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2018-05-27邓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自主探究新课程

邓剑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而现在学生仍普遍处于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记忆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重新注入新的课程思想,构建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下,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情境设计;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023

在物理课堂中,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与学生学的模式,教师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究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物理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物理现象的能力。而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学生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以下就此问题提一下拙见。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方式

1. 建立活跃的课堂环境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盡可能地进行情感教育,关爱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公平的课堂氛围,尽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大胆地参与到学习中。权威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都更加灵敏记忆力也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可以得到更大的挖掘。”

2. 设计问题情境

“学习起于思,思考源于疑问”。学生的每一次思维活动都是从问开始的,问题的设置如果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兴趣,开启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时机,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

3. 创设实验情境

物理学的一切规律,往往都从观察现象和实验开始的,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从实验现象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观,培养学生的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完成“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较强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例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将一小灯泡与一节干电池串联成一简单的闭合电路,观察小灯泡亮暗情况。再将同一小灯泡与两节旧电池串联构成简单的闭合电路,比较灯泡亮度与前一实验有何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看到:当两节旧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小灯泡反而变暗,这和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是相矛盾的,头脑中充满了疑问,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

4.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学习最重要,而视觉、听觉整合对知识的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觉分别记忆之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耳濡目染,感知物理世界。一方面,可以播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录像,例如,在讲授“超重和失重”时,教师可以播放在电梯升降时,站有人的体重计的示数的变化;在讲授完全失重时,教师也可以放映人们蹦极时的情景,让学生在感受视觉冲击的同时感受物理规律。另一方面,对于物理教学中,一些不易控制,或存在某种干扰,以及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操作的试验,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来实现。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原则和要求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1. 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2. 要考虑到大多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面对少数人设置。3. 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4. 要把握好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5. 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三、几点体会

1. 要充分重视“教学情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2.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而更重要的是“会学”物理,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教育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流高级中学 537400)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自主探究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