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2018-05-26黎晓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腹腔镜

黎晓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3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开展本次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分组,奇数49例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偶数49例为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发现,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且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结石类疾病,发病诱因较多但主要与胆道感染有关,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进行胆囊切除及T管引流,在操作时需要切开的面积较大,患者会流失大量胆汁,发生生理紊乱[1]。目前,临床上更多采用的是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这种疗法因其微创的特点,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的同时恢复时间更短。本文就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展开探讨,并将研究结果做以下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开展本次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分组,奇数49例为研究组,偶数49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主诉均为腹痛,经医学影像检查后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5-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39±5.7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33-6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 47.67±5.99)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显示其组间差异并未发现显著差异,即P>0.05,故可以开展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取患者仰卧位,进行全麻,沿右肋缘下作10-12cm切口入路,常规切除胆囊,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完全取出结石后留置T管引流,并缝合胆总管;术后6天夹闭T管后出院,30天行T管造影后拔出。

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取患者头高脚低位,进行全麻,穿刺点的选择采用四孔法,肚脐旁1.0cm戳孔为观察孔,剑突下1.0cm戳孔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及腋前线肋缘下0.5cm为辅助操作孔,术中先解剖胆囊三角,切除胆囊;于胆总管前壁处用剪刀沿胆总管纵轴剪开约1.0cm切口,切口渗血用电凝止血,将胆道镜从锁骨中线戳孔处置入并送入胆总管内,操作中保持向胆总管注水,可以保持一定压力,大多数的结石可以直接冲出,如冲不出来的结石可以用取石网取出结石,取净结石后冲洗胆道留置T(根据胆管直径大小选择型号)管引流,并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胆总管,T管从锁骨中线的戳孔引出,根据情况是否安放腹腔引流;术后6天夹闭T管后出院,40天行T管造影后拔出。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录入SPSS 19.0系统,用于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以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记录以例数(百分比)表示,以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记录以()表示,数据对比若存在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12%较对照组的22.44%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胆结石患者总数中约占10%左右,对于其发病原因的研究一直没有明确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与胆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有关。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后期会伴有严重的胆绞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上治疗该病症主要采用手术取石方式[2]。

传统的开腹取石,需要进行较多的操作,患者受到的创伤较多,需要較为漫长的恢复期,同时由于T管引流,可能会使患者的胆汁大量流失,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而近年来,腹腔镜与胆道镜辅助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双镜的指导与帮助下,临床上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快捷,同时可视化操作使治疗过程可控性更高[3]。本文研究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发现,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显著疗效,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所受伤害减轻,还能控制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蓝宇.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版, 2016, 36(4):324-325.

廖学斌, 姚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J].医药前沿, 2016, 6(6):239-240.

何万民, 高再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3):46-47.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