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考

2018-05-29田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教学设计

田赛

【摘 要】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分析和决策。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笔者阅读大量期刊中的教学设计,研究后发现,优秀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创新。本文对于教学设计创新之处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教学设计;教学立意;活动设计

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筆者阅读大量期刊中的教学设计,研究后发现,优秀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创新。本文对于教学设计创新之处进行总结和思考。

一、教学立意高屋建瓴

“教学立意是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观点或主张”。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置教学立意,可深可浅,高屋建瓴的教学立意是历史课堂最大的亮点。

姒吉霞老师在岳麓版“西学东渐”一课教学设计,将教学立意确立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免除自身与时代的局限性;观念的落后是导致一切落后的根源;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需要知识分子的启蒙,更需要国民的觉醒”。学生了解史实的同时,通过材料着重探究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近代先进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思想的演变。这一立意,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思想观念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学生多接触新事物,提高认识,解放思想。

二、教材处理打破常规

历史教材对于历史事件的阐述有其特定的逻辑顺序。但教师可以出于授课的需要,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既可以适用于自己讲课的思路,又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整合后的教学过程,从史实认知到规律理解,适应了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三、活动设计多样有效

有学者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通过对知识的构建,学习是基于经验的主动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知识构建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1. 情境教学设计。利用形象和典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称之为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历史,理解历史。

2. 问题探究设计。设计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依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问探究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重在思考。探究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史料,让学生展开讨论,共享观点和成果,得出历史认识。通过问题探究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性认知。

四、利用故事趣化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增添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更生动领悟历史。高中历史教科书为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舍弃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这是一个缺憾。因此,教师的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

鲁东海和刘倩老师的“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教学设计中,用五个历史故事将本课串联起来,分别是:改革的先声——小岗村的“生死契约”;农村改革的肇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第一只螃蟹的味道;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格里希效应;强化与提升——英雄相惜,毛泽东赞扬邓小平。五个故事适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历史发展脉络,推动教学进程,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历史。

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很多时候他们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有时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受制于时间的限制,教师本能的把自己变成课堂上的“君主”,有“专制和独裁”的味道。只顾着自己不停的讲,而忽视了学生听的效果,剥夺了他们说话和提问的权利。这是不可取的。

佘翀老师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讲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意义时,有学生认为定都天京埋下了太平天国失败的伏笔。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分析,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对于农民反封建问题以及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关系等得出多种结论,超出老师的预料。这很好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了学生创新和发挥的空间。

六、思想挖掘升华历史

历史教育是要培养一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历史学习不仅是了解史实,更应该用反思的态度去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卢晓华在“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以作家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为依据,将本课整合成三个环节:1. 提供材料,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揭露日军暴行,反思国人的国民性,用细节还原历史真相;2. 通过宗教学,心理学和人类学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和日本国内讲究礼仪之间的关系,用理论拓展历史视野。3. 介绍南京大屠杀期间建立的安全区对中国难民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肩负历史责任。

七、联系现实思考历史

现实当中蕴藏着历史的传承。要体现历史的鲜活性,就要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因此,教师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走向现实,用历史的眼光理解现实,用现实的生活去思考历史。

授课教师精心策划和细心打磨,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才能制作出既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教学设计。

【参考书目】

[1] 侯桂红. 试论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4).

[2] 姒吉霞. 岳麓版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7).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教学设计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