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与翼状胬肉切除后联合干细胞移植的比较分析
2018-05-28张晓华陈海燕王家玲
张晓华 臧 晶 陈海燕 王家玲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发病与患者所处的环境、职业及年龄密切相关,是眼表常见疾病之一[1]。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者角膜缘功能下降导致角膜缘的屏障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新生血管和结膜组织混入角膜,进而形成翼状胬肉。翼状胬肉不仅能够引起患者眼部严重不适,且影响观瞻,严重时还会引起视力障碍。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但翼状胬肉的复发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运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的方式,与单纯手术切除方式相比较,探讨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翼状胬肉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7年5月本院住院患者共61例61眼,男22例22眼,女39例39眼;年龄45~80岁。随机分组,观察组30眼,对照组31眼。按5级诊断标准:0级:没有翼状胬肉;1级:翼状胬肉仅在角膜缘,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刚透入正常角膜边缘弧线(Vogt栅);2级:翼状胬肉头侵入角膜缘和瞳孔之间;3级:翼状胬肉头侵入瞳孔区;4级:翼状胬肉头部超越瞳孔区达对侧缘[3]。所有病例均符合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
1.2 手术指征与方法
翼状胬肉的手术指征:①遮挡患侧瞳孔区;②胬肉所致的散光;③胬肉的血供丰富,并呈进展性;④患者有改善眼部外观的意愿。
手术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4]:术者在显微镜下剔除翼状胬肉,尽可能地保护好内直肌及肌鞘,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术:切开胬肉头部0.5 mm处并沿角膜缘分离胬肉组织,弧形剪开巩膜的胬肉组织并钝性分离,彻底切除已经变形的组织及不良增生组织;在12点位及6点位角巩膜缘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应用10-0尼龙线缝合;术后结膜囊进行抗炎处理,患眼加压包扎,术后第1天进行患眼换药,换药后滴0.3%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天4次,直到患眼功能恢复。
1.3 检测方法
所用入组患者均在手术前和手术后3月检测患眼的裸眼视力及角膜曲率相关有效数据,每个时间点检测3次,取平均值。采用标准视力表检查[5]检测裸眼视力,并应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本研究所入组患者的翼状胬肉病变均在2级及2级以上标准。角膜曲率主要包括水平方向曲率(Kx)与垂直方向曲率(Ky),角膜散光度(△K)=Kx-Ky。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月的视力、散光、角膜曲率的差异,记录。
1.4 评价标准
按照翼状胬肉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翼状胬肉无残留,手术创面康复良好,结膜未见充血,无异物感,随访未见复发;有效:翼状胬肉未见明显残留,结膜充血,异物感轻微,术后抗生素可以缓解症状;复发:术后异物感明显,结膜显著充血,术后复发见新生血管、胬肉增生。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273,P=0.02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角膜创面修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角膜创面修复时间为(2.81±1.29)天,对照组为(5.52±3.24)天,观察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86,P=0.01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与角膜散光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裸眼视力、散光及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裸眼视力与角膜散光对比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t=2.386,P=0.000;*:与对照组比较,t=3.782,P=0.002;∆:与对照组比较,t=4.260,P=0.012。
3 讨 论
既往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翼状胬肉的形成与球结膜组织及胶原纤维增生变性破坏角膜的前弹力层而致的角膜缘结膜上皮化生有关[6]。减少胬肉复发的关键是保证角膜缘结构的正常。角膜稳定性破坏成为新生血管及胬肉生长及增生的基础[8]。翼状胬肉发病与复发与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角膜干细胞功能障碍将最终导致结膜的分化异常。角膜缘干细胞是一群特殊的干细胞,是角膜上皮更新的源泉,维持着角膜上皮的完整。移植的干细胞为发生病变的角膜提供功能正常的干细胞,促进角膜创伤面的修复及正常上皮化[7],所形成的增生压力可以抑制结膜的异常组织、新生血管向角膜方向生长,从而阻止了胬肉的复发。
本研究结果提示经角膜缘干细胞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性切除术,这可能归因于角膜缘干细胞可以补充病变缺损的干细胞,重构角膜缘的生理屏障,恢复被破坏的VOGT结构,从而抑制结膜的上皮细胞向角膜表面移行及增生,抑制血管组织向角膜生长,最终抑制了胬肉的复发[9]。在单纯切除术组里,结膜炎症也是翼状胬肉出现复发的诱发因素,虽然可以应用显微镜较完整的将胬肉切除,术后创面多较光滑,但术后巩膜暴露时间长,使得伤口受到持续炎症刺激,故单纯切除术后复发显著升高。既往研究表明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改善角膜散光度,提高视力,改善视觉体验[10]。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曲率均见显著改善,散光发生率降低,与单纯切除术组相比,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干细胞移植术应在胬肉组织切除时,尽可能保证角膜、角膜缘的光滑及平整。
综上,与单纯切除术相比,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同时还缩短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大幅降低胬肉的复发率,改变角膜屈光、视力、散光,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亚妮,李桂香,段直光,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容性疗效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1):880-882.
[2] 赵洪建.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与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8):231-232.
[3] 黄家惠.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干细胞移植术60例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4(9):221-221.
[4] 李梅素. 紫外线辐射对眼的损伤[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1):115 -116.
[5] Torres J,Fernández I,Quadrado MJ,et al. Limbal transplantation: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analysis[J].Arch Soc Esp Of-talmol,2008,83(7):417-422.
[6] Akinci A,Zilelioglu O.Comparison of limbal-conjunctival autograftand intraoperative 0. 02% mitomycin-C for treatment of primary pte-rygium[J]. Int Ophthalmol,2007,27(5):281-285.
[7] 程海霞,陈志钧,刘庆淮,等. 原发性翼状胬肉 760 例术后复发情况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24-26.
[8] Torres J,Fernández I,Quadrado MJ,et al. Limbal transplantation: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analysis[J]. Arch Soc Esp Of-talmol,2008,83(7):417-422.
[9] 李庆和,胡长娥,李岳关,等.优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18-120.
[10] Memarzadeh F,Fahd AK,Shamie N,et al.Comparison of deepithe-lialized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nd conjunctival autograftafter primary pterygium excision[J].Eye (Lond),2008,22(1):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