理实验教学,是由教师通过演示而完成实验,未能给予学生以实验实践的机会,同时也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2]。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这是确保物理实验教学法有效应用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应重视备课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编写教学方案,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内容进行预演,以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如此,有利于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教学之前,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以了解实验环节和注意事项,规避实验事故。其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设置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进而通过实验教学法突出教学重难点。最后,在实验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的方向,进而加深学习印象[3]。
(二)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
就初中年级的物理学科知识内容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因而教师在运用实验教学法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这是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中需要的工具,并教会学生各种实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在实验教学运用之前和运用之中,教师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可以把握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而对实验教学加深理解。
(三)演示实验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可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实现,这是基于教师操作实验而言。通常,演示实验教学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的演示实验教学。在开展新课教学之前,教师为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会演示物理实验。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可制作覆杯实验,纸張作为独立物体存在时,不能在空中漂浮,但在力的作用下,可托住一杯水。通过该实验,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得到激发,但学生脑海中又会产生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正式学习,可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基于概念的演示实验教学。物理教材中,涉及较多的概念,其内容十分抽象,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教师可通过实验的方式阐述教学概念,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关于“重力”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演示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进而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知识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要实施实验教学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实验的学习中,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而且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内容,对物理实验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究,以达到得出实验结论和提高自我实践技能的目的。例如,在“水沸腾”的实验中,教师发挥辅助性、指导性作用即可,学生便能够独立完成实验。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水沸腾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一是温度达到沸点,即100℃,二是需要吸收热量;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实验的相关工具;最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而完成实验,如若学生实验探究中存在问题,则教师应对其加以适时的点拨[4]。
四、结语
从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实践看,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物理教学的深入开展。因此,有关人员应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发挥实验教学法的教育优势。首先,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其次,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再次,演示实验教学法;最后,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法。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可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立广.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26).
[2] 梁欢.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6).
[3] 刘仁仲.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63.
[4] 郭秀珍.探讨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