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黄梅木偶戏的发展路径思考
2018-05-29葛芳
葛芳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作为省级非遗的黄梅木偶戏曾盛行于安庆的潜山、岳西一带,是集木偶剧本、木偶角色行当、偶身制作、服装道具、戏曲表演、演唱音乐、木偶戏台而成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表演剧目,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1 黄梅木偶戏的发展背景、现状及意义
木偶戏传入潜山、岳西县至少已有160多年历史,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曾现流行于潜山县五庙乡、天柱山、黄铺镇一带,岳西县的菖蒲、五河、汤池、来榜等地。其剧目大多为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围,它不是独立的剧种,而是栖于木偶戏艺人所演唱的声腔。潜山县木偶戏民国前曾唱过高腔、徽调,民国后基本上都是唱黄梅戏。岳西木偶戏高腔、黄梅戏兼演,主要所演为黄梅戏剧目,所唱腔调为黄梅戏唱腔。
近些年的央视春晚、元宵晚会舞美设计都涉及到了木偶艺术,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效果与艺术感染力。借助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地方特色的木偶艺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并被政府纳入文化保护序列。泉州的提线木偶、石阡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以及川北大木偶戏等各地木偶艺术正在悄然发展,并被广泛研究,如:《泉州木偶戏运用于美术片创作的可行性分析》《川北大木偶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中国传统木偶戏造型元素在动画艺术中的运用》等,在分析其艺术特征、保护与传承途径及木偶艺术元素与动画创作方面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应用成果。
植根民间沃土的潜山、岳西木偶戏,为推动黄梅戏在本地的传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而今面临传统剧目、表演技巧的失传,木偶道具的损坏,政府扶持力度较弱等各类问题,使其难以“活态”传承与发展,可能将静态样式定格于博物馆玻璃柜中。
如何在文化与科技的不断融合和深度互嵌的背景下,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新的表现手法与相关行业融合,找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对黄梅木偶戏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 黄梅木偶戏的发展因素与价值分析
2.1 文化内涵分析
作为地方文化的省级非遗,黄梅木偶戏的受众范围在地域文化差异、传播平台等硬性条件的限制下,局限于某个区域。通过原生态摄影、广告宣传及动漫化等的创作和表现,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平台和技术,能有效扩大受众群体范围,解决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黄梅木偶戏的传承范围、延长传承时间、丰富传承内涵具有一定的作用。
2.2 受众需求分析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木偶戏在一代代人的创造和智慧之下传承至今,后续仍然要薪火相传,需要当代青少年继续传承和发展[1]。只有儿童、青少年群体认识到其价值、产生学习和传承兴趣,才会持续传承和发展。结合当代校园教育、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针对青少年的接受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动画创作手段来传承和发展黄梅木偶戏,并借助现代传媒强大传播能力向年轻、广大的动漫受众进行传播,有效迎合了当地青少年群体的需求。
2.3 社会价值分析
黄梅木偶戏只有有效地保护、它才能具有利用的基础和价值,也只有积极的利用,它才有可能成为活态的、可持续的保护。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与民间文化艺术相融合发展势在必然,“活态化”保护才能有效使其传承与发展。
(1)艺术文化价值保护利用黄梅木偶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当前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表现力,为黄梅木偶戏的发展及当前我国动画、广告及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2)社会应用价值对于当前民间文化的有效发展路径,及如何契合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起到一定指导性作用。
3 黄梅木偶戏的基本元素分析及数字化符号提取
3.1 黄梅木偶戏的基本特征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黄梅木偶戏,多次到访潜山县五庙乡新田村非遗传承人叶有权家,通过现场与其本人、小儿子叶庆南及邻里乡亲的采访、交流、问卷、观看及拍摄等方式来探讨木偶戏的基本特征。
该木偶戏戏台装饰是由槐木组成的,长约195公分,宽120公分,高210公分,形成一个长方形,外围和顶棚是由雨布做成,配有对联横幅美丽可观,木偶戏演员有生、旦、净、末、丑共22个角色。演出时操作木偶的人在中间,操作时演员两手同时运用,手灵脚活,使得木偶活灵活现。另外一人则锣鼓声乐配合,依据各木偶角色及场景所需,契合整体情景。
通过对木偶戏的人物、剧本、表演及偶身等多方位的研究,可将黄梅木偶戏分解成造型艺术、制作工艺、程式表演、色彩艺术等六个版块,其部分结构如(表1木偶戏基本艺术元素)所示:
表1 木偶戏基本艺术元素
3.2 黄梅木偶戏数字创作所需符号提取
一方水土、一方人文、一方民俗,是木偶戏生长的沃土和根基[2]。提取木偶戏中静态的图形,且与新媒体视域下的审美标准来重组静态的视觉语言,是黄梅木偶数字化创作的必要手法,是数字化研究和应用的关键元素。
(1)静态造型元素的提取黄梅木偶戏中人物性格、安庆地区的民俗民风及现代人审美情趣需求等。通过Photoshop、Illustrator或者Flash软件对木偶造型的数字提取,最终获得具有较高访问质量、又能真实反映原始对象、便于网络和其他媒体传输的数字图像、图形符号(如图1-2)。
图1 静态人物形象
图2 木偶符号的提取与创新
(2)表演动作的提取黄梅木偶做为一种以表演为主的综合艺术,肢体的运动构成了表演动作的核心。为此,笔者和安庆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王广军博士一起采用kinect一代中的ShapeGame和Kinect二代在Unity程序测试,实验得出能够采集得到80cm的木偶动作,低于80cm的木偶只能通过光学捕捉系统为后期的“活态化”创作采集原始资料。
图3 动作采集模式实验
(3)唱腔与背景音乐的的提取在动画创作中,结合音频技术,创作出具有浓厚地域气息的木偶剧本动画。黄梅木偶戏的唱腔源头具有多元性,众多的剧种为木偶戏“吼唱”,提供无尽的唱腔源泉,具有古朴高昂腔结合,一唱众和的特点,弹腔的曲调丰富,声腔结构严格,通过不断的演变,形成了以老式黄梅调演唱基准。这种黄梅唱腔和音乐引领了剧情的发展,观众的情感会在欣赏木偶表演时随之此起彼落。
(4)服饰与道具符号的提取从黄梅木偶服饰及道具中提取地域民俗风格的图形元素,通过服装与道具的造型设计实现,并进行适宜的美化装饰,为数字作品提供个性化符号。服饰与道具主要源于清朝时期的宫廷、民间衣装,木偶着褶子、官衣、蟒、靠等戏剧服装,戴帅盔、纱帽、扎巾、紫金盔,老生还要戴上假须,其道具的种类也较为丰富。
在动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进行动画色彩的设定,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黄梅木偶戏的色彩运用形成了色彩体系,以暖色调为主,并搭配了黑、白、蓝、绿等色,形成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画面风格,主要体现在木偶的脸部和服装上,主要参考戏剧的脸谱。
4 数媒视域下的“非遗”发展路径思考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木偶戏必须是活态的、传承的文化传统,其发展的要义在于使其按照当今的社会生态,顺应发展并延伸、繁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必须是返本开新,通过提取原生态的元素,结合现代受众需求,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先进数字技术及新媒体语境平台,拓展新的领域,创造和革新非遗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已列入“十三五规划”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大我中华的文化背景下,要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数媒环境与发展、应用成果等各类平台,创新思路和手段,广开渠道,通过各类措施来传承和发展此类民俗文化遗产。
4.1 构建数媒环境中适应于民俗文化发展体系,发挥政府指挥和扶持作用
作为非遗文化遗产传承的主导者,当地政府作为公共权力行者,传承和发展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政府相关机构要利用好数媒发展的技术和数媒环境,结合当地民俗在数媒环境发展中的实际,做好民俗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其发展体系和具体内容,明确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职责并纳入规划和日常政绩考核中,实质性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4.1.1 建立非遗专项发展工作组 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和现实推动计划当地政府可将黄梅木偶戏等非遗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顶层设计,并列具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时间、工作节点的要求去实质完成各项动作,同时要建立各项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并有效发挥环节的职能作用。
4.1.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发挥资金杠杆效能作用各级政府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对于经费资源调配应发挥主导作用,保证非遗传承和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的落实与供给。经济基础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经费支持是政府非遗保护政策得以落实的有力保障[3]。因此政府应注重非遗财政投入的稳步增长,同时发挥社会力量,拓宽非遗筹资渠道,健全非遗资金保障体系。潜山、岳西两地政府可以充分调动热爱民俗文化人士,积极参与黄梅木偶戏传承和发展工作中来,采取资金比例匹配等方式开展合作,强化经济和木偶文化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动态资金调节,完善政府相应部门工作人员、村镇干部及艺人奖惩制度,将考核嵌入文化发展体系中,推动黄梅木偶文化工作有序、持续发展。
4.1.3 拓展有效数字化记录与研究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为推动非遗文化的发展,制定了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对83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使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特技艺、文化记忆得到了记录和保存。对于省级非遗文化的黄梅木偶戏应顺势潮流,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环境中,对标标准和规范,借助现代科技设备,对黄梅木偶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数字化记录,并对其文化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政府相关部门应参照文化部所提出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结合省级非遗保护实际因素,构建出非遗文化特色的生态区建设目标。潜山、岳西等当地政府在非遗生态区建设中可将黄梅木偶文化、王河舒席、痘姆陶器制作技艺、十二花神、潜山弹腔、岳西高腔、桑皮纸制作、鼓书、狮舞等非遗文化纳入其中,并着眼于突出非遗传承人和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强调生态区的传承与发展作用,强化非遗文化氛围的塑造,增强民众喜悦感和文化许可,展现出文化生态社区的特色和精神力量。同时,地方政府应平衡文化生态区的运营中的存在的利弊关系,主动承担非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向上级部门报告建设及运营情况,也要定期征求本区域社会各界的意见,开展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实效解决文化生态区中非遗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4.2 萃取黄梅木偶文化艺术意蕴,创新剧目及文化产品
当前“互联网+”时代,对于非遗文化的看待,需要用现代意识来观照历史和现实生活,将古典艺术和现代受众需求相契合,在民间原生态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创新,创作出较为特色的作品和产品。
4.2.1 创新剧目,迎合时代、受众文化需求 黄梅木偶戏的剧目较多,如:《罗帕记》《鸡血记》《刘子英打虎》等,所演剧目大多为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围,表演形式最大特点是善于以“假”演“真”,利用木偶去表现栩栩如生的民俗,具有亲民性、大众性和娱乐性,其艺术定位主要是反应民俗典故,承载着时代记忆、民俗文化和审美情感[4]。借助于数媒技术、艺术的发展,可以考虑将剧目进行延伸发展,结合当前反腐、党性廉政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剧本创新和设计,并予以表现,将现代意识与历史写照相融合,使剧本延续农村生活气息的同时,体现时代性、趣味性,给予受众对家乡存在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4.2.2 衍生产品,培育木偶艺术品牌效应 木偶的雕刻、装饰及色彩具有艺术价值,其工艺中的每个环节都具有规律和寓意。应注重整合和开发其美术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效应的工艺美术产品,推动木偶选材、雕刻、装饰及色彩的设计创新,并与当地旅游市场进行结合,拉动木偶造型创新,培育具有现代元素的木偶雕刻艺术品牌效应,推动黄梅木偶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应探索将黄梅木偶戏等元素延伸到数字动漫、网络游戏、图书、玩偶、出版展览、幼儿教学表演用具等等产品的开发中,创意产业,推动黄梅木偶等艺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4.3 基于数媒语境的民俗文化多渠道传播,扩容木偶文化及市场效应
黄梅木偶戏当前低频次的表演、展览、会议研讨及网站文化等形式与活动来传递艺术信息和文化传承,很难形成观众反响和市场效应。从受众的数量、关注度、评价、社会影响力及市场反响等信息反馈结果显示,其传承和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尚未形成市场化效应,未有效将木偶文化融合到文化产业形式中。基于传播学的角度思考,可以利用现代先进媒介为工具,在数媒技艺领域中,探索将黄梅木偶戏文化契合到需求市场中。
4.3.1 探索精品路线,吸引受众眼球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要途径,要繁荣文艺创作,从思想、艺术和制作等方面不断精创细作,加强非遗文化的现实题材创作,将黄梅木偶的剧本与党、祖国、人民相融合,不断地文艺创新,创作出精品力作。黄梅木偶戏作为非遗文化的表演形式,要创作出精品,通过媒体或戏曲协会等组织参加或举办活动,开辟社区、乡级、县级、省级平台传播路径,使人们感觉到黄梅木偶戏的创作、表演及交流的价值与乐趣,提升社会知晓度,从而营造出受人们喜欢并竞相说道、传唱的地方文化艺术。例如:可采用在省、市、县级广播电视机构开设电视专题节目,播放黄梅木偶戏等非遗名录项目影像资料;鼓励拍摄、播放与黄梅木偶戏等非遗及传承与发展有关的纪录片、影视剧;在新闻报道和大型文艺活动中增加与黄梅木偶戏等非遗有关的内容。
4.3.2 贴近市场传播需求,革新传播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黄梅木偶戏等非遗文化应顺应社会潮流和文化市场需求,借力于传播的新形式、新手段和新机制,走平民化路线,借壳于较为有名气的黄梅戏艺术馆、大众餐饮(吃饭可以看演出)以及社区表演等。(当地婚庆礼仪中也可插入)使得其文化神韵能广为传布,以小舞台、小茶馆等演出形式,同时要适当穿破程式化演出样式,以“短”“乐”“新”的舞台表演和独有的黄梅唱腔吸引观众,赢得好评。黄梅木偶戏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乡村,如何活化乡村市场,不仅靠“送戏下乡”,更加要借助于互联网、地方政府的微生活、APP等先进媒介,多角度、多形式的创新,引入新鲜、时尚的新技术元素,使观众观看、体验焕然一新。例如:在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网站和主要门户网站设立非遗专栏,通过文字解说、图形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形式进行动态展示;还可以设立网上论坛,鼓励民众围绕黄梅木偶戏等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广泛的交流、讨论与沟通,并且配合和积极推动国内外相关媒体的报道。
4.3.3 借鉴外省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将黄梅木偶戏嵌入文化旅游市场旅游业 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似乎是相互矛盾,然而旅游通常会推动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传承则能维持遗产资源的完整。两者之间存在交集,且己被多学科所认识和研究,旅游业的开发与非遗的保护是可以实现统一的[5]。当前,潜山的天柱山、太湖的文博园、怀宁的孔雀东南飞等旅游景点都倡导着文化生态,可以将黄梅木偶文化嵌入旅游产业发展中。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协调,各合作群体的协同协作的努力传播下,让黄梅木偶与旅游资源的共享共进。例如:在旅游区开展真实表演、电子影像表演播放等,也可让游客亲身去体验黄梅木偶的雕刻、装饰、表演、交流等各环节,让大众逐步了解、接受并参与和喜爱黄梅木偶文化。
4.3.4 拓展平台,打造多形态和空间传播文化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是当前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文化生态路径。黄梅木偶戏等类似非遗文化除了舞台艺术空间表现外,可以通过当地的戏曲博物馆、文化园进行普及,将黄梅木偶文化以视频、动画、文字、照片等静态展示,培养出公众与黄梅木偶戏的情感、文化共鸣,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实现产业发展提供可能;也可以通过精美画报、建筑装饰、车体广告、文化涂鸦、公园景观、工艺品等将黄梅木偶戏融入地方建设和规划中,通过多形式与渠道标榜乡土文化。另外,在虚拟空间中,可将黄梅木偶戏的经典人物、元素提取,尝试与网络游戏相结合,融入网络空间文化领域。
4.4 强化黄梅木偶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和媒介教育
4.4.1 继续完善非遗文化的资料档案、数据化 建设和创新一是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应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黄梅木偶戏、传承人等相关事件或信息元素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实现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信息化管理[6]。二是引导和支持高校等研究机构对黄梅木偶戏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项目的研究。黄梅木偶等非遗的数字化建设需有专业的技术软件做支撑,因而需在许多高校成立专业的研究中心或基地,对具体地非遗数字化项目进行研究,攻克技术难题。例如:可以利用运动捕捉系统、摄影摄像先进设备、3dmax、AE及MAYA等硬软件或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方法或系统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和创作成型,实现黄梅木偶戏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共享和创新,推动黄梅木偶戏等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发展进程。
4.4.2 将黄梅木偶文化遗产引入社区教育 潜山、岳西一带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文化优势,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码,生态社区文化建设愈发重视,应迎合文化生态建设,营造有利于黄梅木偶传统艺术教育环境,培育儿童、青少年喜爱木偶文化的民众,充分利用好文化墙、社区表演、电视等传播媒介,做好黄梅木偶艺术的社会宣传与教育。
4.4.3 将黄梅木偶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一是将非遗文化编制成教材并引入课堂。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学校教育体系之中的规定,将黄梅木偶戏等省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成所需教材并纳入学校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制应由非遗研究专家、非遗传承人和教学一线的教师合作撰写,教材内容应图文并茂、浅学易懂,适于学校实践和文艺特长等教学活动[7]。
二是开展校园非遗文化传统艺术系列课外兴趣活动。例如:与幼儿园、小学及中学联合开展各类兴趣培训活动,聘请传承人进校园,指导学校开展黄梅木偶传统艺术系列活动,渲染黄梅木偶文化,使青少年从小养成黄梅木偶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增强传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开展非遗文化与高校实践结合。相关主管部门可以积极开展与高等学校合作,将非遗文化引入教学活动中,践行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结合,让学生通过参与而直观地认知、理解及实践来传承与发展;组织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开展民俗采风活动,以调查报告、摄影、录像等方式展示黄梅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民俗采风的优秀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奖励。
黄梅木偶戏等非遗作为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有着一定的艺术、文化和市场价值。应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借助当前移动互联网、先进技术及系统等科技力量,在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和市场机遇的推力下,探索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多角度、深层次的发展方式,延伸其生命力,更好地契合并嵌入到时代创新发展和文化市场需求中。
[1]向云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士课程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3:165.
[2]郝玲玲.潜山木偶戏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135-137.
[3]李荣启.文化生态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J].美与时代,2015(2):26-31.
[4]陈泽琦.岳西木偶戏初探[J].大众文艺,2009(11):192-193.
[5]Graburn,Nelson.H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sim Tesearch.1983,10(3):9-33.
[6]龚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贵图学刊,2012(4):123-125.
[7]张兆林,束华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高等教育的角色及实现途径[J].艺术百家,2015(4):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