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地理实验课的开发分析

2018-05-26屈海燕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高中地理

摘要:地理课中的实验操作是为了对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进行生动展示,但在农村教学中,由于设备、场地等多条件的影响,使得多数地理教师无法对地理实验课进行有效推广,即使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也极少的对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操作演示。而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农村学校在条件限制等因素下,完全不具备实验教学的开展条件,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实验课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地理实验可的开展,以求有效的促进对学会说呢过地理知识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农村教学;高中地理;实验课重要性;开发与分析

在新课改施行后,地理的课改目标便是对期间里基础教育体系,二地理实验课是其有效实现方式,但在目前国家教育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多数农村地区的学校,对于地理课的开展已是十分吃力,更遑论对地理实验课的看展。对农村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实验教学的实行困难,以便对症下药,有效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

一、实验教学不受重视

从改革开放,高考继续实行之后,高中的教育目标旨在为了培养高考的高知识性人才,尤其是在农村教育中,在学生的观念里,学习是为了摆脱现阶段的生活状况。因此,无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或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过于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主课科目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在高中教学中,文理分科了之后会形成对副科的轻视,由于在高考中的分值占比较小,因此教师只是通过大量的题海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极少会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理现象实验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在新课改之后,在教学大纲中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管你那,但由于农村多种条件限制,依旧无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二、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发

(一)课程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

(1)課程教学的层次性

教师通过对课本进行充分掌握了解,然后将学生地理所学知识系统的分为“国家、地区、自身”三种类型层次,对其有序进行教学实验的展开,从浅入深的层次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详细掌握,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2)师生课堂的合作性

在高中教学中,应该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及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实验课堂中,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地理实验课程的开展,加强学生对自我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有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实验会更加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立即程度,拉近师生之间关系,对实验的有序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实验课程的综合性

作为极为难得实验课程,教师要在课前对课程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寻找更为适配的实验组合,力求在一定的实验授课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地理知识的传授,不仅如此,更要注重对内容的综合知识相结合,以便为地理理论知识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4)坚持地理课程的学科性

在进行实验课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的科目特点作为设计核心,确保通过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概念、规律和原理等方面理论内容有效掌握。夯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进行实验课程时,需要注意对实验课程地理学科性进行保留。

(二)实现开发的措施与途径

(1)实验课程的开发措施

在地理课程中进行对实验课程的开发以及有效促进开发的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根据地理科目的只是特点进行开发。对于所要进行的实验需要对地理学科的所学知识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反应,对正确的理论原理正确呈现,此外还要与地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理有据。

其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根据地理教学的对象进行实验课程设计。对于所要进行的实验需要符合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将实验教学中所吸取的知识充分发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教学,以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获取知识。

最后,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学校的条件可能无法完全对其进行支持,因此需要对学校的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调整,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虽大致的教育环境相同,但不同的学校仍然与其他的学校不同,拥有着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地理教师需要对本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实验教学,同时也可以用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式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2)实验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进行教材学习时,教师应对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了解,这样有利于在之后的试验中,通过与教材与教案的相互结合,进行一些效果显著且可操作性强的实验,进行充分利用,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采取实验资源自主开发的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对现有可操作的实验进行完善补充。通过对现有实验进行分析,保留试验中可以实行的部分,并对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内容进行细节完善,而对于并不适用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与更改;另一方面,可实行实验创设。在农村教育中,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设备已经普及完善,因此教师可以自主进行地理实验的模拟操作,通过计算机或是实验设备为学生呈现出实验演练,在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后,以掌握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实验不断进行模拟演练,力求在实验之前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得出最为完美的整体实验。

第三,在实验操作中注重对实验操作的过程,注意过程的生成性,结果并不是最主要的,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过程长时间处于动态呈现状态,可能会有效果偏差情况的存在,因此教师需要对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设想与预判估计,并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实时关注,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以求达到最为优化的实现效果。

结束语:高中教学作为关键性知识课程,是在为学生之后的基本素养打基础,而地理作为基本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验课程的支撑,才能够对地理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详细了解,只有有效促进学生在实验课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与掌握度的高效加强。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够对其有全方位的了解,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亦是如此,通过试验对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够加强整体的学习效率,因此,对高中地理课进行实验课程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江华玲.对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186.

[2]温炎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11):15-17.

[3]康逢勇.刍议高中地理实验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71.

作者简介:屈海燕(1991—),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理学学士。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高中地理
数字资源在农村教学点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浅析怎样提高农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