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5-26苏婵娟韩弘峰
苏婵娟 韩弘峰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中的先进代表,理应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在当前国际、国内思想文化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在入党动机上却出现了偏差。笔者以粤西某高校为例,通过问卷方法,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指出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方法和途径,可从源头上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2-0060-03
一、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機是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其争取人党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政治前进方向的指路标,是发自心底的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向往和追求,从根本上体现着党员的素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解决好广大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有定理想信念”,“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其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党员质量,切忌带病入党”。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6年12月,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211万,占全体党员数量的7.7%。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党员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从严治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国几乎所有问题能不能较好地解决,关键在党,因而,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至关重要,是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情况。笔者对粤西某高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人党动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包括:党员9.8%、人党发展对象26.2%、入党积极分子57.6%、普通同学6.4%,其中1-4年级的文、理科同学均有一定比例,为了兼顾部分大学生可能存在多种入党动机并存,问卷入党动机采取多选的方式。
大学生入党动机情况如下:
1、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81.4%(信仰型)
2、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74.5%(自我实现型)
3、为了将来工作和事业的发展56.6%(功利型)
4、为了满足家人要求18.1%(被动盲从型)
5、入党感觉光荣,高人一等28.4%(面子型)
6、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和优待23.5%(功利型)
7、看到别人入党,自己也想随大流8.2%(被动盲从型)
8、其它原因2.8%(其他)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正确而纯正,他们怀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而要求入党,但从各类型动机的比例来看,还有部分大学生多种入党动机同时并存,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也有相当多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将来事业的发展,认为入党可以获得更好机会,带有明显的个人功利色彩;有的则认为入党光荣,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存在一定的虚荣心;有的看到周围许多同学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出于随大流心理而要求入党。大学生中入党动机不端正、不太正确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把入党当作获取个人利益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忽略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分析
1.崇高信仰型。崇高信仰型大学生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熏陶,深刻领悟党的信念和宗旨,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入党愿望非常强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以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入党动机端正,他们是发展党员的理想预备军,将成为党的中流砥柱和坚实堡垒。
2.自我实现型。自我实现型大学生对党章理解不够深刻,虽然他们也普遍认同党的纲领和宗旨,渴望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但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党的宗旨,常把入党当做提高自身素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这些大学生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也能自觉用党员标准约束和管理自己,但他们由于行动早于思想,缺乏深刻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立场不够坚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经不住考验,容易出现思想波动。
3.功利面子型。功利面子型大学生对党的章程和宗旨认识扭曲,入党动机存在严重偏差,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认为入党可以获得更好的机会和荣誉,有更好的个人发展前途,或者为了学业,或者为了今后考公务员和进事业单位。同时,他们觉得入党能让自己和家人脸上有光,能够得到他人的赞赏等。对这些功利面子型入党动机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尽快纠正,一旦入党,他们将会以此作为作谋取个人私利的筹码,甚至将成为共产党员的害群之马,在发展党员时务必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4.被动盲从型。盲目从众型学生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追求目标,对党的认识肤浅,只是在从众心理和不甘人后心理的双层驱使下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因此,他们并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政治立场不明确,主观上也没有强烈的入党意识,但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长期的系统培训和跟踪教育,也可成长为合格的共产党员。然而,被动盲从型学生入党之后,可能由于缺少上进心而出现懈怠思想,经不起困难和挫折,务必需要继续加强跟踪、监督和教育。
三、影响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一方面,世界各国政治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高校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渗透和文化倾销的主阵地,常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大肆鼓吹和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人生观、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当代“95后”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政治立场难免承受巨大考验,导致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另一方面,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我国正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极思想也随之出现,极少数党员的腐败现象等社会不正之风也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强化了大学生的利己意识,对党的信仰产生动摇,产生了歪曲的入党动机。
(二)学校因素。其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显著。高校主要依托于“两课”,加强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教育,但“两课”教育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缺少创意,没有紧密结合时代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而无精打采,学生失去兴趣而玩手机、昏昏欲睡,从而严重影响“两课”教育的效果。
其二是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不足。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培养党员工作不够重视和规范,入党培养联系人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及进跟踪教育和帮助,在考察学生入党时,也常常过分注重学业和表现,忽视了个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学生入党后,基层党组织也因缺少有效的继续教育与考核机制,导致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异化。
(三)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父辈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对孩子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很强的功利性,他们往往只关心子女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父母希望子女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将来他们事业有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完成长辈的“政治期望”,因此,家庭因素往往是导致高校大学入党动机“功利性”的根本原因。
(四)学生个人因素。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均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大学生政治意识和鉴别能力不强,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因人而异,入党动机缺少内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功利意识等个人倾向凸显,呈现出不稳定性和多样化特点,入党动机异化特征明显。
四、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利用“两课”思政教育主阵地。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两课”,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路线的教育,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使他们领会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关键问题是入党动机问题,入党动机是否端正,是检验党员是否在思想上入党的重要标志,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才能真正进入自觉发展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思政教育者应遵循严肃而活泼的原则,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教材内容中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可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观看视频等教育教学手段,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促进大学生用心学习和感悟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思政教育成效。
(二)及时占领网络思政教育新高地。网络平台具有自由、平等、及时地交流互动功能,深受大学生喜爱。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媒介。如高校可利用微博、微信、易班、论坛等贴近大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心声和社会热点的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引领大学生正确思想潮流和宣传党知识的重要阵地,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内容,便于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大学生不仅能在网上进行交流、学习和探讨,开展网上民主生活会,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理论知识,还能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榜样等,寓教于乐,有效帮助大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深刻领悟共产党员的信念,树立起正确、纯正的入党动机。
(三)积极创设社会实践教育大平台。我国著名生活教育理论学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与生活、社会和实践相结合,教育要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了理论课堂的局限,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知行合一的境界,用实际行动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高校要积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设平台,使大学生能将所学的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入党动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组织诸如校园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西部计划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学以致用,磨炼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领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能加深大学生切身感受党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的卓越成就,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将文化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自身认识,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四)全面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和培养党员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党员发展理念,全面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和培养党员机制,着重把握好党员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从源头上防止大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偏差。
第一,入党前启蒙教育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与合格党员的基本标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取向,确立崇高理想信念,使其意识到要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
第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及时关注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学习情况,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思想动向,从而便于针对性做好培养和跟踪教育工作,并始终要求大学生先从思想上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把党员“入口关”。
第三,入党培养对象考察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考察大学生党员过程中,不仅要参考学生学习成绩和平时各种表现,
更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先进的思想和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是否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克己奉公精神。
第四,入党后的继续教育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定期开展党小组生活会,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认真作好记录。上级党组织也要加强指导和监督作用,经常性地检查下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情况,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如发现不合格党员,应尽早予以教育,限期整改,防患于未然。
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家庭和大学生本人的职责所在,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摒弃功利思想,营造积极正面的思想教育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纯正的入党动机。
参考文献:
[1]周素勤,徐承英.“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纠偏途径探析[J].人民論坛,2014(5):143-144.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3]王学淦.从在校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7(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