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书中走出的“淑女”

2018-05-26刘纾含

教育界·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淑女案例读书

刘纾含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受不一样的家庭教育,经历不同的事,因此拥有千差万别的个性,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分析问题成因,抓住教育的契机,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文章通过记叙一个顽劣女孩的转变,呈现了一个教育者如何用关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的案例。

【关键词】 教育;案例;女孩;读书

“你干什么?”一声怒喝打断了我的教学,转过头一看,教室后排的两个孩子已经开始推搡起来,我赶紧上前制止了他们。下课后问其原因,原来是朱朱想找同桌借笔,但同桌不想借,于是朱朱就直接动手抢起来。面对这鸡毛蒜皮的打架理由,我真是哭笑不得。我问朱朱的同桌为什么不帮助同学,借笔给她。他一脸不屑:她特别惹人讨厌,我就是不借给她。那满脸的理所当然和不友好让我吃了一惊,我赶紧问他原因。从他嘴里我了解到孩子们眼中的朱朱:个性阴沉,不爱与人交流,下课也不和班里的孩子玩耍。又好强,从不肯吃亏,别人不小心碰到她,她一定要打回来,别人说她一句她要顶十句回去,而且还“出口成脏”。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生,她还不爱干净,常常一件衣服穿一周,而且整天披头散发,邋里邋遢。班里的很多同学们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儿和她发生过矛盾,但是她从来也不认错,每次都把责任推给别人。长此以往,也就没人愿意和她多接触。偶尔她需要帮忙,也没人愿意帮她。这次的事儿,朱朱的同桌虽然承认自己没借笔给同学是自己不对,但更多的是指责朱朱的“不问自取”“强取豪夺”。面对同桌的控诉,朱朱毫无悔意。无论我怎么引导,朱朱都拒不认错。即便我批评她,告诉她不能这样,她也不为所动。那时我才刚接到这个班级没多久,班里的孩子我还不太熟悉,更没想到朱朱是这么一个“顽固不化”的孩子。随着接触的深入,我发现这个孩子很容易为小事斤斤计较,并且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对老师的耐心劝说和严厉批评都无动于衷。面对如此倔强、说不通也讲不听的女孩,我感到有点束手无策了。是什么使这个孩子倔如“顽石”?

随着深入调查,我慢慢开始了解朱朱。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一个人抚养她。由于工作繁忙,平日里只有朱朱一个人在家,妈妈对她的关心和照顾都很缺乏,所以朱朱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疏于管教的“邋遢鬼”,也因此受了不少讥笑和嘲讽。有的家长甚至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朱朱玩。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卑的她习惯了用破口大骂来虚张声势保护尊严,用动手动脚来抵抗别人的排斥和轻视。哪怕别人不是出于恶意,有时只是一句无心的话,也会招来她敏感的猜疑和愤怒。久而久之,谁也不喜欢她,她好像也不需要谁喜欢,每天用尖锐的言行撑起一把保护伞面对一切,就像一只时时刻刻如临大敌的小刺猬,随时随地都竖着自己浑身的尖刺一般。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改变她了吗?

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找到了打开她心灵的钥匙。那是一次语文课,我看朱朱埋头桌下,就悄悄来到她身边,趁她不注意抽走了她手里的东西,一看原来是一本小说。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告状说朱朱常常上课偷看小说,并唯恐天下不乱地建议我“把她的小说没收了”。朱朱一听要收她的书,立马开骂。我立刻用她心爱的小说威胁她“再说脏话,书可不还给你了”。谁知她立马偃旗息鼓。我一看这孩子居然这么爱看书,心想原来朱朱还是有克星的。心中一喜,想到要改变朱朱,何不就以“书”为突破口呢?这第一步,就是要支持朱朱看书。于是我笑着对还在起哄的孩子们说:“看书是好事,只是她没有选对时间。如果是课余时间,老师还希望你们能像朱朱一样,多看书,看好书。”孩子们看到我这样说,渐渐安静了下来,朱朱也安静下来,她没想到我不但没有批评她,没收她的书,还维护她,支持她看书,这让她不禁有些惊讶。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第二步就是要用“书”作为我和她沟通的桥梁。下课后,我让朱朱来办公室,朱朱以为我要批评她上课看小说的事,一脸防备。我笑笑地看着她,告诉她我也喜欢看小说,并把自己手机里存的几部小说翻出来给她看,证明我所言非虚。朱朱又惊讶又兴奋。于是我们围绕小说开始聊天,从小说的情节聊到小说的人物,从小说的背景聊到小说的作者,聊得很是愉快。从此以后,我常常让朱朱到办公室来和我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朱朱也卸下了一身的防备,变得开朗了许多,健谈了许多。我们聊天的内容也从小说延伸到了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朱朱渐渐视我为知己好友,聊天时给她讲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她也渐渐地能听进去了。有时朱朱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只要我从中协调,她都能乖乖听话,认错道歉,不再像以前那样“油盐不进,顽固不化”了。看着朱朱的点滴进步我高兴极了,但这还不够,我希望看到朱朱更大的改变。某一天在辦公室聊完天,我特意送给朱朱一个漂亮的发带,并亲自给她扎了个马尾。办公室的老师们都赞叹说朱朱看着精神又漂亮。从此之后,朱朱也开始自己学着绑头发。而只要朱朱绑了头发或穿了换洗过的干净衣服,我们几个老师都要表扬赞叹一番。渐渐的,同学们也发觉朱朱不再那么邋里邋遢的了。

改变外表还不够,第三步,要借“书”规范其言行。要怎么改变朱朱“出口成脏、动手动脚”,看来还得从“书”下手。有一次聊天时,朱朱兴致勃勃地谈到她最近看的某部小说,说到女主角多么惹人喜爱,我顺势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女主角,朱朱滔滔不绝地列举了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坚强聪明等好多条。等她噼里啪啦说完了,我笑嘻嘻地问她:你想要成为这样的女孩吗?这次朱朱只是不好意思地笑,我从她的笑中感到了她的期待和向往。接着我又问:你看过这么多小说,又有哪一部小说里面的女主角是对人凶神恶煞、斤斤计较,还满嘴污言秽语的呢?朱朱似乎明白了我想说什么,慢慢低下了头。看到朱朱低着头闷闷不乐的样子,我知道她已经明白了我想告诉她什么,于是没有再多说,只是告诉她:我相信你会成为让人喜欢的女孩子的。从此以后,我发现朱朱渐渐地改了自己“出口成脏”的坏习惯。没想到只是这样简单的一次对话,却能让朱朱有这么大的变化,看来“书”对朱朱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在聊天中,我发现朱朱主要是看各种各样的小说,恐怖、言情、玄幻、仙侠之类,而值得她看的书却不曾碰过。于是,在之后的时间里,我每次都会在聊天时给朱朱准备一些有价值有意思的小说,让她带回去看。另一方面,我还时常和她讨论这些书与普通小说的区别,并指导她如何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随着时间的积累,朱朱看书更有选择性了,也开始主动找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来阅读了。同时,不少同学也渐渐感受到了朱朱巨大的改变,悄悄告诉我,朱朱最近特别奇怪,不仅不会为小事争吵打闹了,说话也不像以前一样扯着嗓子吼了,偶尔同学递个本子给她还能听到她说“谢谢”了。

朱朱多看书的优点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凸显出来。由于自身经历和大量的阅读积累,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作文中充满真情实感。为了进一步改变朱朱自卑阴沉的个性,帮助她树立自信心,每次班级作文展示我都要让朱朱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作文,让她和其他成绩优秀的孩子站在一起接受同学们的掌声。一次学校组织作文比赛,我力荐朱朱参加,结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渐渐的,同学们眼中的朱朱不再阴沉自卑,她也敢独自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给大家介绍她看的书。周围的同学们不那么排斥讨厌她了,几个爱读书的孩子也爱和她一起聊天了,教室里也慢慢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了。

某一天朱朱的同桌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朱朱在草稿上写了一个故事,还主动拿给他看,他觉得有意思极了,可惜故事还没写完,他有点意犹未尽。我听说后一边不断鼓励朱朱继续写作,一边悄悄把朱朱的故事以连载的方式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让班上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还有很多同学不斷催促朱朱继续把故事写完。看到被同学们围着“催稿”时笑得不好意思的朱朱,我心里真为她感到高兴!后来,朱朱还悄悄告诉我,经过这件事,她确定了未来的理想——当一个小说家。

前不久,毕业几年的孩子们回来看我。在一片热闹的叙旧声中带来一个让我惊喜的消息:朱朱的短篇小小说在原创小说杂志上发表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都为朱朱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这个消息不禁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拿起书就不放下的孩子。这时的朱朱不再是那个让同学们讨厌、排斥,对别人始终抱着敌对态度的女孩了,她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友善、温和了。她在书籍的陪伴下渐渐描绘出了自己的样子,一个让人越来越喜欢的“淑女”的样子。

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而孩子更是在错误中不断修正,才能逐渐成长。教师抓住朱朱爱看书爱阅读的一面,以书结友,走进其内心,架起与之沟通的桥梁,以书规范其言行,用书陶冶其内心,再引导朱朱由读到写,给予其展示的平台,树立其自信心,鼓励其创作,助其树立理想。可见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耐心,加以引导,让孩子扬长避短,最终他们一定能健康成长,开出绚烂的花朵。

猜你喜欢

淑女案例读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做淑女好难
我爱读书
快乐的小淑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我们一起读书吧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读书为了什么
文艺小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