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历史地图教学 提升学生“史料阅读”能力
2018-05-26周道贵陈苗苗
周道贵 陈苗苗
【关键词】历史地图;史料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7-0051-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而在历史学科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一直是重要题型。材料解析题一般以提供新材料、营造新环境、提出新问题为特点,其材料来源十分广泛,并且包含了大量信息,设问的角度也灵活多变,问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史料解读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对近年的全国历史高考试卷分析发现,历史地图是不少材料解析题的史料构成之一。让学生了解、认识历史地图,能够自主分析、解读历史地图也就成了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一部分。笔者以历史地图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一、历史地图阅读能力
对于历史地图的含义,笔者理解为,历史地图就是将某时期人们在各种活动空间分布及自然环境的语言符号真实放映出来,以再现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种进程演变的工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意义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性工具之一,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借助历史地图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现出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使得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历史发展的轨迹。
历史地图不同于地图,它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事件编制,除了普通地图所具有的几乎全部要素以外,历史地图还具有箭头、圆圈、×号等各种特殊图形,以演示事件的发展,并且这些元素是历史地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时为了清晰地表现历史地图的动态,还有可能去掉常规地图所具有的某些不重要的元素,以突显历史地图的动态性。
二、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
1.把握地图主题,领悟地图精神——深入理解是史料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提。
历史地图总会有一个标题,这个标题就是能够准确、真实反映历史地图主题的文字内容,它就像一条主线,将地图中复杂、零散的知识全部穿插起来,构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例如,《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通过这一标题,学生就可以完全理解这一历史地圖的主题——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行动路线。通过地图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郑和从中国沿海出发,南下东南亚,西入印度洋,通过贸易交换到中国本土所不具有的商品,并把文化和特产(茶、瓷器等)传播至途经地区,最后回到中国。这张壮阔的航海路线图体现了当时明朝的强大以及中国对外扩大影响力的理念。
2.熟记地图语言,整合地图信息——使用工具是史料阅读能力培养的开始。
历史地图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理解图例的习惯,因为图例是所有地图的基本语言,它是对整个地图各形状图案的解释,只有先理解了图中各图案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地图所要表达的含义。
历史地图的图例有两种:第一种是统一的图例,比如在历史地图中,对于主要城市、城镇、边界线、河流等基本符号有统一规定,所有地图的这些符号图案基本都是一样的;第二种是分幅图例,这类图例和要表达的历史内容紧密相连,并且通常不同一,例如古代工商业中心、军事进攻路线和撤退路线、防线等等。此外,历史地图的表述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空间一直在改变,教师在演示地图时,应结合现在的地理区划,指出古今地名的变化和行政区划上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具体了解历史空间的概念。
3.多类地图结合,寻找地图共性——研读是史料阅读能力培养的核心方法。
在进行历史地图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全局和局部的相互结合,例如全图和扩大图。全图提供了宏观且完整的历史大趋势,而扩大图则是针对某一具体地点或事件呈现的微观的历史发展,是全图的近景。例如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示意图》就是全图,而具体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徐州战役》则是扩大图,三张扩大图之间以及三张扩大图和全图之间都是相互呼应的,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三大战役形势解析。这四张地图通过在全局和局部之间来回切换,变换镜头,学生就能够完整地了解历史。
历史教师还应通过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比较历史地图,来寻找历史地图的共性特点。例如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及必修二“经济史”都选用了《欧盟成员国示意图》,“政治史”中的图侧重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多极化的趋势,体现欧洲由松散走向联合的趋势;“经济史”则通过这一历史地图展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它正好能够体现某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这是横向的比较。再例如西周的分封图、秦朝的郡县图、元朝的行省图等等,都在反映不同时代的行政区划,这就是纵向的比较。
4.拓展地图视野,突破思维界限——拓展思维眼界是学习历史地图的核心。
历史地图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比如我国古代的疆域变化就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地图。此外,我国的手工业分布、经济中心迁移等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投影仪设备展示动态的历史地图。例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想突出某地区历史地名的变迁,可以通过投影的变换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教师想要突出历史地图的某一主题,可以通过变换颜色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果教师想要放大历史地图的某一区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调整地图显示的大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表现某些历史地图要素,如红军长征的行进路线等等。这样的表述方法可以使枯燥的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开阔眼界,提高学习效率。
5.掌握方法技巧,实行举一反三——掌握方法是史料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对于不同的历史地图,其思路和理解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历史地图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单一历史地图和组合历史地图。单一历史地图可以被细分成对外关系图、疆域图、战争形势图及经济发展图等等。以疆域图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识图的时候应该先找到政治中心,然后观察疆域界线;再找到周边的邻国政权,对空间有一个大致的定位;通过观察境内重大活动的地点以及重要建筑工程对疆域定位;最后,确定具体的朝代。而如果是对外关系图,对这种历史地图的理解,必须掌握对外交往的重要地点和路线。如果是战争形势图,在学习这种历史地图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快速识别有效信息,也就是主要军事集团、重大战役的地点、战役的进程等等。如果是经济发展分布图,学生应该先观察直观的信息,如水利工程、贸易线路、工商业城市等等,再深入研究相关的政治经济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历史地图时,应采用传授知识与传授能力双管齐下的措施,做好时空结合、图文结合、点面结合以及隐现结合四个方面的工作,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教师应选择内容、难度都比较合理的历史地图作为讲解素材;第二,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识别历史地图基础知识的能力;第三,教师应注重不同历史地图之间的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料历史地图,教师必须慎重对待史料的来源,并合理甄别史料。教师在选择运用史料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课堂实际情况,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选择正确有效的史料地图。
总之,历史地图不仅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史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高中历史教师只有能够正确应用历史地图,才能积极发挥其教学价值,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