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静的校园革命

2018-05-26潘晶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分组学习分组教学教学改革

潘晶

摘要:分组学习一场宁静的校园革命,从幼儿园扩展到大学,在世界各国的课堂上悄然展开。分组、合作、小组这样的词汇走进了教学改革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重视。那么什么是分组学习;为什么要分组学习;怎样开展分组学习;分组学习操作中有哪些具体的规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纵观中外,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对于分组学习的研究给教师们以巨大的灵感和启迪。

关键词:分组教学;分组学习;校园革命;教学改革

一、什么是分组教学?

分组教育学的前辈大师——恩斯特·迈尔(科学史学家),发现“分组分组教学:是一种授课的社会形态,将班级集体临时划分为若干个具有工作能力的小团队,共同完成由教师布置的,或者是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并且其学习成果可在后面的课程阶段中使用。分组教学是充当传统讲授型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和调剂。它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分组教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相关框架理论。

二、为什么进行分组教学?

1、现状:在《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片段中呈现了一种课堂现象,出现了学生要求老师改善教学方法一幕。学生坐在课堂都在孤独的学着,而且在课堂中涌动着一种你追我赶的负能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使学生缺少沟通和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2、转变:为什么分组学习会起作用?要从心流的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奠基者之一米哈里齐教授对著名作家、音乐家、艺术家、工程师和学者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结果发现,许多名人名家多用“水流”来形容创作时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高效完成任务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精神境界。根据这种描述,米哈里齐教授提出了“心流”。而“心流”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1)高挑战、低威胁。(2)及时反馈。(3)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时间。(4)活动具有结构性特征。而分组学习有五个作用机制,挑战、激励、反馈、交流和结构,恰好满足四个要求。

3、目的与意义:虽然小组建设的过程会花费教师许多的时间,但后期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分组学习的意义深刻而又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改善教学方式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1)促进角色转化:由学校人(学生)向社会人(人才)转变需要社会化学习。(2)激发群体潜能:团队对自身能够达成既定目标的内在信念。(3)追求高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动手学的有效途径。(4)实践教学需要:过程性知识、怎么办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完成。

三、如何开展分组教学?

1、分组教学的适用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根据此类知识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传统讲授的方式完成,可以不选用分组教学。

(2)理解性知识:需要探究、讨论才能加深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此类知识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来确定,可以选用分组教学。

(3)过程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适合采用分组教学。

2、如何分组

(1)分组人数

◎几种无效分组的情况:

§小组规模过大:每人成员参与机会减少或互动结构过于复杂。

§缺乏异质性:同质性过高会导致思维多样性缺乏。

§合作技能差:缺乏合作技能,会出现支配性人物、责任扩散等现象,使得组员没有归属感。

◎分组的标准:

取决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动手实验,三人一组。

§分析讨论,七八人一组。

§多数情况,四五人为最佳。

(2)分组方式

◎同质小组:兴趣、爱好、能力相投的人员安排在一个小组,教师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情况布置任务,该分组方式不宜经常使用,因为小组内差距小,缺乏发展区的刺激。

◎异质小组:社会的微型浓缩,由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能力的成员组成。有助于学生互助和思维的多样性。一般按照成绩均匀分组。

◎随机小组:以游戏或抽签的方式成组,增加趣味性、扩大学生的交往面。

◎自愿小组:自愿成组,优势是彼此间有信任和了解,为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缺点是阻碍思维多样化,另外容易造成闲聊的情况。

3、布置任务

(1)目标描述:使用正确的思维动词来描述目标,例如:回忆、分类、分析、演绎、归纳、总结、举例、归因、比较、推论、评价、洞察、阐述、抽象、预测、运用、设计等等。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心骨。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2)任务分析:根据目标确定教学任务适合哪一种教学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分组学习。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

(3)方法选择:根据具体任务,设计合作学习的方式。

(4)统筹考虑:考虑与分组学习法相配套的小组组建和建设方略;分组学习的时间分配;道具物品的准备;课堂环境的布置和管理;分组学习的评价等等。

4、分组教学方法

(1)轮流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有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和代表发言的环节。

(2)角色法:组员不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3)思维链:布置问题,得出这个问题答案的思考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4)共同圈:将自己的观点和任务完成后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提炼后写进小组共同圈。

(5)辩论法: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反驳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或是交流思想。

(6)拼图法:领取相同分析材料的学员进行探讨分析,再将获得不同材料的学员组成小组进行组内探讨,此方法可以博采众长。

四、分组教学课程规则

1、培养责任心:培养责任心是分组教学的核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具备责任心。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负责,而学生在小组团队中应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对小组及组员负责。

2、调动参与热情:教师针对目标要求,认真设计小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3、积极沟通指导: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4、设置时间压力:教师在设计分组任务时,要考虑到时间的限定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时间的压力下高效完成任务。

5、资料分析查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复习及自学工作,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避免英雄主义:在分组学习中,要避免出现个人英雄主义的现象。要充分考虑学生实践、工作任务的均衡分配。

7、成果记录展示:成果展示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同时又可以成为同学们分享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分组学习分组教学教学改革
分组学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实验课高效课堂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试析英语教学过程中分组学习的运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