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绪智能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2018-05-29王喜莲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应用

王喜莲

【摘 要】 情绪智能,简称情商(EQ)。情绪智能就是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控制欲念,与别人融合相处,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师怎样把情绪智能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出成绩。

【关键词】 情绪智能;数学学习;应用

情绪智能一词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提出。他认为儿童应该在学校期间就开始接受情绪智力的教育。

一、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情绪智能

客观地说,人是具有各种欲望的高级动物。除了我们经常说的食欲、性欲、知欲、名欲、利欲、权欲之外,还有好胜欲、爱美欲。当某些欲望潜伏在人的心灵深处,本人未能发现和利用时,教育者就要给它以刺激,调动这种欲望的出现和发展。欲望已经启动,什么动机、兴趣、意志、感情等心理因素必将被带动起来,围绕欲望的实现展开各自的活动,为其尽忠效劳。华罗庚小时候在数学学习上只是算数比其他孩子快一点,并没有表现出对数学多么浓厚的兴趣。他的数学作业马虎潦草,老师对他没有多大的好感。直到读了初中,教他的数学老師才在潦草的字迹中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找他谈话,赞美他对某个数学题的独到解法,鼓励他多读数学书,多做数学题。自此,这位有点跛脚的学生求知数学的欲望被刺激、被点燃,情绪智能与数学建立了高级神经联系。他高兴时学数学,幻想着在数学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他无聊时学数学,数学的文字、线条、图形及规律的美使他内心充实,或豁然开朗;他忧伤时学数学,老师的关怀、教诲、深情的目光即重现眼前。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十年,尽管他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在数学上取得的光辉成就却令世人敬佩不已。

二、教师应把情绪智能教育引进数学课堂

有人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干干巴巴的数字里难以找出一点温情来。然而,要是教师刻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积极的情谊气氛,就可以增加教学中的情绪影响。学生会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在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没有前途时,可以讲一个数学家痴迷数学,终身为数学奋斗的故事。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来自农村,衣衫褴褛的少年,考上了温州英华书院读书。而恰在此时,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奔丧回到福建,因战事滞留在家。英华书院得知消息,邀请他到母校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一天,沈元教授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多年前的法国,有人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每个大于4的偶数皆可表示为2个奇数之和。比如,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当然这个结论还没有人给予证明,它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想。数学家欧拉说: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炫目的光辉。那个坐在前排,衣衫褴褛的少年听着沈老师的故事,瞪大眼睛,对故事里的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正是这个数学故事,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诱导出他的勤奋和热情,最终使他成为伟大的数学家。这个人就是陈景润,著名的“陈氏定理”创立者,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是他亲手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再如,讲平方根的内容时,可以先讲一下无理数2的故事,相信学生听了之后也会为之动容,为之感慨不已的。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古希腊有位数学和哲学融为一体的大家,名字叫毕达哥斯拉,他创立了合政治、宗教、学生一体的神秘学派,“万物皆数”为该学派的哲学基石,“一切数可表示成整数和整数之比”,是这个学派的数学信仰。毕达哥拉斯的定理提出后,他的学生西帕索斯考虑了一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呢?他发现这一长度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来表示,而只能用一个新数根号2来表示。小小的根号2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毕达哥拉斯不愿西帕索斯把这一发现公开,害怕失去了他在数学领域的领袖地位。后来不知是谁泄露天机,毕达哥拉斯恼羞成怒,决定杀掉西帕索斯。西帕索斯在国外逃亡了十几年,在一次归国途中,被学派的信徒抓住,残忍地把他扔进海了溺死了。

西帕索斯发现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这个数,他被无力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后人为了纪念他 ,就把根号2叫做第一个无理数,以后发现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叫无理数。

三、教师应把情感表达引进数学课堂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教育和学生充满情和爱,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多跟学生交流,经常了解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诉求,成为他们的好师长、好朋友。无论课上课下,教师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健康愉快的情绪传递学生,以激发他们努力进取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搞一言堂,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议论的空间,通过师生对话,形成思想的碰撞融合,互纳互渗,建立一个开放和谐的精神家园。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情感互动。运用多媒体辅佐教学,将复杂晦涩的内容形象化,化繁为简,化淡为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上,教师要适当适时,把握住火候,激励鼓舞,以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商量的词汇、激励性的言辞,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恰当的建议,做到客观公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应以情趣、乐趣令其改观,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动力,使其情感、个性、意志得到满足;对于那些在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学习基础和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对于那些课堂上听讲精力不集中,爱看课外书的学生,教师要正确引导,推荐真正有益课外书籍,让学生多做有意义的练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何安明,惠秋平. 课堂教学中知情交融的操作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0).

[2] 卢家楣. 轮情感教学模式[J]. 教育研究,2006(12).

[3] 乔建中. 知情交融 教学模式新探[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应用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