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本真的信息课堂中追求智慧生长

2018-05-26汪琦

教育界·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引导自学

汪琦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之本真在于以学生为本,激发、引导、助力学生经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增长学生综合思维力。有幸接触到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所创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其在自学、议论、引导三个教学环节中强调思维参与,引发智慧生成的火花,将其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思而深化,因思而活化,因思而优化。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信息技术课堂;智慧生长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几十年教育经验的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最初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推广,取得巨大成功,后陆续推广到其他学科。“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独立自学,即学生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活动形式有“阅读”“倾听”“演练”“操作”“笔记”等,关键是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

二是群体议论,主要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小组或全班的交流讨论,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的碰撞。

三是相机引导,即教师运用点拨、解惑、提示、释疑的方法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会学、学会,懂想、想懂问题,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有效地进行和健康地发展。

可见,“思维”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关键词,也是它的核心所在。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立足于实践和注重创造,其教学更需要“为思维而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持续学习能力。

一、自学环节强调思学结合,以思促学,在探究中掘进自学的层次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但是新的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美化文档》一课,主要是学习和掌握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插入方法,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这一模块有一定的了解,加之教材中的操作方法具体清晰,笔者在设计教学时,先呈现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学尝试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操作步骤。而后,展示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所出现的问题。经过观察、思考,学生发现插入的艺术字太大或太小、艺术字“文字环绕”等属性不合理以及如何修改自选图形的形状、颜色、版式等,此时,教师再将截屏的步骤流程图和录制的微视频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再思考、辨析;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如此获得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运用得更准确。在此过程中,自学任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得到发展。

没有思维参与或者只有浅度思维“干预”的自学,充其量只能起到一定的机械识记作用,是一种低级的学习。笔者认为,在学生能自我观察、理解与思辨的知识面前,不“灌学”和“代学”,更多地把思维的主动权交还给他们。只有主动思维,“真正的自学”才有可能发生。

二、议论环节强调思议共生,以思启议,在争辩中升华议论的品质

信息技术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做井底之蛙,不交流。也许你还在洋洋得意于自己的某个设计或者创意的时候,搜索引擎一查找,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这个设计和创意就已经有过。在技术问题上,也许自己一直琢磨、得不到解决的事,别人也曾经迷惑过,也曾经走进这样的“死胡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豁然开朗,既了解了知识点,又掌握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在设计“复制、剪切与粘贴”这一知识点的任务时,就要避免将任务设计成纯粹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技巧训练。若只在WPS中把一些毫不相关的词语剪来帖去,尽管你的教学任务可能在知识点的训练上已考虑得很周到,如复制与剪切的区别、粘贴的操作流程等,但是这样的任务除了让学生感觉无聊,还能得到什么启发呢?因此,笔者尝试着这样设计:结合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请学生修改完善一份文稿(如爱心义卖倡议书、阅读节活动海报……),但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文档中有几个地方的格式错了,内容次序颠倒了,而且还希望将已存在电脑中的一些修改片断也添至其中。教师要求各小组想一个最快的办法来完成修改,提高办事效率。学生相互间比较熟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谈自己的见解,听听别人的想法,记忆里的知识被激发,在争辩和具体的操作中就能得到启发,原来复制粘贴可以减少很多重复的劳动,剪切粘贴可以移动字词句的位置,这样的功能在平常自己的作文过程中多么有用啊!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发现了好多种复制、粘贴和移动的操作方法,

议论是一种互惠性学习方式。通过议论,产生互动氛围,生成互惠效益,实现互惠目的,及时的议论就不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成为课堂中的种民主生活方式,它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智慧共生的即时效应。

三、引导环节强调导思入深,以思激思,在互动中丰富引导的内涵

在教授LOGO语言《画正多边形》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堂课,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运用已掌握的repeat命令畫出了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命令行,抛出“你发现它们存在什么规律?重复的内容中都包含哪些命令?如何确定前进的步长和转弯的角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模仿、验证等过程与方法活跃了思维,学会了探究与发现,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和学习运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条件与方法,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此时,笔者继续布置画一个正七边形的新任务,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一时是很难算出画正七边形转弯的角度。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这种境界是激发思维的最佳境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根据任务的要求进行讨论、分析、判断、论证,思维逐步深入,批判性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这一个例子中,笔者没有将命令像公式一样直接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加以应用,而是将探究与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自由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性和合理性。这里的“引导”显然不是“闭合”的,而是足够开放的。开放性引导恰恰能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的更深更远处,甚至是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外。

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一个求真、务实、让智慧生长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在自学·议论·引导三个教学环节中既存在思维的冲突和碰撞,又允许不同观点和学习方式的共同存在,既可相互批判,又可以彼此认同与接纳,课堂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洋溢着成长的气息。

【参考文献】

[1]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实质与精髓[J]. 课程·教材·教法,2012(04).

[2]毛彩菊. 参与式教学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选择[J]. 理论观察,2016(01).

[3]滕玉英. 让课堂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J]. 华夏教师,2017(0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引导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