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鼓浪屿钢琴文化形成的诸因素
2018-05-26王咏陈金辉
王咏 陈金辉
[摘要]由于鼓浪屿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传统,在鸦片战争后,钢琴伴随着基督教进入鼓浪屿一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岛。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鼓浪屿形成了名闻遐迩的“钢琴文化”。
[关键词]文化;钢琴;鼓浪屿;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3-0104-03
2017年7月8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而鼓浪屿钢琴文化正是“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之一。
对于“文化”的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不过,如果从中文的直接含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就是“由文所化”,“文”即“文本”。因此,“钢琴文化”,也就是指由“钢琴”这个特殊文本所“化”的现象。这样,我们可以把“鼓浪屿钢琴文化”定义为:在鼓浪屿这块土地上,与钢琴相关系的现象以及观念的总和。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学者都对鼓浪屿的“钢琴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梳理与研究。
鼓浪屿钢琴文化的形成既有时代的大背景因素,也有鼓浪屿独特的地理文化因素。本文试着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鼓浪屿钢琴文化的形成因素。希望能够进一步地发掘“鼓浪屿钢琴文化”的丰富内容。
一、鼓浪屿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记录了从海外归来的闽南人民开展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闽南人民”就是指居住在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与漳州地区的人民。这里的汉族从晋朝就陆续从中原来到此地,这里北纬240,靠近北回归线,因此一年四季阳光充足;这里又是山海交错,与海外一直有比较紧密的紧密,因此,相比较于内陆地区,闽南人民的性格就更具有开放包容的一面,也会更容易接受外来事物。宋元时期,泉州港为世界大港;尽管明朝实行海禁,但是位于漳州九龙江口的月港却一度成为国内第一大港。而厦门岛与鼓浪屿都刚好位于九龙江的入海口。厦门岛与鼓浪屿只隔着一条八百米宽的海峡,因此,交通便利;在行政归属上,鼓浪屿一直从属于厦门岛管理。而厦门又从属于泉州的同安县。明末清初之际,郑成功主要以厦门岛及其周围的沿海地区及岛屿为据点展开反清复明以及收复台湾的军事活动。厦门港开始成为军事港口。而到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厦门港正式成为对外通商港口。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总面积316.2公顷,这一片水域还是良好的船舶避风铺地,对于航海大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来说,这也是选择鼓浪屿作为进入中国门户的理由之一;而鼓浪屿陆域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人口少,因此适合进行比较精细的社会管理;鼓浪屿四面环海,常年和风习习,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确实适合人类居住。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厦门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被迫打开大门。1841年英军攻占厦门,后退守鼓浪屿。《南京条约》承认“鼓浪屿仍由英国暂居”,1843年11月厦门开埠,1844年在鼓浪屿建立了第一座领事楼房;1802年,清政府与各国驻鼓浪屿领事签署《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这样,鼓浪屿就成为了“万国租界”,因而成为海外闽南华侨回国定居的首选地。这些华侨,不但带来了异国的文化,也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为钢琴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文化和物质条件。
二、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因素
闽南的居民不但从中原带来了汉人的原生文化,也吸收了当地的闽越文化;又由于航海活动的影响,因此,大量的外域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传扬。据考证,元朝时,泉州作为世界大港,已经有大量的天主教徒,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设在泉州;明朝时,自利玛窦到中国宣教,厦门岛已有一定数量的天主教徒;还有,占据厦门与鼓浪屿进行反清复明活动的郑成功及其父亲郑芝龙,有学者认为他们都是天主教徒。但是,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鼓浪屿无论是信仰还是音乐几乎不受基督教以及其它外来宗教(佛教除外)的任何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真实且完整地记录了其曲折的发展进程和生动的风格变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变革时代的历史。
确实,当西方人带着其宗教以及艺术到达鼓浪屿时,岛上已经有了历史悠久的信仰和音乐文化了。首先,尽管鼓浪屿上与儒家有关的庙堂较少,但由于朱熹曾经做过同安的“县簿”(鼓浪屿古属同安县),因此鼓浪屿也必然多少会有理学的影响;其次,作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道教在鼓浪屿有着比较悠久的传统,居民主要供奉保生大帝与妈祖,岛上也有不少的庙观;相对而言,佛教寺庙较少,但是,著名的弘一法师也曾在鼓浪屿上“闭关静修”。而且,这些传统的宗教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另外,流行于整个闽南地区的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南音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鼓浪屿上南音的弹唱一直未曾停止。这些传统宗教连同各种音乐等艺术构成了鼓浪屿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作为外来的基督教及其艺术,得以在鼓浪屿上立足,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和而不同”的精神。
三、基督教宗教活动与鼓浪屿钢琴文化的形成
钢琴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在鼓浪屿就是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一)基督教传入鼓浪屿。1842年2月24日,美国归正教牧师雅理(David Abeel)到达英军占领的鼓浪屿,与他同船抵达的还有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文威廉(W.J.Boone)夫妇。同年,天主教马尼拉多明我会就派遣传教士林方济(Francisco Zea)来到鼓浪屿传教。
基督教传教士在英美等国强大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力量的支持下,在医学卫生以及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848年,厦门岛建起了厦门的第一座新教礼拜堂。随后,英美等新教宗派,天主教以及中国本土的新教宗派陆续在鼓浪屿兴建礼拜堂。1863年兴建了协和礼拜堂,到1935年,全岛就有八座礼拜堂了。隨着教堂的兴建,基督教音乐连同钢琴,也就在鼓浪屿上扎根下来。据一位英国人回忆,1878年他第一次到鼓浪屿时,就看到教堂里有人在弹奏钢琴了。
(二)基督教与钢琴的关系。宗教与艺术是人类不同的两种文化形态,但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基督教作为一种世界观,本身就是一种对于世界、人类以及上帝本身的解释。同时,信仰也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需要超越人类理性的艺术方式来表达。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在犹太教的旧约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的起源。“摩西之歌”(圣经《出埃及记》十五章1至21节)表现了最早的音乐的宗教功能。犹太人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因此他们不但用音乐赞美上帝的创造与拣选,也赞美上帝的圣洁、公义与慈爱;音乐在犹太教中也有一定驱魔的功能,比如“唱灵歌”与“跳灵舞”;还有,音乐在犹太教中还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功能。由于犹太教非常厌恶偶像崇拜,因此,相比较于其他一些宗教,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在犹太教传统中更有突出的表现。
当基督教诞生后,在新约圣经《提摩太前书》中就教导信徒要用“诗歌、颂词赞美主”。因此,基督教一直被称为“音乐的宗教”。另一方面,初期的基督教会运用古希腊哲学,对于艺术进行了神学解释。在基督教神学看来,神是人类一切真善美的源头与本体,而人类的艺术正是三位一体的神中的一位即圣灵所做的感动工作。在中世纪,基督教音乐作为西方音乐的主要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历经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连同基督教音乐在内的西方音乐突飞猛进,因为很多的改教家本身也是优秀的音乐家。所以,基督教注重音乐的传统一直被传承下来。
另一方面,在《旧约圣经》中,就记载了“琴”的最初形式。十八世纪的意大利人首先制造了现代钢琴。它被称为“乐器之王”。钢琴独特的音乐特色主要有下面几点:首先它音域宽广,涵盖了音乐中所使用的所有的88个乐音;其次它的音量洪亮而宽阔,音量强弱变化非常之大;再次是它的音色美而丰富多彩;同时它还有清脆透明的高音区、圆润丰满的中音区以及坚实有力的低音区;最后则是钢琴便于演奏和弦。中世纪所使用的“风琴”也一直延续至今。因此,钢琴在独奏、协奏曲伴奏、音乐传真以及音乐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当然,在基督教会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尽管,当代的基督教会,尤其是新教派别林立,敬拜方式不一,但是同样都需要用音乐来抒发信仰情感,吸引非信徒的皈依。而钢琴音乐作为一种乐器,在教会的各种活动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基督教会的地方,就应该有“钢琴”。而在基督教漫长的二千年传教的历史中,宣教士们运用包括鋼琴在内的音乐艺术作为媒介“征服”异质文化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三)基督教宗教活动是鼓浪屿钢琴文化形成的根基。大部分的教堂最主要的宗教活动就是在礼拜天或者安息日(礼拜六)敬拜上帝。另一方面,信徒施洗或者圣餐礼拜、各种宗教节日、读经祈祷会、各种各样的小型团契会、信徒的结婚以及安息(丧葬)礼拜,这些都需要钢琴来引领信徒的音乐敬拜;而且,大部分的教堂也都设有专门的唱诗班,进行较为“专业”的音乐工作,而在其中都离不开“钢琴活动”;因此,教堂内总是充满着非常浓厚的钢琴氛围。在鼓浪屿这样一个“弹丸小岛”,有着如上所述的这么多的教堂,其“钢琴文化”的形成自然会有很好的根基。“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创建人胡友义先生“从小就跟着父亲到三一堂听琴,并爱上了这种长相古怪、音色甜美的乐曲”
(四)基督教与鼓浪屿钢琴人才的培养。鼓浪屿上所出现的众多的钢琴家是“钢琴文化”核心表现。而这些钢琴家大多与基督教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鼓浪屿早期风琴、钢琴基础教学,大部分是牧师、牧师娘、领事夫人任教的”。这开创了鼓浪屿人学习钢琴的先河。第一位鼓浪屿钢琴家李嘉禄(1919-1981)他是一名中国传教士的儿子,母亲虽说是渔家女,但在教会学了很多音乐知识,他本人则师从牧师妻子;被誉为“乐坛瑰宝”而英年早逝的许斐平(1952-2001),其父亲就是一名牧师,母亲则是教堂的司琴;以一曲《黄河大合唱》而闻名天下的殷承宗同样是出生在一个敬虔的基督教家庭;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盲人钢琴家蔡丽霞,虽然双目失明,但却能够熟练弹奏众多的基督教圣乐。当然,在鼓浪屿,还有许多钢琴人才都有着深厚的基督教背景。
(五)基督教对于鼓浪屿家庭音乐会的影响。鼓浪啤钢琴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家庭音乐会。而基督教对于鼓浪屿家庭音乐会的形成与普及也有重大影响。尽管中国人私人购进第一架钢琴的林里嘉并非基督徒,但他在欧美留学,可以说受到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基督教会一般都会鼓励信徒在家里进行小型“家庭礼拜”。“家庭礼拜”一般也需要“钢琴”。所以,如果有很多的家庭进行“家庭礼拜”,那么,这个小岛的钢琴氛围就更加浓厚了。正是在此基础上,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开始慢慢地普及到非信徒。而家庭音乐会要么是专门的钢琴弹奏,要么钢琴是主要的乐器。在鼓浪屿上生活多时的著名作家林语堂就曾经邀请鲁迅欣赏过鼓浪屿的家庭音乐会。而鼓浪屿的普通家庭平均拥有的钢琴数也应该是全中国之冠。
(六)基督教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鼓浪屿的基督教会因为宗教与教育的需要,在教会初具规模后,就开办各种包括钢琴在内的培训班。鼓浪屿的基督教会开办了中国的第一个幼儿园并开办了中小学还有宗教学校,在这些学校内,有相当浓厚的宗教氛围,也要经常吟唱宗教诗歌,当然,也要经常弹奏钢琴。而这些教会学校也非常注重包括钢琴在内的音乐教育,并影响其它非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另外,基督教会及其各种学校也会在教堂以外的地方举办各种音乐会,既有宗教歌曲,也有世俗歌曲,当然,钢琴一般又是乐器“主角”。
(七)基督教其它方面的影响。基督教会除了借助文化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开展了医疗卫生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工作,如教会医院、孤儿院与养老院等。这些场所也大多配备钢琴,而为宗教活动所用。另外,除了传统的基督教会进行“专门”的宗教活动外,还有一些外围组织,比如基督教青年会以及基督教女青年会,则主要针对青年人,面向社会群体。这些组织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钢琴在内的音乐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最后,基督教传教士用罗马拼音为闽南话注音。使得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阅读圣经以及吟唱圣诗,从而推动基督教音乐在闽南话流行地区的普及。因此,可以说,这一切为钢琴文化的形成起了间接的作用。
结论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例证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的历史,为中国和其他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钢琴”这个特殊的“文本”得以在近代的鼓浪屿被如此奇妙地“诠释”,确实与鼓浪屿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文化有密切的关联,更是与基督教的传入有直接的关系。今天钢琴已经内化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而鼓浪屿钢琴文化正是“文化融合”的最好例证。
参考文献:
[1]陈丹曦.鼓浪屿钢琴文化百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彭一万.鼓浪屿音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3]苏西.鼓浪屿宗教[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苑丁.钢琴与教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5]鼓浪屿申遗办,鼓浪屿管委会,谷声图书.琴岛咏叹一鼓浪屿上的音乐传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