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暗纹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技术初探

2018-05-29刘月芬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辽宁盘锦124010

当代水产 2018年3期
关键词:海蜇对虾苗种

■ 刘月芬(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辽宁 盘锦 124010)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鲀,属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水域的中下层,是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成鱼阶段的动物性食物中包括小鱼、虾、螺、蚌、昆虫幼虫、枝角类、蛲足类动物等;其植物性食物中包括高等植物叶片,丝状藻类等。

暗纹东方鲀的肉质鲜嫩,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鲀”的说法[1,2]。2016年10月,自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3]发布以来,我国河鲀出塘价格从40元/kg迅速地上涨到了60元/kg,市场销售价格达到了120元/kg以上[4,5]。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养殖河鲀的需求,2017年,辽宁省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海水池塘,进行了暗纹东方鲀与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菲律宾帘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按比例投放各种苗种后进行了生态养殖试验,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池塘条件

试验地点选择在辽宁省盘锦市华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用于本次试验的池塘共4个,每池塘的面积为5.0hm2,一共20 hm2。池塘地质均为泥砂,水深保持在1.5m以上,池水盐度为20.0‰~26.0‰之间。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备,能根据需要及时完成进排水操作。

1.1.2 放养苗种前的池塘设施修整

试验用池塘在上一年的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后,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暴晒等,清理掉池塘底部的淤泥并对池底进行了清理与平整。在距离池堤边1~2m处沿池塘四周设置一圈防护网,防护网高于池塘最高水位30.0cm以上,防护网的材料为网目为5~10目的聚乙烯网片,以防止海蜇因为碰到池堤造成擦伤或搁浅。在池塘的进、排水口处设置孔径0.5cm围网,以防止养殖水生动物逃逸,进水口设置40目的袖网对进入池塘中的海水进行过滤,防治野杂鱼等进入池塘。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带水清塘,杀灭池塘中的敌害生物和病原菌。在投放苗种前,对池塘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供养殖动物摄食。

1.2 试验方法

1.2.1 苗种来源

试验用的暗纹东方鲀的苗种从广州市金洋水产有限公司购买,规格2.0~3.0cm;菲律宾帘蛤苗种采购自福建福清水产苗种场,规格为14,000~16,000个/kg;海蜇苗种和中国对虾苗种均在盘锦市水产苗种场购买,海蜇平均规格在3.0~5.0cm,中国对虾的规格约为1.0cm。

1.2.2 苗种投放时间及数量

2017年4月上旬,当池塘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投放菲律宾帘蛤苗种,在投放前检查时要求苗种的大小均匀、有比较强的活力、没有受到损伤。菲律宾帘蛤苗种的投放量为150 kg/hm2。2017年5月上旬,当池塘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投放中国对虾苗种,要求中国对虾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没有受伤。中国对虾苗的放养量为45,000尾/hm2。2017年5月中旬,开始放暗纹东方鲀鱼苗,放苗密度控制在7,500尾/hm2。2017年5月中下旬,开始放养海蜇苗种,对海蜇采取的是轮捕轮放方式,全年分为3次投放海蜇苗种。当池塘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投放了第一批海蜇苗种,投放海蜇苗种的密度为750~900个/hm2,当第一批海蜇苗种的多数个体生长到1.5~2.0 kg/个时,投放了第二批苗种,在2017年8月上旬,投放了第三批海蜇苗种,全年累计放海蜇苗种量为1,200个/hm2左右。

1.2.3 养殖期间的管理措施

水质调控:4月份的水温比较低时,将池塘水深控制在0.6~1.0m,5月份将水深提高到1.0m以上,以利于稳定养殖水体温度和有利于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至养殖中后期和高温季节,保持池塘中最高水位。定期检测水质,以适量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肥调节水体肥度以维持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每月大潮期间对池水实施少量换水。经常检查进水口安置的40目袖网,防止其破损而导致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内。适量使用市售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将池水的透明度始终维持在30~40cm,pH8.2~9之间,保持水色呈现黄绿色或黄褐色。

饵料投放:海蜇、菲律宾帘蛤和中国对虾主要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只有暗纹东方鲀的食物是小鱼、虾、螺、蚌、昆虫幼虫及浮游动物。为了满足海蜇、菲律宾帘蛤和中国对虾对食物的需求,主要依靠及时地向养殖池塘中补充适量的发酵邮寄肥料,培养充分的天然饵料生物以满足其需要。对于暗纹东方鲀和中国对虾则是采取向池塘中投喂适量的糠虾(Opossum shrimp)、普通鲱(Clupea harengus)、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等冰鲜海水小杂鱼,投喂量也是根据摄食情况和池中天然生物饵料的多少灵活决定的。

1.2.4 渔获物收获方式

当海蜇的体重达到3.0 kg/只以上是,就开始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不断地捕捞。而当池水的温度下降至15.0℃以下时,就将池塘中的海蜇全部起捕。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根据中国对虾的生长情况,采用下地笼网等定置网具的方式连续起捕。进入10月中旬逐渐排出池水,并且拉网起捕暗纹东方鲀,待池水排干后,最后起捕菲律宾帘蛤。规格达到140~160头/kg。

2 养殖试验结果

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养殖动物的苗种放养、渔获量及养殖经济效益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暗纹东方鲀等苗种放养、渔获量及养殖经济效益

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以说明,暗纹东方鲀的规格均达到了125.0~200.0g/尾,单位面积平均产量达到了975.0 kg/hm2;中国对虾的规格达到了40尾/kg,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225.0 kg/hm2;菲律宾帘蛤的规格达到规格160个/kg,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4,500 kg/hm2;海蜇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5,250.0 kg/hm2。总面积为20hm2的4个池塘总产值达到292.8万元,总经济效益达到195.3万元,平均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达到了9.765万元/hm2。

3 讨论

本试验通过将几种生态位和食性不完全相同的暗纹东方鲀、中国对虾、菲律宾帘蛤和海蜇进行混养,达到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空间和天然生物饵料的目的,实现了生态养殖的效果。暗纹东方鲀、中国对虾、菲律宾帘蛤和海蜇在水体中的分布和食性结构上具有互补性,暗纹东方鲀还具有吃掉患病和死亡的中国对虾,发挥减少水体中中国对虾病原数量和避免疾病发生与流行的作用。暗纹东方鲀和中国对虾排泄物和残饵可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供菲律宾帘蛤和海蜇食用,而菲律宾帘蛤和海蜇大量摄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达到了改善了水质,不仅满足了暗纹东方鲀和中国对虾对良好水质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暗纹东方鲀和中国对虾的病害发生。在全年的养殖过程中,放养的暗纹东方鲀、中国对虾、菲律宾帘蛤和海蜇均没有出现疾病造成危害的问题。

在这次试验中,旨在建立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达到构建出“养殖品种生态平衡、水质化学指标平衡、水环境中有益菌群生态平衡、有益藻类的生态平衡”等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这将对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本试验只是初步地尝试,计划将继续调整养殖品种和每个品种的规格和放养数量,在保证养殖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获得更为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海蜇对虾苗种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海蜇(zhé)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营口成为世界海蜇产业链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