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CTA的对比研究

2018-05-26肖永莉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斑块血栓资料

肖永莉

(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东汽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

本次研究对经本院收治的无症状及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进行早期检查,旨在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按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观察组(无症状心肌缺血)45例和对照组(有症状心肌缺血)39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扫描机,造影剂选用碘海醇35 mgI/mL,总剂量为60~70 mL,扫描条件:电流100 mA、电压140 kV、转速500 ms/r、层厚0.9 mm、宽度64层×0.625 mm、层间隔0.45 mm,扫描范围从冠状动脉窦上2~4 cm至心底膈面,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 mL/s的速度通过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及30 mL的氯化钠溶液,随后使用CCA软件对冠状动脉进行三维重建与分析,采集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时应当采用SPSS 20.00软件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的例数为26例,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7.78%;对照组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的例数为30例,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6.92%。两组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62、P=0.0634)。

2.2 两组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程度

两组患者在动脉狭窄方面,观察组患者主要以Ⅰ级动脉狭窄多发,对照组患者主要以动脉狭窄Ⅱ级以上者多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38、P=0.0378),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程度的比较[例(%)]

3 讨论与结论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数量及性质与心肌缺血临床症状及临床预后有着很大的关系,冠状动脉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栓的形成,而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是斑块破裂及斑块侵蚀[1]。冠状动脉斑块的积累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相关,CTA技术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清楚的显示出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并根据斑块密度的大小判断出斑块的类型,如钙化斑块、软斑块等,也可分别出是含脂质的斑块还是含纤维的斑块,对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对可能出现的斑块破裂或斑块侵蚀做出相应的预测[2,3]。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与是否为症状性心肌缺血无关,但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与心肌缺血是否伴有疼痛症状密切相关,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以Ⅱ级以上病变多发,而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以Ⅰ级病变多发;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其斑块数目、软斑块发生率等明显高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另一方面,软斑块等非钙化性斑块的形成与冠状动脉供血有明显联系,长期斑块聚集极易出现侵蚀及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是导致患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4]。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早期实施CTA检查,评估动脉狭窄发生情况、辨别斑块类型并予以对症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1] 章辉庆,邱晓晖,刘艺超,等.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9):1127-1131.

[2] 杨金霞.冠脉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26-29,33.

[3] 吴兴森,吴淑静,姜朝晖.无症状心肌缺血106例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2):133,155.

[4] 丁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2):224-225.

猜你喜欢

斑块血栓资料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