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学生已有经验,凸显概念本质

2018-05-29吕正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吕正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泥沙俱下,并不能对新知学习促进正迁移,这就需要教师清淤疏浚,打开经验通道,凸显概念本质,使学生获得沉淀,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经验积累;小学数学;概念本质;教学策略;经验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91-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但这些经验泥沙俱下,对新知学习形成了干扰。基于此,教师就要清淤疏浚,针对已有经验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打通经验通道,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一、巧用类比,打通内隐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新概念时,需要教师巧妙运用类比的教学策略,打通学生内隐的经验,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根据直观的数学经验,提炼出抽象的数学概念,凸显概念的本质。

比如,在教学“假分数”时,学生具有的内隐经验就是分数的意义,为此,笔者设计了“分饼”活动(如图1):

想一想,把( )个圆饼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分到的每个饼用除法算式如何表示?用分数怎么表示?说说计算的整个过程。

学生认为一个圆饼等分给4个小朋友,每一份就是1/4,2份就是2个1/4即2/4,3份就是3个1/4即3/4,4份就是4个1/4即4/4,也就是一个圆饼,以此类推,5份就是5个1/4即5/4……此时我追问:那如果分成n等份呢?学生认为,n等份就是n个1/4即n/4。由此,学生直观感受到假分数的形成过程,认识到假分数就是一个分数单位的不断累积的结果,并对假分数与真分数有了直观的感知,凸显概念的本质。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分饼”这个类比活动,打通了学生内隐的“等分”经验,沟通了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联,引领学生经历了假分数的直观形成过程,而且将这些内隐的经验显性呈现,从中提炼出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对假分数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巧用辨析策略,打通片面经验

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极容易陷入片面经验。为此,教师要巧妙运用辨析的策略,打通片面經验,沟通全面经验,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理解概念本质,架构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个错觉,认为分东西就一定是平均分,是等分。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经验,严重影响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知和建构。基于此,笔者创设了特定的“分东西”情境,引导学生辨析“等分”和“不等分”两种情形。例如,有6个胡萝卜,分给2只红兔子和2只灰兔子,要让小灰兔多吃一个,怎么分?要让小灰兔多吃两个怎么分?要让灰兔和红兔吃得一样多,该怎么分?接着,我又设计了“寻找彩带的1/2”教学环节,学生认识到,将一根完整的彩带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1/2。此时我追问学生:这个1/2是什么意思?学生认识到,分数1/2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它既表示分的过程,又表示分得的结果。

以上环节,教师运用有效的辨析策略,引导学生克服片面的思维定式,打通片面和全面的有效通道,确保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架构完整的知识关联,从而形成有效的概念认知策略,凸显概念的本质。

三、巧用生活关联,打通综合经验

学生建构新概念之后,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才能对概念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测量”时,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引导学生深化“体积”和“面积”等概念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较为复杂的计算能力。

如,一个陀螺(如图2)上面是圆柱体,下面是圆锥体。经过测试,只有当圆柱直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4时,才能旋转得又稳又快,试问: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大?(保留整立方厘米)这道题用的是学生都司空见惯的陀螺,和生活实践有效关联,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的关系,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体积计算的数学概念,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先求出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然后再求出两者的体积,最后再将两者的体积相加,就能求出陀螺的体积。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生活实践,和数学有效关联,打通了学生的综合实践经验,引领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总之,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去伪存真,有效打通,才能凸显概念本质,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和建构。

(责编 麦雪莉)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