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猎人”养成记
2018-05-28周德尧
周德尧
2017年3月和12月,上海的昆虫学家分别在上海动物园和滨江森林公园先后发现了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和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两个新物种,引起了轰动。大家一定很好奇,新物种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非专业人士是否也可以发现新物种呢?作为一名昆虫研究人员,笔者就以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一个新物种发现的历程。
笔者此前主要研究一类叫作苔甲的小小甲虫。苔甲的体长通常只有几毫米,有许多种类的体长还不及一元硬币的厚度,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躲藏在森林地面的落叶层,或者腐烂的树木空隙当中,捕捉比它们还小的小生物为食。但就在这类迷你甲虫家族中,却有一类体长数倍,甚至十倍于一般苔甲的“巨人”——大苔甲类,它们有长长的六足,在森林中飞速地爬行,捕猎肥嫩的跳虫。
此前,这类大苔甲从未在中国被发现过,但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得知它们中的一个属——刻鞘苔甲广泛地分布在与中国接壤的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究竟有没有这类神奇的苔甲?如果有,它们又住在哪儿呢?
已知距离我国最近的刻鞘苔甲分布地在越南,在那儿已发现有6种刻鞘苔甲,占了整个属全部种类的近3成。有研究表明,在距今5800萬年前至4000万年前,我国的海南岛几乎与越南北部连接在一起,时至今日,海南岛的动植物还保留有大量与越南相类似的属种。如此看来,想要找到“国产”的刻鞘苔甲,海南岛非去不可!
为此,笔者与同事一同前往海南岛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找寻刻鞘苔甲。令人失望的是,在开始几日的寻觅过程中,我们始终未有所获。正当我们心灰意冷时,一大段悬在半空中的腐朽树干闯入了我们的视野。此前曾有资料显示,刻鞘苔甲可能会隐藏在一些朽木当中。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们拿着筛子,爬上朽木。树干的树皮已经腐烂剥落,形成了许多空隙,我们将树皮和空隙中的朽烂木屑全部拨拉到筛盘中,细细筛查,突然一个橘红色的身影惊惶地从木屑中钻出,刻鞘苔甲终于现身了!
在随后的几天中,我们继续对这块木头进行大肆发掘。不枉众人的一番努力,我们最终采集到一雄两雌共3个标本。令人振奋的是,经过与所有27个已知种类的比较,海南之行采集到的刻鞘苔甲被确认属于一个从未被描述过的新物种。为了纪念刻鞘苔甲家族在国内被首次记录这一历史性事件,这个种类最终被命名为中华刻鞘苔甲,有关文章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动物分类》上。中华刻鞘苔甲无论在体型还是在各个细节特征上,都与分布于越南北部的北越刻鞘苔甲最为接近。可惜,此次发现的中华刻鞘苔甲雄虫的触角残缺了,不得不说是这次成功探索中的一个小小遗憾吧!
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繁盛的物种,适应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其身影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许多昆虫,或是不为人所关注,或是生长在我们的足迹未曾涉及的地方,因而仍未被我们了解、记录。这些新物种,正等着“物种猎人”去发现。而想要成为“物种猎人”,就要具备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探索未知的勇气。最重要的是,“物种猎人”必须具备极强的毅力和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须知,任何新物种的发现,都离不开严谨的考证,这就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文献,积累海量的知识,正所谓: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愿每一位对动物、对自然感兴趣的青少年,保持这份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