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路径、机制研究

2018-05-28罗城刘光清王兴满成思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高职

罗城 刘光清 王兴满 成思

摘要:学生“就业难” 和企业“用工荒”,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应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机械类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唯一渠道和必由之路,也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研究

十多年来,学院率先在全省进行校企合作实践,形成了合作的体制机制——走股份制、集团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尝试。虽然学院与利奥集团在国内高职院校中率先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参与的专业少,经验有局限性。机制、模具、数控、汽修、汽配等专业是机电系的机械类主要专业,最近几年这些专业也在积极推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双方对责、权、利认识不足,凭一时的热情,合作停留在较浅层次(如只是学生实习实训)上,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融合”,这是目前我们学院乃至大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

1.办好高职机械类专业必须搞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项工作

众所周知,技能人才不是用粉笔黑板在教室里“教”或“学”出来的。它必须要通过实践过程:用工具(如机器)、耗材和手艺高超的师傅“带”并“练”出来的。高职院校是当前机械类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营地,但凭高职院校现有设备的数量及规格、场地条件和技师水平,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职业教育需要。由于学校的设备功能是教学,不能实现利用率最大化,所以直接投资购买需要的设备,则需要的资金数额巨大,学校难以做到。因此,高职机械类专业必须与企业校企合作,乃至深度融合,即相互借用:学校借用企业的设备,企业接受学校的高质量学生,形成良性循环。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从专业设定到教育培训的实施,都建立了能够保障学校、企业双方有效参与的机制。“双元制”为“德国机械制造”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机械产业工人,成为德国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再如美国的多元化“合作教育”模式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严肃立法保障职教发展、携手工商紧密协作”的成功经验也应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参考依据。

当前,存在“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两个现象,同时还存在用人单位“高薪也难以聘用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特殊现象。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有效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显然,如果地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路径上不想办法做出改变,不仅影响到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也将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生“就业难” 和企业“用工荒”,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显然问题是出在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上。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主动适应南充市十三五“155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新常态和抓住努力打造“成渝第二城”的契机,实现学院“1210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提高我院机械类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和必由之路,也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教育部2016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会议强调,职业教育要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地方高职院校为克服自身的先天不足(一般都是合并组建,基础硬件条件比较差),必须加快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国民应用技术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大局,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加以实施。

2.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现状调研

据调查,在“就业难”的形势逼迫下,很多高职学生选择非自愿和非对口就业。即使在少部分对口就业的高职机械类专业大学生中,还有6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从四川省的高职院校调查来看,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优劣不平衡,盆地边缘地区高职院校更是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不稳定、模式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合作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缺位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往往在于学校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如学生顶岗实习),而不是真正为了合作育人。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难以全面、深入、持久地进行。这些就是四川省高职机械类专业目前“产教融合”的现状。

3.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内涵研究

研究产教有效融合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是实现“五个对接”:一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生产过程重新设计职业课程和顺序;二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优化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把专业设置与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把教学内容改革、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结构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对于技术性强现在任然还有职业门槛的专业,则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合格毕业生成为学历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和等级证书的载体;五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天生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强化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为职业发展而学习的需求。

高职机械类专业作为工科典型的产教融合来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它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于一体。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藩篱,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双赢”共同体,构建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也能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4.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路径机制研究

学院与东风南充有限公司(现为吉利四川商用车公司)、兴城液压件厂、重庆奇佳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对方的教学、生产情况,建立了优质的信誉。在保证机械类专业学生实际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考虑企業的需求,及时派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用工需求,同时优秀学生被企业留用,实现“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4.1政府建立和营造校企合作环境

政府如果积极为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则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因为教育活动同企业生产活动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机械类高职教育活动的动机和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适用的高技能机械加工人才,实现社会价值;而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所以政府要大力统筹机械类专业高职教育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其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引导支持建立产教融合机制:一是确保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协调产教融合有序进行;二是出台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措施,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享受优先技改、贷款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对学校和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并且跟踪考核评估,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参与校企合作)纳入其考核体系;四是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保护和激发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企业的积极性。

4.2必须转变合作观念

根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从自己发展的角度出发,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企业被动参与的占大多数。

如果想要实现深层次校企合作,首先必需转变合作观念,学校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应该立足共同发展,注意合作利益对等(平衡),实现双赢。其次,机械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不能总是靠外部机制(政府)去推动,要激发学校和企业的内部活力,让各方都能看到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未来,真正建立市场化的内部利益动力机制。

4.3搭建靠谱的合作平台

目前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多采取学校对企业的直接合作形式,以“点”的形式存在,制约了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只有通过机制创新,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话平台——职教集团,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构面的合作模式才是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目前学院牵头的华西职教集团的成立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

4.4构建校企合作情感机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其中的关键是“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必需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研和洽谈,“合作”各方必需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构建情感机制,加大情感投资,加强校企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定合作规则,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保证合作的协调、长久和健康发展。

4.5利益平衡是校企合作的运行原则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职业院校要履行教育职能,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机械)企业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其价值功能。表面看二者的目标与功能不同,但实质是息息相关的。客观上讲,校企合作就是一种资源交换的商业行为,是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合作。因此,合作活动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权益平衡”的原则。利益平衡是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的培养者,企业是技能人才的应用者。生产者(学院)输出的产品(学生)不合格,使用者(企业)就没办法正常使用,学生只有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才能“练”成更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不但是学院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也是合作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的有效途径。

4.6制定合作法规

目前,教育部、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校企合作”的法规,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以行政手段明确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措施及法规,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发展,能从制度上有效地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要把这些校企合作的法规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从普通的“校企合作”到真正的“产教融合”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政府是社会各行业运转的管理者,绝对有必要制定出完备的政策法规,确保产教融合顺利实施。

5.高职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和机制创新研究

5.1产教融合“厂中校”模式

这种模式的情景是这样:学校提供劳动力、部分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部分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满足企业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节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获得实践机会,学得了实践技能;而且带队及指导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管理与研发,也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企业在获得这些生产资源时,为师生提供学习、食宿条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当然企业要比较其付出的成本与师生提供收益的大小,如果师生要价太高,企业也可能放弃这种模式。当然,极个别有条件的学校(这种学校很少),最好可以形成“校中厂”模式,这样能获取产教融合的最大主动权。

5.2 完善“契约合作”模式

最为普遍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契约合作”模式,它是指校、企之间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是企业劳动力和管理人才的来源,即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的供应者,企业是人力资源的需求者。这种供需关系形成产业链关系,具有建立合作的天然基础。

我们学院现在领衔推动的南充华西职教集团、与利奥的校企合作董事会等组织机构,实质都是通过契约方式建立的校企合作组织。契约合作与生产要素整合不同,它不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也不存在产权关系的处理。当然,仅凭一纸协议是很难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合作中产生的各种矛盾。

5.3构建“技术人才”的教学机制和体系

建设各种“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市重点实验室,以校企双方的“技术能人”为核心,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实施项目化教学、量身定制培养人才的教改平台,紧密结合“诊改”教学改革,探索“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分组式研发”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着力构建“技术人才”的教学运行机制和体系。

5.4建立长效的双赢机制

学校与企业不能做“一锤子”买卖,学校与企业最好能长期合作,当然这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而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显然,双方的目的是相辅相成的。为此,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最终获取双赢是最好的合作效果。

总之,为使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创新合作模式,完善、细化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评价标准,总结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同时要认真学习兄弟院校校企融合的成功经验,才能促进学院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发展,进而实现理想的“产教融合”,从根本上提高工科高职的办学质量。当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能搞成一种包装,一定要做实,要在人才培养理念、内容、途径、体系、机制上下大功夫。没有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建设特别是对于工科类院校其实不过就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黎志键,梁建和.基于校企合作群的高职办学体制机制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8).

[2]周林福,黄先琪.“引厂驻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年9月29日.

[4]周常青.工学结合的反思与内涵扩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4(06).

作者简介:罗城1963.11~,男,汉族,籍贯:西充县,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中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