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培养是实现英语学科价值的关键
2018-05-26张伊娜
张伊娜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学科价值;文化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7-0007-03
时值一岁初始,南京市教研室马黎老师带领研究团队向我约稿,看了他们的研究计划,我有一种欣逢知己的感动,慨然应允。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为,文化意识培养是实现英语学科价值的关键所在,是龙头,也是抓手;是手段,也是目的。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我对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江苏教育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化教学的文章,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时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面世,学习《课标》中有关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要求与相关论述,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也触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一、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首先,我们须对“文化意识”概念略作探讨。《课标》在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时指出,“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同时还特别强调,“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因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该概念界定简明扼要,向我们传达了以下三条重要信息:(1)文化意识的内涵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强调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并重。(2)文化意识始于跨文化认知,但绝非只是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强调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互动。(3)它虽名曰“意识”,却并非停留于意识层面,而是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进阶与总和,是对人格的重塑。
我以为,《课标》对文化意识概念的界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时代性和相当的科学性,明确了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体现了英语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是引领基础英语教育从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学科育人的重要举措。
二、对文化知识教学的思考
尽管“教外语必须教文化”的理念早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共识,但据我观察,在很多一线教师那里,却普遍存在以下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比如:文化教学的内容仅限于外来文化知识;文化教学的目标只在于接受和语用;文化教学的层次只在于对孤立的文化事实的知晓;文化教学的方法多为讲解和灌输等等。如此,文化意识培养要么沦为高冷的理念的存在,很难走进日常课堂;要么就喧宾夺主,将英语课堂演变成外来文化知识讲座。
我以为,形成以上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线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对显性文化知识的过度依赖,认为文化意识概念虚无缥缈,文化知识教学才是一个有形的抓手。
的确,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学习。《课标》指出,“文化知识指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根据《课标》的界定,“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创造;精神方面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文化知识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我们尝试将《课标》中的文化知识做一个粗略的分类,为教师正确定位不同文化知识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首先,我们将《课标》中提到的文化知识分为“人类文明知识”与“各国文化知识”两大类。所谓“人类文明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人类共创共有的文明成果。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此类文化知识,我们的教学目标应主要定位于学习与内化,使学生通过此类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其知识结构,涵养其心智。其二,“各国文化知识”可以细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前者指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物质文化,后者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与欣赏,帮助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借此激发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对于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化知识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中外文化的异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探究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分析、比较,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丰富审美情趣,培养文化鉴别能力,提高认同和吸纳优秀文化的能力,将中外文化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事实上,无形文化知识教学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学,是外语教学中最复杂微妙、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和最能体现外语学科价值的部分。首先,这一部分文化知识通常都是无形地附着并深藏于其他文化知识中,需要教师自己去发现和挖掘,这对于教师自身的文化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这一部分文化知识教学也是外语学科所独有的价值所在,是帮助学生形成符合我国国家利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外文化交融的视角和更为科学的文化观念的重要途径。
三、对文化意识培养的思考
《课标》对文化意识目标的描述如下:“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既定位了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又提示了达成目标的路径;而“获得”“理解”“比较”与“汲取”四个动词的递进使用,既是对路径的暗示,更揭示了文化意识形成过程中的进阶,同时又可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指南与方略。对以上几个层面的教学实践,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希望对一线外语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1.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局限于教材中显性外来文化知识的学习。
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概念,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内容远大于显性的文化知识介绍。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各类文化资源,如语篇内容、词汇的文化内涵以及句法结构等,将文化知识的学习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始终而不是对其中某一个环节的点缀。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首诗歌“Seasons of the year”为例,诗歌作者以自己观察和体验的视角,描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妙变化,表现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有教师感到困惑:“诗歌描述的四季与我们非常相似,我该如何开展文化教学呢?”其一,引导学生进入上述主题语境、理解其主题意义其实就是文化知识的教学。其二,引导学生在理解主题语境、意义的基础上反复吟诵诗歌,感悟英语诗歌独特的音韵、节律的美,丰富审美情趣,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知识学习。其三,诗歌的描述顺序是冬、春、夏、秋,而我国对四季的通常说法是春、夏、秋、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种差异,继而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体现的中英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上的不同。譬如,英语世界所采用的公历中,一月属于冬季,而我们的农历正月已进入春天,这是否为造成排序差异的原因?另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性特点,春夏秋冬的排列正好体现了中华民族内敛含蓄的特质,而冬春夏秋的排列符合英语世界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总之,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有语言就有文化,词汇和句法也是文化因素的重要载体。篇幅所限,容笔者另文阐述。
2.不满足于对文化现象的了解,要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例如,作为英语民族的特色文化,很多基础英语教材在节日题材里都有圣诞节和万圣节的内容。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知晓这两个节日的基本信息和庆祝方式外,不妨引导学生对节日的由来及相关故事与传说进行探究,并将它们和与此相似的我国春节与中元节做一些比较,发现中外节日文化的异同,探寻其映射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对于文化现象成因的探究,在此提请教师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以教師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探究;(2)不要过分追求答案的准确性;(3)切忌追求答案的唯一性;(4)探究的主要价值在于探究过程,不在于其终端成果。
3.不盲目接受和模仿文化行为,要鼓励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追问。
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文化教学案例:一个中国女孩问一个上了年纪的白人女士“How old are you?”,白人女士将手指放在嘴上,回答说:“Its a secret.”教师在教学该对话时都会告诉学生,在与英美人士交谈时不要询问对方年龄,因为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可在我们国家,年轻人在看望老人时经常会问对方高寿多少,而老人都会开心且带有几分骄傲地报出自己的真实年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很少有教师鼓励学生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追问,只一味让学生盲目接受和模仿外来文化行为,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也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4.不满足于对文化事物的简单表述,要注意理解其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
《课标》一再强调,英语学科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既符合国家的利益,也是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可我注意到,教师在处理教材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时,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不突出,流于对中国文化特色事物如春节、舞龙、中国结等进行热闹而肤浅的介绍和展示以及对中国事物与英语词汇的简单对应。在此我建议,英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内容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着力培养学生用所学到的英语对他们所熟悉的中国事物进行条理清晰、有内容和一定深度的讲述的能力,在探究与讲述中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