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优化我校体育健康素质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

2018-05-28葛卫东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专项群体

葛卫东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健康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民族健康素质为宗旨的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是一个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最好阶段。现代社会的发展呼唤健康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健康素质教育责无旁贷。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我校15、16级两个年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2 对我校15、16级400名,男75、女22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学生男女比例关系),就他们的在校体育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处理分析,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

3. 统计结果与讨论分析

3.1 对我校学生连续两年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3.1.1 我校学生50米体质测试数据分析

Paired Samples Statistics

Paired Samples Correlations

Paired Samples Test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二50米成绩相比于大一50米成绩较差。相差平均达到1.2秒,数据分析上两者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大学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身体素质基本并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有了相对回落。表现为核心力量缺失,肌肉力量柔韧性回落,爆发力减弱等问题慢慢显现。

再根据学生问卷归纳发现,学生对于体育感兴趣的比重占到36%,但是学生锻炼时间选择有46%选择在晚上,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强度基本维持在30%以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中健身健体常识缺失,对于肌肉力量练习等方面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无法看到或体会到身体练习、锻炼的对自身技术、形态改变,使得学生成就感丧失,从而失去体育锻炼兴趣。并且统计问卷数据中看到学生群体活动中体育常识、知识的获取有36%的学生来自体育教师教授,31%来源于互联网,知识获取的准确度以及适配度都难以得到判断。学生体育知识的储备主要源自于体育教师,所以对于课程的安排尽量要做到知识扩展性,对于学生互联网获取的知识,教师应该做到甄别、筛选。帮助学生建立体育理论结构。

3.1.2 我校学生肺活量和引体向上统计分析

表二 大连外国语大学大一男生肺活量统计图

通过对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大一时身体素质中上肢力量严重缺乏,肺活量较比标准值要低。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学生对于自身运动能力认知比较准确,同时参加体育活动热情比较高涨,但是限制于学生参加群体活动因素较多其中主要因素包括:无人陪伴,学习压力以及自身懒惰。其中无人陪伴,应该是体育活动最大障碍,作为群体活动人是基础,如果缺乏主体,对于体育自身来说就失去了意义。缺乏体育活动中成就感,就难免会打击学生自身兴趣导致丧失体育热情。

表三 大连外国语大学大一男生引体向上数据柱状统计图

同时由于自身运动能力较弱,加之平时参与体育群体活动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获取后的基础判断能力也就稍显不足,对于如何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各个方面往往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对于提高自体育素质时所要注意的关键点基本属于盲点。并且对于体育群体活动中注意事项,自我保护以及简单医疗救治方面显得更加淡薄。这也就是学生想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但往往受到多方面问题阻碍,致使学生对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慢慢消散。

4. 我校体育健康教育优化建议

4.1 体育教学环境、自由活动空间的相关优化

物质是基础,学校必须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积极投入,包括体育多媒体设施的建设,以保障体育课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学生自主学习健身锻炼的需求。让学生从多种途径接触体育而不仅是传统的讲、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体验运动的乐趣;还要让学生从多个层面上尽可能多的接触体育,给体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现的氛围,让学生看到体育、听到体育、感受体育。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肤浅,他们所认识的仅仅是以往所经历的体育过程,这就无从谈论需要、兴趣和动力。我校现有的体育条件仅局限于课程内容的教与学、成绩的评定以及理论的平面讲解。应加大力度改造现有的体育设施加强多媒体教学及实践空间。在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上适当安排一些体育欣赏课,也可以通过场馆内设置的媒体形式,滚动播放体育相关知识内容和精彩比赛视频。通过观看比赛等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在信息量和对体育的印象程度上,多媒体教学以及日常体育场馆内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较口头讲解效果也会更加突出。创立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体育活动能有一个自由的氛围,把学生从兴趣爱好引领到自学和自觉科学锻炼的轨道上来。当体育习惯养成之后,终身体育的发展也就到了成熟的时候。在体育课程设置的安排上增加内容、课时、空间、设备条件等,使体育健康素质教育过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以满足广大同学的不同的兴趣、爱好、习惯、时间等需求。

4.2 体育健康素质课程的相关优化

体育课程,是我校学生在校体育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的现状,考虑我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具体情况,对优化我校体育健康素质教育课程提出构想。

4.2.1 我校体育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优化

加大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训练的比重、强调训练量要大,真正达到科学健身的效果。身体素质考试内容要多样,侧重于有氧、力量、柔软等多方面内容。增加考试分数比例,重视过程考试,让学生在刻苦锻炼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进步,找到自信。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要贯彻于体育课程设置的始终,无论在哪种体育课程模式的教学中,都可以结合专项特点加大身体素质训练力度。以提高身体素质训练促进专项学习,以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补强身体素质。在课程内容设置所占比例方面一定要大,在一年级可以考虑结合专项占50%以上的比例,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体会进步快乐,形成锻炼习惯。

体育理论内容要贯彻体育课程教学始终,除了传统的集中几个学时的理论授课,还要注意在随堂教学中,掌握课堂时机,在短时间内(5-10分钟)要求教师有备有序的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渗透。使同学加深对体育知识的深刻理解,深入他们的基因,为未来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增加体育课程种类设置,应同学的要求,可以考虑增设游泳、瑜伽、健身健美、休闲娱乐、体育欣赏等课程内容。增大学生体育课程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4.2.2 我校体育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的模式优化

目前我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是选项课形式,在大学四年中,能够修满四个学期,四个选项的内容,并且要求不可以重复选项,达到6个学分,大学体育课学业就可完成。在这种前提下,我校学生体育课选项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造成三、四年级无体育课可上的局面,同时,四个学期不能重复选项的课程设置现状,也很难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更难满足他们大学期间体育学习,一专多能的愿望。因此,建议我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要注重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为根据,将选项课分为基础、强化、特长等层次,允许前两个学年同一专项、不同层次的选项,强化一专的能力。为延长学生体育课学习时间,让同学们大学四年都有体育课可上,同时保证学生之间相互为伴、每周不少于三次的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各专项,灵活多样的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在我校实行。除了体育选修课课堂学习以外,给学生保障另外不少于两次的自由选择的俱乐部体育活动时间,并且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学时。学生选择俱乐部锻炼时间应相对灵活。可安排在晚上固定时间段内进行,也可安排在周末全天。加强管理、指导,使课外体育锻炼有计划地纳入到教学中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使之相互结合、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可实行保证练习学时的学分激励机制,和超过学时的成绩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在大学四年间,养成科学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真正做到体育的一专多能,为未来的体育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3 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素质教育的优化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的能力,提高社会交际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各种环境的综合能力。

4.3.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到体育专项课中,并且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学好,更要在课后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应在平日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其体育专项的推广和普及中,比如组织一些校内的体育赛事,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以致用,通过组织学生比赛,让学生真正去了解一项体育赛事,只有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并参与其中,学生才会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4.3.2 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在推进体育教学过程与健康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做好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调整。这时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各自专项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专项兴趣的教学内容,比如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项目,包括体育游戏、积分比赛等。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删减一些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竞技性过于高的教学内容,而引进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更好的激发学生掌握专项技能的兴趣,学生体验式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就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更加自信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4.4 体育群体活动中健康素质教育的优化

群体活动对于参与者本身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力,鉴于群体活动的特点进行优化构想。

4.4.1 对我校群体活动延展性进行扩展和延伸

我校群体活动开展种类较多,但是每项群体活动可持续时间是应该关注的重点。群体活动的可持续性关系到学生对于每一项体育锻炼兴趣关注力,学生一旦开始关注就会慢慢形成兴趣,才能逐步形成自身习惯。达到借助群体活动激励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理念。所以我校群体活动的开展需要从形式,赛制方面着手改革,群体活动形式以联赛为基础,赛制多以循环赛为基础。群体活动持续时间内可以进行体育相关理论常识和知识宣传与讲解。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参与者在得到更多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更多表现机会,对于自身不足有时间去做好调整筹备,进而更好地展示自己,逐步慢慢建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4.4.2 对我校群体活动形式的优化

为了解决学生对于基础体育常识缺乏,并且加强学生体育知识自我获取能力。有必要在学生群体中选择优秀学生对其进行“传帮带”。我校实施体育特长班教改模式多年,特长班学生专项能力突出。可建立专项体育俱乐部,由我校体育骨干精英,体育特长班培养地品德兼优的队员负责辅助管理和实施。由于体育课程时间有限,不能很好集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利用课余时间集合有意愿的学生集中进行锻炼,学习,交流。体育俱乐部在每周活动中安排理论学习,视频观看,运动竞技,通过这种兴趣培养方式达到对于体育课程的扩展。这种俱乐部形式不仅可以服务更多学生,还能更好地培养学校体育骨干力量。使得体育课程得以最大程度延伸。

5. 结束语

本着“围绕学生、照顾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在我校现有的体育教育教学客观条件下,结合外语院校学生特点、结构、提出了相关优化对策。以期在未来我校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水平、为我校体育健康素质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王惠敏.浅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学校教育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

[2] 孙怀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专相化和课程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60.

[3] 王可.对体育健康重要性及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5005.4.

[4] 王玉扩等.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5] 黄新. 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

[6] 朱玉芳.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 体育学刊,2006(13).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专项群体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锻炼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