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学会自己培养自己

2018-05-26陈华忠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5期
关键词:充电积累反思

陈华忠

[摘 要]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知识学养的长期积淀,需要教学经验的长期累积,需要教育思想的长期凝练。这个过程谁也代替不了,只要教师坚持阅读、反复实践、深入研究、经常反思,就会逐渐成长。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又是快乐而幸福的。

[关键词] 目标;规划;充电;研究;反思;积累

教师应学会自己培养自己,这是一句普通而又充满自信的话,道出了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我成长出来的。“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对教师而言,成长不仅仅意味着生命的拔节,更蕴含着专业的进步和职业的幸福。

一、教师自己培养自己,需要成长目标

不怕路走得远,走得累,就怕没有方向。不能只关注工作,不关注成长。其实,一般教师和优秀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教师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能“看得见”,有了目标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路径就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需要自我激励和反思、获得同伴的帮助、专家的引领等。这样,才能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发展。

一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时下,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要设定自我发展的目标。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所有成功,都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当对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着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设定目标之前,先了解自己的状态,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找准自己的位置。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巫师、庸师、教师匠、能师、名师和大师,笔者以为个人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比对,找准自己属于哪个层次。接着,在对自己进行分析定位的基础上,设定目标。我想,智慧型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大目标,要想实现大目标,我们不妨从小目标着手。如果你是一名教书匠,就朝着成为能师的方向努力;如果你已经是一名能师,那么就朝着成为名师的方向迈进……人生,从设定目标开始;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为此,人生宁肯因梦想而忙碌,不因为无聊而失去梦想。虽然,忙碌是辛苦了些,累了些,然而他们的内心也充满了快乐,他们愿意累并快乐着。有位年轻教师在博客上这样写道:“学校对教师提供许多平台,让我尽快成长,有时候我们嘴里叫着好辛苦好累,其实心里挺高兴的,毕竟学校是为了我们的专业成长负责,我们就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希望自己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提升。”这位教师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是代表了许多教师的心声:他们的内心是追求上进的。

二、教师自己培养自己,需要自我规划

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教师,然后才有可能成为怎样的教师。正如一个人首先要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怎么样的人。为此,教师必须做好自我发展规划。

教师自己培养自己,有利于教师潜下心来谋发展。看看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师们,邱学华、华应龙、吴正宪、黄爱华等,哪一个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摸索实践的结果。他们的成功虽然由教育部门的培养、学校的推荐,名师的引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教师内心,自己想发展的坚定信念。

三、教师自己培养自己,需要自觉充电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面对的是日益成长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才能不断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提倡教师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向书本学习。教师要向书本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新课程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得以解放、观念得以更新、实践得以指导,从而可以把握课改革的方向,站在课改的前沿。大学里学到的那些知识只能是今后人生发展的一种奠基,要建造人生大厦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充实,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取得成功。为此,我们必须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不断了解学科教学最新的动态以及前沿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可以读一些大师作品、经典作品来加深自身专业底蕴,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

2.向他人学习。一是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参加活动,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互动,获得他人的知识、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二是经常参加各类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有条件的可以积极争取到学术单位进修,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三是通过参加教学观摩等方式向他人学习,这种方式对获取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隐性知识非常重要。四是教师可以通过拜师或采访名师、专家等相关人员,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3.向生活学。数学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数学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大可不必,数学教育要有凭借,这凭借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借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

4.向网络学习。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学习空间,它打破了年龄、时间和空间等诸多限制,教师应积极打造自己的网上学习策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首先,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一线教师学习、参考的资源库。一线教师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可以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减少了自己预设教案、制作课件时花费的时间,又能有效提高预设教案的质量与制作课件的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从而更新教育观念。如校本修研网站中有教师论坛、与名师互动、专题研讨等,对一些当前教育中困惑与问题进行讨论、争论,也可以直击教育现实,引发我们教师的深入思考。

四、教师自己培养自己,需要不断研究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凡是有较强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他们的成长就比较快,职业的境界比较高。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工作的热情,避免对教书育人的倦怠感,并且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平时的研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始。

一要从读懂教材开始。读懂小学数学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读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用心去悟,悟出道理,悟出变化,悟出层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师能否在读教材中悟出教学中每一个细节的孰重孰轻、教材处理方式的孰优孰劣,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读懂教材的设计才是最为实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过于强求“攀高”不符合现实,不负责任的“就低”也不是可取之道。要实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以至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在读懂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外延、知识建构等,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二要从编写教案开始。我认为,一篇好的教案就是一个教研成果,因为它记载着教师的思维过程;它展示了教师认识问题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因此,要预设一篇好教案是要花时间的,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从平时练起,认真编写好每一节的教案。而编写教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练习写作的过程,训练思维的过程,培养能力的过程。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在设计教案时应该体现这一转化过程,在教案中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例子,将深奥的、形式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大众化知识。这一转化过程体现着语言的锤炼与组合,体现着数学知识与人文修养的融合。因此,寫一篇好的教案就相当于写一篇好的文章,天天坚持写教案,就相当于天天练习写文章。特别是一些研究课、公开课、优质课的教案我们更要精心设计。这些成果凝聚着你的心血,是你智慧的结晶,如果将它精心地整理在教案之中,就是一份很好的教研成果。

三要从了解对象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三种基本学生观上:(1)学生是生活中人,教师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儿童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2)学生是发展中人,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与昨天不一样;(3)学生是一个个个性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姑息迁就,而应该巧妙而正确地走近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指出并要求他改正。而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储备状态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教材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甚至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顺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所必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②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③哪些教学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重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研究学生,教师要有切实、公正的行动。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有喜怒哀乐,都懂得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欢乐,都希望教师能尊重他的人格和肯定他的劳动。一个成功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夸奖的方法激励他的学生成长。这种“夸奖”,是教师颔首于学生的一隅之见,是教师赞许学生的一得之识、一技之长。它可以是一个肯定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作业的展示……这种“夸奖”,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信、自爱、自尊、自强的信念,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完善学生的自我形象。时下,教师权威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和力日渐失落,师生间冲突时有发生,教师采取多表扬多鼓励方法,尤为重要。摸清学情、尊重学生、奖励学生,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美德、一种使命。

四要从自我反思开始。教学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

要实现年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他们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年轻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年轻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由于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同时,教学反思还能够促进我们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平时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年轻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五要从身边问题开始。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去解决,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之路。为此,鼓励教师立足自己的平时教学,在身边找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由于这样的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学实际,源自教师自身,因而更能调动教师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充电积累反思
新型汽车—现在即未来
到岗先“充电” 培训重“破难”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