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初探”
2018-05-27苏烈旺
苏烈旺
摘要:从三年级至六年级阶段的学习中,乡镇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提高他们的成绩及整体素质,已成为我们每位教师面对的最棘手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013
一、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1. 学习动力不够,在学习上有随意性。这些学生来校学习没有一点动力,认为来校是完成家长交给的任务,或者来校只想找玩伴而已,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学习上有随意性。
2. 对数学有畏惧感,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学生平时上课爱开小差,作业应付了事。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巩固。另外,部分学困生还有不守纪律,爱出风头,混学、厌学、在校玩手机、迷恋游戏等诸多不良行为。
3. 心理发展不平衡,怀有比较强的敌对情绪。学困生学习动机不足、兴趣不浓、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他们平时不乐意去班级上课,经常借故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此外,他们对一切学习活动也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强迫他们学习,则这些学生会有痛苦、烦躁的情绪出现或言行出现对抗及无所谓态度。
二、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重视情感教育,用“爱心+真情”感染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中,要对学生有爱心。因为有了爱,学生才感到温暖,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困生,多给他们一点爱心,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树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教师诚恳的爱和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而学困生就最需要这把钥匙。其实学困生要比好的学生更加需要爱,一位教师表扬部分学生并不难做到。比如,我们经常表扬那些守纪律、听话且学习好的学生,但对那些不守纪律、学习又不好的学生就做不到了。如果我们对那些平时不守纪律的學生,但他们做了一件好事也能给予表扬的话就更加难做到了。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满腔的热血,还要有足够的爱心,在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工作中极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2. 合作互助,“优等生”帮扶“学困生”共同进步
笔者结合学校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从学生进入小学开始,笔者就注重“优等生”与“学困生”帮扶学习。笔者让“优等生”自由选出自己的“学困生”帮扶对象,然后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进行辅导学习。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设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优等生”帮扶“学困生”的合作互助中共同进步的同学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如:发一些作业本、笔记本等)。因为笔者认为运用适当的物质奖励有时比口头表扬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合作互助学习,会使学困生感到温暖、感到有团体的力量在支撑。它能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与人合作、与人沟通交流,对身心健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列为重要事情来抓。在上课提问上要对学困生适当降低难度,在作业布置上要有所区别。课余时间要让学困生有足够时间把知识进行加工、内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多谈心、沟通,使其体会到教师的热心;上课时,视线多在他们的脸上停留一会儿,使其体会到教师的关心;改作业时,多写些鼓励性的话语,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诚心;写报告手册时,多写些公正的话语,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心。
(2)加强个别辅导。平时对学困生的学习除了降低难度外,课后还要加强个别辅导。因为,个别辅导可以体现教师对学困生的关心和帮助;另外,个别辅导可以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加强师生情感;此外,个别辅导可以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到了兴趣,那么他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就会努力克服学习上碰到的各种困难,逐渐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
4. 建立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共同转化学困生
(1)指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是人生启蒙的也是终生的学校,因此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还影响一个人的终生。”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2)加强家校联系
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使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动向;同时教师也了解学生周未在家的表现,让学生没有机会在家长或教师面前钻空子。提醒家长平时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有时间多与学生沟通、谈心;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放任、粗暴等。以免造成子女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建议家长多多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学习的好习惯。
(3)走访特殊家庭
我们给一些有心理问题、表现不良的学生建立帮教档案,对这些家庭定期进行家访和回访,从走访中得知,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处于真空状态。有的学生在家里是由爷爷、奶奶看管,他们比较心疼孩子,对任性孩子一般是无可奈何;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和心理要求。这种养而不教的做法,使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取得一致,并密切配合才能奏效。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分歧或不良后果。所以,我们要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共同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的转化,由于成因不同,转化方法和切入点也要因人而异,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对症下药,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相信他们能够转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让他们在教师的关注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学习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横县陶圩中心小学 5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