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2018-05-29李艳美
李艳美
摘 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40
地理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自然学科,不但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变化及发展规律,而且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要想全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不断改革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对地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与整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地理人才。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对学生状态的调整具有积极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每当遇到难点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和焦虑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最终放弃学习。为此,我们要积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焦虑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一些通俗语言和肢体语言,丰富教学形式,如让学生扮演太阳公公和地球先生,注意自转时的速度和角度。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也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或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赞赏和鼓励,增强学生理解的深刻性,帮助学生掌握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方向分别是什么。总之,教师和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和学生做朋友,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紧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鼓励学生互动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动,其精力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和思维特征,引导学生互助合作,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其他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对周围的学生产生影响。例如,在教学“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这一章节中的“日本”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都分工协作,共同准备相应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会自然而然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身的才能:有的搜集素材,有的设计表格,有的记录材料,有的汇报总结。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合作,在互动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多元地理信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技术有限,所以我们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教材,而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内容都只能由教师口述或者板书,这样不但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同时展现的信息量也极小,从而导致教学的质量水平提不上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发挥其优势,让我们的地理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展现多元化地理信息,节省教学时间,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难点的讲解上,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質量水平。例如,在学习“水资源”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大量的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以及自然地理的相关信息,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力争做到学以致用
我们要注重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相互结合,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应用水平。例如,在教学了“中国的地形与气候”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天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状况,分析气候和地形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只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其差异性实施教学,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激发出诸多新的思维与新的思想,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外,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一方面要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一方面要对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做出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师要坚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对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长喻.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J].学苑教育,2010(20).
[2] 李爱媛.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7(16).
[3] 邢忠录.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0(3).
[4] 沈茂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现代地理课堂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5] 齐婷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唤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J].文教资料,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