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2018-05-26崔婉莹

卷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解读梁启超

摘 要:近代中国深受西方列强侵略,为改变国家命运,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提出了新民的观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新民的必要性体现在三方面:新民与新国,新民是阻挡列强实施民族帝国主义、寻求民族独立的手段,新民能够保有国家独特的精神品质。新民有四个途径:自新、培养公德、权利与义务以及自由与服从。通过立足于思想本身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丰富大众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认识。

关键词:解读;梁启超;新民思想

自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无数的仁人志士在社会动荡中探索着救国道路。作为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积极寻求民族振兴、国家自强的方法,为改变国家的命运,他提出了新民的观点。学界已有不少关于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意义考察、当代价值分析方面,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于思想本身,结合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丰富大众对其认识。

一、梁启超新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1.梁启超新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开始对华进行侵略扩张,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人的民族情绪不断高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反抗侵略的战争以及洋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充分暴露出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促使梁启超意识到提升国民品格、提高国民素质来促进民族振兴的必要性。除了内忧外患,国民品格存在不足是促使梁启超提出新民观点的另一客观现状。闭关锁国时期以来的国民思想保守落后,国民素质品格亟待提高。我国国民品格缺点众多,使得国家由受人尊敬之国和受人畏慑之国沦落为受人轻侮之国。本国国民品格不高的现状使得新民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2.梁启超新民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梁启超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师从康有为期间也受其思想的影响。梁启超的新民思想继承发扬了严复的“三民”理论。另外,由于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海外,在日本的流亡使他深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受到日本明治维新启发,新民思想开始萌芽。从梁启超论述国与民的关系上可以看出,其思想也受到了社会有机论的启发。

二、梁启超新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集中见于《新民说》,他解释了新民的释义,阐述了新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民的途径。

1.新民释义

“新民”取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申明“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2]。梁启超认为,新有两层含义,一是继承巩固发扬原有的,二是取长补短,学习自身所没有的,即“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3]45并且两者缺一不可。继承巩固原本所有的,推陈出新。引进外国政治学术技艺的同时不可盲目照搬,因为一定的政治学术技艺都是与一定的民德民智民力相匹配的,盲目将适用于外国的新民方法直接用于我国国民身上,只会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2.新民的必要性

首先,新民的必要性体现在新民与新国的关系上。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程度。“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3]42梁启超认为政府与人民的文明程度是相适应的,有了新民就会产生新政府,从而产生新国家。英美国民能够自治,国家常常能够治理得很好,其原因就在于英美国民素质高。因此,国民素质品格关乎国家的发展,新国必须新民。

其次,新民是阻挡列强实施民族帝国主义、寻求民族独立的手段。恰逢列强实行民族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因此,要想与之抵抗,取得独立,必须新民。“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未由。”[3]45

再次,每一个立于世界的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国民特质、独立精神,为保有这种特质和精神需要新民。我国广大同胞能存在于亚洲大陆几千年之久,也必然拥有可贵的精神、特质。为了保有这种可贵之处,梁启超曰“吾人所当保存之勿失坠也”,需要“淬厉其固有”[3]46。

3.新民的途径

新民的首要途径在于自新。“自新之谓也,新民之谓也”。[3]43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其言行、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进步。新民要促使全体国民素质品格的提高,就必须从个人的自我更新做起。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取得维新的成功,是因为国人缺少自新的意识,凡事不在自身找原因,总是把责任归咎于他人。

新民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公德意识的培养。公德的强调其实是对个体社会责任感的强调。私德与公德相对,讲究个人利益。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过于强调私德,“论语孟子之书,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3]47。而國人公德的缺失导致个体忽视群体公益,因此,梁启超提出要进行“道德革命”,发明新道德。新道德包括强调国民要自尊自立自强、培养自治力、拥有公共心、尚武进取等。

权利与义务思想也是新民的重要途径。在列强的侵略面前,我国不是奋勇反抗而是一再退让,就是缺少权利思想的表现。不同于杨朱理学关于勿失权利的保守观点,梁启超强调要积极追求权利,“权利以进取而始生”[3]57。关于义务,梁启超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以战争为例,倘若万千个人贪图安逸弃甲曳兵而走,则战争结果必败。因此个人要履行对群体的义务,为群体公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西方文化价值影响,梁启超提倡自由,“今日人士,其能自拔于腐败旧习之外者,固莫不竞倡独立自由矣”[3]93。在倡导自由的同时,梁启超并不否认服从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由包括对群体的服从。必要时,个人需舍弃部分自由服从群体。当群体利益得到维护,个人作为群体一员,其利益也能得到保障。

三、评价

在近代的中国,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在思想界影响很大,“其文章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4]。

即使时代的车轮又向前迈进了一个世纪,如今来看梁启超的思想,也不得不感叹其思想的先进。梁启超看到了国家与国民的忧戚相关,国民的素质品格关系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将社会有机论应用到国民素质提高、寻求国家自强上不可不说是一种创新。梁启超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他坚信国家的盛衰是由全体国人共同的思想及行为决定的,而不是“运命使然”[3]119,他鼓舞国人无论处在什么境地,都不可以自暴自弃,这给予国民极大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在引进西方自由等思想时坚持以本国民智民德民力为基础,有选择的加以借鉴,这都体现了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先进性。

然而,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受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制约,也有其局限性。他夸大国民品性对国家的作用,影响国家力量的因素有很多,绝不单单靠改变国民品性所能达到;片面对待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平等思想,强调国民安守本分,体现了其思想的保守性。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础上,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结果;是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一个爱国者对国家道路的不懈探索;是一个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为摆脱封建专制束缚所做的不屈努力,体现了一个国民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刘强编译.大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2.

[2]王敏.启蒙与反思: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J].史林,2003(03):35.

[3]王德峰编选.梁启超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4]沈松平.梁启超新民思想再论[J].宁波大学学报,2002(02):73.

注释

1.此论述见于《梁启超文选》,王德峰编选,87-91页。

2.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作者简介

崔婉莹(1994-),女,汉族,安徽安庆,硕士在读,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解读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